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胡歌发布会【暑期读书】吴艳芳:走进苏东坡

走进苏东坡 吴艳芳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是与妻阴阳两隔深情而悲伤的东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那是豁达乐观、超然物外的东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原标题:【暑期读书】吴艳芳:走进苏东坡走进苏东坡吴艳芳“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是与妻阴阳两隔深情而悲伤的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那是豁达乐观、超然物外的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是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东坡。好一个才华横溢的东坡居士:诗,清新豪健;词,豪放自如;文,著述宏富;善书,亦工于画。然而,东坡一生却并不如其才华恣意潇洒。他宦海沉浮,屡遭陷害: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辗转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真为东坡不甘,上天赋予英才,奈何又让其怀才不遇、历尽苦难。幸而,东坡并没有放弃希望,他在痛苦中寻得闲适雅趣,让苦难的日子开出美丽的鲜花。吃罢午饭,开了空调,端坐窗前,便读起《东坡志林》来。今日读书,似与前几日不同。之前读了百来页,只句句读通,大略拎其要义,并无其他。然今日思绪竟如泉涌,每读一篇,心中便有所会意,不诉诸于笔端不能畅快。东坡其人,吾之前只道文人也,以为只知附庸风雅,走近苏东坡,读着他的文字,便愈加了悟,其实并非只笔头功夫。东坡注重修养。在《养生难在去欲》一文中,东坡与友游安国寺,谈论养生事宜,言“皆不足道,难在去欲”。张公规又例举苏武流放漠北、啮雪啖毡,却难免娶妻生子之事。暂不论苏武事属实与否,但养生难在去欲,却是事实。“去欲”,去除欲望:于心,谓安分,即安守本分,不胡思乱想,胡作非为;于食,谓宽胃,即少吃东西,让胃没有负担;于行,谓省费,即节省费用,过简单朴素的生活。然,物欲横流的当下,做到去欲何其难也。君不见,明争暗斗,争权夺利,暗流涌动;君不见,山珍海味,玉盘珍馐,比比皆是;君不见,贪图享乐,铺张浪费,已成常态。相对于古人,现代人欲望太多,心态甚是浮躁。“去欲”将是我们修身养性的不二法门,苏子在千年以前,便通透了然,令人叹服。东坡信奉佛教。他常常研究佛学经典。《改观音咒》一文,讲的就是苏东坡对报应的看法。《观音咒》云:“咒咀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意为,诅咒如种种毒药,本欲残害被诅咒人的身体,盼望观音大师借其神力,把伤害送回给发咒语的人。东坡却说:“观音,慈悲者也。今人遭咒咀,念观音之力而使还著于本人,则岂观音之心哉?”所以他建议改为:咒咀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两家总没事。既然观音是慈悲为怀,将诅咒还诸于本人,就有悖于“慈悲”这一说,故东坡欲改之。结合东坡的人生际遇而言,东坡当时遭人陷害,但他并没有报复他人之心,其豁达的胸襟可见一般。正因为有这样豁达的胸襟,所以东坡虽仕途不顺,人生坎坷,却依旧能笑看人生,坦然面对沉浮。东坡关心民生。《汴河斗门》写数年前朝廷作汴河斗门以淤田,有识之士都以为不可行,但朝廷仍然施行,最后也没能取得成功。如果在樊山河水暴涨的时候开放堤堰,附近的田地、坟墓、田野间的屋舍都会被冲毁,如果等到深秋水退的时候才开放堤堰,那么淤泥不多,称之为“蒸饼淤”,朝廷也感到厌恶而不实施。苏东坡引白居易的《甲乙判》:“得转运使以汴河水浅不通运,请筑塞两河斗门,节度使以当管营田悉在河次,在斗门筑塞,无以共供军。”由此东坡议道,唐时汴水两岸都有营田堤坝,若航运的水不缺乏的时候,还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古代可以这样做如今却不能,这是什么原因?这应当问知情的人士。苏东坡并非只知以文附庸风雅,他还关心国计民生、心忧天下百姓。他涉猎广泛,学有所用。论农田水利之事,也以文献作比,可谓“真学士”矣。一句“古有之而今不能,何也?”于反问中渗透着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东坡涉猎战事。《八阵图》一文叙东坡经过平沙观八阵图一事。东坡曰:吾尝过之,自山上俯视,百余丈,凡八行,为六十四蕝,蕝正圜,不见凹凸处,如日中盖影。八阵图传说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这个阵法变化万端可用来抵挡十万精兵。诸葛亮作八阵图见于史书记载,在流传过程中,八阵图被人为神化,并与阴阳五行、八卦、道教符策化的遁甲术相联,愈加扑朔迷离。故“文武皆莫识”。而东坡能观其阵法之大略,可见在战事上也颇有研究。东坡心牵政治。《禁同省往来》中记录:“元祐元年,余为中书舍人,时执政患本省惠多漏泄,欲于舍人厅后作露篱,禁同省往来。”东坡却认为:“诸公应须简要清通,何必栽篱插棘!”只要大家保持简朴率真、清廉豁达的内心,哪还需要栽篱插棘。诸公听了东坡的建议,停止设置篱笆,但第二年诸公还是设置了篱笆。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晚晴时的闭关锁国,只是这里的“闭”和“锁”居然是在同省之间,何其可笑。其实现代社会,这样的事情也并不在少数,小到一个单位,职场人之间的防备,大到领域、地区、国家。然而,千年之前苏东坡,其远见卓识和坦荡的胸襟,给我们树立了行为标杆。愈走进苏东坡,愈感其魅力。且读且书,竟渐入佳境,沉浸其中,不能自已。不知不觉夜已黑沉,掩卷,起身,腰酸背痛甚矣,先前竟未觉。略计之,已读五十来页,不禁愕然。漫漫长路,感谢有您编辑制作团队总编:李华平主编:马琴何鑫(执行)本期责编:黄嘉宜征稿组长:易中利宣传推广:杨建鑫欢迎您如何关注: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vDpQr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