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真解伊洛瓦底江畔神秘之旅,凭吊那些壮观的历史遗迹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的“母亲河”,全长2173公里,浇灌着佛的国度。如同黄河中下游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一样,她催生了缅甸的文明,也目睹了多变的历史中的所有梦想和残酷,许多壮观的历史遗迹供人凭吊。河谷中最重要的历史城市蒲甘、曼德勒,仰光在不同时间里
原标题:伊洛瓦底江畔神秘之旅,凭吊那些壮观的历史遗迹伊洛瓦底江是缅甸的“母亲河”,全长2173公里,浇灌着佛的国度。如同黄河中下游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一样,她催生了缅甸的文明,也目睹了多变的历史中的所有梦想和残酷,许多壮观的历史遗迹供人凭吊。河谷中最重要的历史城市蒲甘、曼德勒,仰光在不同时间里各领风骚,形成了缅甸文明主体。仰光位于伊洛瓦底江入海口,作为缅甸最大的城市,至今依然保留上个世纪中期的原貌。佛塔在高高的山上闪烁着眩目的金光,虔诚的佛教徒们不停地在寺庙、集市和佛塔之间徘徊,世俗和宗教的奇妙组合在仰光形成了迷人的气氛。作为曾经的贡榜王朝的京都,有必要在此停留。仰光有着无数或镀金或白石的佛塔,佛塔中最著名的就是驰名世界的大金塔,它位于市北圣山,居全城最高点。与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一起,被誉为“东南亚三大古迹”。缅甸人称大金塔为“瑞大光塔”,在缅语里,“瑞”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称。金塔始建于公元前585年,相传当时印度发生饥荒,缅甸人科迦达普陀兄弟两人运了一船稻米前去救济。他们从印度回来时,带回8根释迦牟尼佛祖的头发,在王朝帮助下建造了这座佛塔,把佛发藏在塔内。大金塔始高8.3米,后来经历代王朝不断修建,塔身高112米。佛塔由砖砌成,塔身表面贴满了金箔,塔形像一只覆在地上的巨钟,底部周长427米,有4个大门,门外有石狮镇守,门内有玉雕佛像,塔内还设有石梯和电梯。全塔上下通体贴金,加上4座中塔、64座小塔,共用黄金7吨多!在塔顶的金伞上,还挂有1065个金铃、420个银铃,上端以纯金箔贴面,顶端镶有5448颗钻石和2000颗宝石。在大金塔四周,还有68座小金塔,形状与大金塔相仿,组成金塔之林。气势宏伟、建筑精湛的仰光大金塔,不仅是世界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价值昂贵的佛塔。每逢节日,很多人都到这里拜佛,人们进入佛塔时必须赤脚而行,就连国家元首也不例外,否则就被视为对佛的最大不敬。曼德勒又叫瓦城,建于1857年,是最后一个缅甸王朝的首都,有“宝石之城”的美誉。它位于伊洛瓦底江畔,是缅甸第二大城市,以佛塔众多而著名。有人夸张地说,来到曼德勒,如果只去一个地方,毫不疑问就是摩诃牟尼佛塔。“大佛塔”香火鼎盛,是缅甸最重要的朝圣地。所供铜像最初在若开邦,1096年蒲甘阿隆悉都王曾前往朝拜。1785年缅王孟云征服若开,佛像成为他的战利品。据说,耗时5个月,翻过138座山,终于将佛像从巴当带到阿玛拉普拉。孟云三拜九叩,用皇室平底船将佛像经伊洛瓦底江送到实皆山麓。还有个说法,青铜佛像由释伽牟尼亲自开光,将胸中热气和呼吸注入铜像。所以当地人将铜像视为佛祖真身,认为能带来好运。19世纪,一场大火烧毁了曼德勒城,佛像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只有纯金皇冠和金制品被溶化。历经劫难,佛像更为传神。如果你有很多的财富,你会拿来做什么?缅甸人会用自己一生的财富去造塔,哪怕他手里只有一块金箔,他也要果断地拿去贴到佛身上。这样的虔诚,你可敬佩?摩诃牟尼佛塔是寄托心灵的地方,更是缅甸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大佛塔拜佛打坐、聚会休息,是缅甸普通老百姓最爱做的事情。奇怪的是,却没有喧哗。缅甸人,无论男女老少进来会先挑一个佛,往跟前盘腿一坐,一个人静静地与佛对话。我注意到一个僧人,一直坐在那里没动过。我想和他比赛看谁先动,毫无疑问结果是我输了。曼德勒山旧称罗刹女山,是缅甸著名的佛教胜地。山虽然只有236米,却是整个曼德勒市最高的地方。从山脚下沿着山坡逐级而上,有1729个台阶,沿途有八大寺庙。山顶是一个印度教的神庙,四周是一根根方形的柱子,柱子上用玻璃镶嵌成棱形的图案,柱子之间斗拱相连,回廊贯通,在阳光下夺目耀眼,晶莹剔透,许多当地的缅甸人在印度教的神物:金环眼镜蛇的造型前,虔诚礼拜,不时把折叠好的缅币放到蛇头上。从山上眺望,曼德勒全城和伊洛瓦底江景色尽收眼底。曼德勒是观看日落必到胜地。曼德勒可看的景点很多,譬如说老皇宫、乌本桥、茵莱湖、马哈伽纳扬僧院……从曼德勒乘坐游轮到蒲甘,需要9个小时,依洛瓦底江两岸青山重重,掩藏在绿树丛中的白色佛塔、农舍,鬼斧神工般的悬崖峭壁,像一幅又一幅巧夺天工的画面,扑面而来,又匆匆而过。蒲甘坐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是举世闻名的“万塔之城”,也是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它就像晶莹夺目的宝石,闪烁着缅甸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光芒。缅甸人说:“没有到过蒲甘,就等于没有到过缅甸。”蒲甘是东方文化宝库之一,是蒲甘王朝的首都。蒲甘王朝时,兴建佛教寺塔之风盛极一时。无论是国王,僧侣还是平民,一生中最大的愿望便是修建一座献给佛的塔。他们认为建造佛塔就是完成一个最大的善果,这个善果并非个人独享而是可以惠及众生。根据建塔者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以及审美趣味,佛塔有着不同的风格。使缅甸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佛塔之国”。缅甸的佛塔千姿百态,有的小巧玲珑,有的高大雄伟,有的金光灿烂,有的朴实无华;有的耸立在都市中心,有的镶嵌在乡间旷野,有的建筑于山岭之上,有的点缀在江河岸边。佛塔多为金色,也有的是白色或灰色。在短短的两三百年间,一座方圆几十公里的蒲甘,处处寺塔簇拥。据说,最盛时期佛塔共有444万多座,因此号称“400万宝塔城”。随着政治中心的南迁、年久失修等原因,现存佛塔不过5000座。可以肯定的是,缅甸是世界上佛塔最多的国家。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数千座佛塔与佛庙,没有一座雷同,无论是造型、结构、用料、装饰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去过蒲甘的人常说,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壮丽的日出和最绚丽的日落。试想一下,在清晨天未亮之时,借着残余的月光摸索而上,坐在佛塔上,任由清风拂面,耳边不时听到塔顶的华盖上悬挂着的铜铃摇动出清脆的响声;当太阳西下光辉渐渐,暗红的落日被云彩环绕,透射出夕阳之光打在塔身,荒凉的平原万籁俱寂,霞光万丈,远处有炊烟,烟雾缭绕,此生无憾……蒲甘的佛塔,几乎集缅甸一切建筑艺术形式之大成。佛塔建筑之精美、规模之宏伟,堪称缅甸建塔历史的顶峰。佛塔如林,寺庙如星,这正是缅甸灿烂佛教文化之魂。登高远望,数千座佛塔形态各异、高低错落、姿态万千,方形、圆形、扁形等等各不相同。有的像宫殿,有的似城堡,有的如石窟,变化万千。晨雾中,塔林隐约浮现,硕大、遥远而神秘,就像幻梦的模糊记忆……佛塔内的浮雕,技艺精巧,构图朴素,栩栩如生。时至今日,蒲甘依然是缅甸宗教的圣地。蒲甘诸寺中有不少壁画,虽多剥落,但可窥见11~13世纪绘画之一斑,而至为珍贵。壁画主要以佛传和本生故事为主,风格接近中国西藏而不是印度……佛教在缅甸已流传一千多年的时间,曾被尊崇为国教,至今,缅甸仍是一个佛光普照的佛教国家,对佛的信仰和“佛化”的生活观念,给每个游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行走于伊洛瓦底江两岸,你首先会诧异缅甸人的平和、漠然和单纯,接着会为大多数缅甸人虔诚礼佛的态度所感染。在这个国家,每个人都可以光着脚,在简单生活与来世的荣光中来回穿梭。只要你身处缅甸,会很容易相信生死轮回。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bnYrk0.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