佛前发大愿能改变生死业力生死业力的形成过程(唯识之八)

要想调伏我们现在的业力,调伏我们的妄想,必须先了解它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现在的生命有一个很大的根本,叫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它有两种功能,一个叫做异熟,一个叫含藏。 第一个当你出生的时候,它主要的功能是异熟,它开始释放一种果报,
原标题:生死业力的形成过程(唯识之八)要想调伏我们现在的业力,调伏我们的妄想,必须先了解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的生命有一个很大的根本,叫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它有两种功能,一个叫做异熟,一个叫含藏。第一个当你出生的时候,它主要的功能是异熟,它开始释放一种果报,或者说变现一个果报。它变现果报有两块,第一个向内形成一种思想,第二个向外形成一种业力。不管你今生福报多大,你只要在三界投胎,你的生命一定有两种力量来牵动你:第一个内有颠倒妄想,外有生死业力。那么这个生死业力,它所变现是哪一块呢?就是根身,根尘,六根。你一定会有一个正报的根身,可能是一个男众的根身,也可能是一个女众的根身,可能是一个健康的根身,也可能是一个多病的根身,这些都是你的业力变现的。那么这个根身,它一定有一个依止的环境——六尘,有一个依报的环境。你有一个房子住,你有你受用的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这依报的环境。所以这个正报的根身,依报的环境呢,这个都没有对错,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都是你的业力变现出来的。那么当然这个根身,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小时候,多分来说还是受业力的主导,因为你思想没有成熟。但慢慢长大了以后,你的思想开始活动了。这时候,开始在造业了,因为你不可能只是受用果报,你受用果报,这个果报体会去刺激你的思想,开始产生思想活动,也就是你开始造业了。那么我们第一个业的第一个活动,就是感受,业力对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感受。当外在的业力要进入你的生命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它很重要的桥梁就是用感受来刺激你,就是快乐的感受和痛苦的感受。那么我们第六意识的思想,是经不起感受刺激的,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止观的训练,他被感受刺激,他一定有所反应。第六意识开始思考,我为什么会痛苦,我为什么会快乐,它一定会去找一个人来负责,一定要找答案。当然没有经过佛法因缘观的人,他的思想全部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就在盲目当中去找答案。为什么我会这样贫穷呢?有些人有钱但是他多病,为什么我会病痛呢?为什么我的身相如此丑陋呢等等,那么我们会把所有的痛苦,开始做一种错误的解读,产生错误的妄想。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感受刺激你的。那么这个妄想打久了以后,习久成性就变成一种执著,一种习惯性的等流性的思考,就变成一种思量,一种执取。诸位,当第六意识的妄想,已经形成你的性格,当第六意识的妄想,已经形成一种执著的时候,你的生死业力就形成。所以当业力刺激你的时候,如果你只是打打妄想就算了,那还没事。但是当你妄想以后,形成一种性格,形成一种执取,形成一种第七意识的一种我法二执的颠倒,这个时候就开始回存到第八识,形成另外一种业力了。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说有个人很贫穷,这是个果报,是因为前世比较吝啬,这个业力种子异熟了变现的果报。往往贫穷的人,人家看不起,生活也艰难。那么这个业力就会给你一个感受:我为什么贫穷呢?人家看不起就会产生自卑的感受,生活艰难就会觉得有钱好。这是业力给人的感受。但这种妄想打久了,就会产生对金钱、物欲的执着,甚至不惜做杀、盗、淫、坑、蒙、拐、骗的勾当,这是法执。为什么要做这些勾当呢?因为有“我”。前面受到业力刺激时,也会感到是“我”贫穷、“我”自卑,这是我执,就是在刺激时找一个“我”来负责,然后为了这个“我”,产生种种的分别执着,造各种业,这样生死轮回就产生了。还有的人,自以为做的这些勾当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实际上不仅佛菩萨、天人、鬼神知道,还被自己的八识忠实不差的记录下来,熏习成种子,一旦业力成熟,就要自作自受了。文/据净界法师讲法编辑整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A4oj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