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自律性夜读丨高手是持续性自律,你只是间歇性自虐

高手的勤奋和自律,不需要额外的补贴,不需要意志力的调动,不需要去晒朋友圈,不需要自我感动,更不需要自我说服和强迫。 他们的自律,完全是一种巡航状态,持续、稳定、没有磕绊,自然而然...... 1 一位写作圈的年轻朋友,文笔不错,才华满
原标题:夜读丨高手是持续性自律,你只是间歇性自虐高手的勤奋和自律,不需要额外的补贴,不需要意志力的调动,不需要去晒朋友圈,不需要自我感动,更不需要自我说服和强迫。他们的自律,完全是一种巡航状态,持续、稳定、没有磕绊,自然而然......1一位写作圈的年轻朋友,文笔不错,才华满溢,也经常和我交流。但从笔两年仍粉丝寥寥,爆款平平,来向我请教。我说写作这东西太个性化,没什么好建议,但有一点,就是要寻找一个榜样。小伙问,我的榜样是谁,我说了一个自媒体作家的名字。他很惊讶:“你仰慕他啊?可他的文章都是阳春挂面,没啥看头,每次就写千把来字,回答一些读者的问题而已......”我说:“可你知道吗?人家每天都会写一篇,坚持了15年,有几个人能做到?这就是我佩服的地方。”2那作家,是我MBA教授的朋友,以前在深圳聚过几次,情况比较了解。他不仅要写作,还要管理生意。十几年来,每天6:00准时起床,跑步,写作,阅读,工作,直到晚上10:00,喝杯小酒,睡觉。正是这种机械枯燥的日常,支撑了他在自媒体领域成为一个榜样式的人物。而且最有意思的是,有次我问他,这种极致的自律是如何修炼的?他很诧异地回我:这不是什么自律,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我当时就被震惊到了,我们无法坚持下来的困难事,竟是别人微不足道的日常。其实想想,见过诸多优秀之人,貌似都是如此:聚会团建之后,仍赶回公司伏案做报告;节假日仍然无休止地写作;无论多晚,必须做完当天最后一项工作才安然睡去。这些高手的勤奋和自律,不需要额外的补贴,不需要意志力的调动,不需要去晒朋友圈,不需要自我感动,更不需要自我说服和强迫。他们的自律,完全是一种巡航状态,持续、稳定、没有磕绊,自然而然......想必,这就是高手和庸者的分水岭。3话说那位请教我的年轻人,两年内总计文章也就40多篇,虽有质量不错的,但还撑不起他想要的名分。那些文章,如同一个个散点,极不规则地分布在时间横轴两侧。有时两个月发不出一篇,有时又一周连发5篇。这种落差极大的节奏,想必也对应他的心境,有时云中漫步,悠然南山,有时又鸡血满格,踌躇满怀。这应该也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吧?总是游走于热血沸腾和得过且过之间。犹如推巨石的西西弗斯,嘿咻嘿咻地推上去,哗啦哗啦地滚下来,无限循环,永无止境。而很多人,却又胀满了野心,想靠这点激情澎湃去兑换人生顶点,哪有这么便宜的事。4李嘉诚,无论几点睡觉,清晨5点59分必起,然后读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去办公室工作,一气呵成,延绵一生;乔布斯,年轻时就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九点前把一天工作做完,自律得像个瑞士钟表;中国企业家明星雷军,更是持续性劳模。这个世界可怕的是什么?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勤奋更自律。这个世界最可怕的又是什么?是这些优秀而勤奋的人,还总觉得对自己下手太轻,自己勤奋的级别太低。这让我想起电影《阿飞正传》中的台词: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也许很多人会质疑,说那些大人物之所以勤奋,是因为在那位置上属于不得已的事。其实应该反过来看:正是因为他们自觉而持续的勤奋,才能将他们送上那个位置。持续性的自律和勤奋,是我们每个人的出路之一。我们经常抓着自己的头发,一遍又一遍地问:我也曾经很努力啊,为啥晋升的总不是我?其实,区别就在这儿,自己的勤奋总是过去完成时,人家的勤奋是现在进行时,永远的现在进行时。5或许此刻会有人想到:“什么过劳死,什么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但我只想回答:就多数人的勤奋程度而言,根本还配不上“过劳死”这么光荣的称号。想起电影《霸王别姬》中的一个桥段:小癞子带着小豆子看名角儿唱戏,他满眼仰慕地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个角儿啊?”师傅说:“人呐,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来源/民生周刊微信号作者/徐大维,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编辑/刘辛未感谢你的阅读,晚安。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GW5Ww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