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元素的三要素4103.分析元素结构的三要素

2018.9.30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原子量与核外电子构型,是分析元素结构的三要素。其中元素序号反映了元素中质子的数量,原子量减去元素序号等于元素中中子的数量,核外电子构型反映了元素中质子、中子对的分布。 《元素周期表》只介绍了
2018.9.30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原子量与核外电子构型,是分析元素结构的三要素。其中元素序号反映了元素中质子的数量,原子量减去元素序号等于元素中中子的数量,核外电子构型反映了元素中质子、中子对的分布。《元素周期表》只介绍了0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例如“铯133”,元素序号是55,原子量是133,是第六周期的初始元素,0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18、8,“铯133”的核外电子构型只能是2、8、18、27(55-2-8-18=27)。2、8、18说明“铯133”是“镍核”元素,27说明“铯133”的表层结构由27个质子、中子对组成。2、8、18、27说明“铯133”拥有四层结构,第一层结构是“氦4”内核,至第二层是“氖核”结构,至第三层是“镍核”结构。而第五周期最后一个元素是54号元素“氙”,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18、8,拥有五层结构,却是“钯核”元素,其中前三层构成“镍核”,第四层只能拥有18个质子、中子对,构成“钯核”。第六周期元素在核外电子构型的第四层,也就是核结构的第四层与第五周期元素相比发生了跳跃式改变。“铯133”的原子量减去“镍核”的原子量,就是表层结构的原子量。表层结构的原子量减去表层质子数量27的倍数就是“氚”结构的数量,减去“氚”结构的原子量除以4就是“氦4”结构的数量,余数除以2就是“氘”结构的数量,其中的数学原理想一想就会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镍”元素拥有至少五种同位素,不同的“镍核”会形成“铯133”不同的表层结构,需要逐一计算。哪一种“镍核”相对合理需要判断和验证,这里不做进一步的分析。《元素周期表》没有给出第七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根据核外电子构型的形成规律我判断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32、18、8,事实证明这种判断是正确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GANXw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