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鼓励家庭教育||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与判断,给孩子公平公正的机会和待遇!

展开全文很多家长来发牢骚“我的孩子不喜欢动脑筋”“我的孩子啥决定也不做,都是我来给他安排”。当说到这些时,我们要回溯一下原因,问自己一句,在养育的过程中有没有尊重孩子独立思考与判断的权利?很多时候父母和老师会觉得孩子的想法是幼稚的,孩子的判
展开全文很多家长来发牢骚“我的孩子不喜欢动脑筋”“我的孩子啥决定也不做,都是我来给他安排”。当说到这些时,我们要回溯一下原因,问自己一句,在养育的过程中有没有尊重孩子独立思考与判断的权利?很多时候父母和老师会觉得孩子的想法是幼稚的,孩子的判断是错误的,动辄就批评、指责孩子“你以为你是谁啊,发明家吗?”“哈哈,这么愚蠢的想法你居然也好意思写在试卷上,真是天方夜谭!”“让你完全按照标准答案做,难道你聋吗?”“如果你自己都能想出来,那还要老师和书本干什么?”父母和老师不应该武断地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并适时地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如此一来,我们培养出来的绝不是一个只会背诵标准答案、墨守成规的孩子,而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性思维的孩子。在生活中,我们要多主动并且真诚地问问孩子“你觉得应该怎样去做?”“你的想法是什么?”“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这样,孩子就会积极思考,逐渐学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关于给孩子公平公正的机会和待遇的问题,书中提到小斯宾塞的一个故事,爸爸问“你和你班上的同学们最想要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孩子想了想说“班上教室门的钥匙”。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孩子们想要是因为这把钥匙一直挂在班长的脖子上。甚至做梦都梦到挂在了自己脖子上。但一年之后再说起这把钥匙,孩子的反应是“我和同学们都很讨厌那把钥匙”,问其原因,他说“我们虽然都想得到那把钥匙,但是永远只能看着它,却总得不到。”看到这,可能很多人都会笑孩子的天真和幼稚。不过,这却是一个值得父母和老师思考的问题。这不仅是“钥匙佩戴权”这么简单。两个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可能因为其中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好而免受责罚,另一个孩子则因成绩差要承担全部后果。两个孩子因为同一样事情而受到怀疑,可能成绩好的孩子先被排除,而成绩差的孩子则无可争议地成为罪魁祸首。类似的例子还很多,特别是在一个多个孩子的家庭中,母亲会对其中一个各种挑剔,却对另一个温柔体贴。当孩子受到不公平、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一些孩子会因为得不到而无奈的放弃,另一些孩子会因为得不到而叛逆,这种消极的情绪一旦长期在孩子心中蔓延,就可能导致他失去学习的兴趣,助长他不快乐的情绪。所以,我们不要觉得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就不给他公平的权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ErqVn51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