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励志名言带解释一个字看出孔子和庄子境界的差距,在这个问题上,庄子似乎更高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经典妙句,被中国人历代所引用,这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意思是自己不喜欢做不到不要强加于别人。出自《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
原标题:一个字看出孔子和庄子境界的差距,在这个问题上,庄子似乎更高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经典妙句,被中国人历代所引用,这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意思是自己不喜欢做不到不要强加于别人。出自《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似乎比孔子更高深了一些,因为他提出了“己所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虽然庄子没有明确说出这句话,但是庄子的一个小故事说的就是“己所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故事是这样的:惠子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路过,就打算顺道去看看这位老朋友。有人报告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不怀好意,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听信,于是就想办法阻止庄子来梁国。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雏,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你所欲的你想要的,你所追求的名利,可能在别人那里什么都不是。就像惠子的相位,对于庄子来讲,可能就是一只让人厌恶的死老鼠。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庄子“己所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现实中,很多人总是把自己所想的施加到别人身上,最典型的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对于父母来说,总是在按照自己所想的,所希望孩子的未来的样子去塑造孩子,去塑造自己没有达到的理想中的自己。可家长不知道,自己所想的,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一只腐烂的老鼠而已。这样说父母,可能父母觉得很冤枉,不可否认,所有的家长都是对子女好的,他们认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正确的,所以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可忽视了孩子的想法。家长可能觉得自己走过的桥和路,吃的饭和盐都比孩子多,事实也是这样,本人也赞同父母有很多话和教导也都是对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人生在世,不能总被别人挟裹,包括父母。小结:不论是父母还是子女,不论是老板还是员工,不论是什么社会角色,每个人都不能为了大众的目标去活,你得活出自己的样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这样的一生才算没有白活。而反过来说,就是庄子的观点,“己所欲勿施于人”一个人也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自己想要的就想当然的以为别人也稀罕。/完/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41AAd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