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最大华人聚居地今昔:古巴华人的往事

古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数年来与中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古巴虽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却打开了国家的大门,它独特的风情吸引了各国的游客。我在古巴旅行,自然也遇到了许多中国人。 其实,在哈瓦那的Calle Dragones大街上,
原标题:拉丁美洲最大华人聚居地今昔:古巴华人的往事古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数年来与中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古巴虽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却打开了国家的大门,它独特的风情吸引了各国的游客。我在古巴旅行,自然也遇到了许多中国人。其实,在哈瓦那的CalleDragones大街上,树立着一块“华人街”字样的牌坊,牌坊是1990年为了欢迎江泽民主席访问古巴,中国政府特地捐建的。牌坊在破旧的建筑群间一眼就看得到,从这里过去便是唐人街了。古巴曾经拥有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最大的唐人街。早在中国鸦片战争前后,就有中国人被贩卖到此,成为种植园、工厂的劳动工人。自1847年6月至1874年的鼎盛时期,华人数量高达14万,占当时古巴人口的十分之一,华侨数量居美洲各国之首。古巴争取独立的战争打响以后,为了让古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成千上万的华人身先士卒、英勇作战,许多人牺牲在战场上。这是华侨对古巴做出的巨大贡献。华人在当地的兴旺发展同样由于战争而被迫结束。1959年,卡斯特罗革命成功后,古巴实行社会主义国有化制度。原先经营小生意的华人被没收了私有财产,于是大量华侨离开古巴,纷纷到美国及周边国家谋生。华人数量急剧减少,渐渐地唐人街就人去楼空了,盛况已不复当年。整条街大约长三百米,破旧的街道上只有几家中餐馆,一家名为“天坛”的餐馆味道较为正宗。如果游客不知道餐馆的具体位置,很难在这里吃到中国菜。其他的餐馆虽然打着中餐馆的名号,老板和厨师却都是本地人,饭菜的味道也是经过改良过的古巴口味。唐人街不大,很快就逛完了。看着眼前的破败景象,我有些心酸,因为它已经不是想象中的样子了。无论是逛美国还是英国的唐人街,那里都聚集了大量的中国人,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各式商店红红火火,生意兴隆。这里几乎看不见中国人,以前中国人居住过的房子如今都分给了当地人。这与我脑海里的印象有些出入,一派萧条的气息让人徒增遗憾。中华总会馆位于一幢斑驳陈旧的楼房里,据说这一整栋以前都属于会馆。后来只留下了顶层一层,其余楼层变成了古巴人的大杂院。会馆里摆放的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古木家具,依稀可见往日的盛况。在街道上看见了中国特有的石狮子,仔细看看却又不太像。也许古巴人在努力地想要恢复当年的历史面貌,然而大多数华人已经离开古巴,重现昔日的风采不是一件易事。古巴实行计划经济为主体的制度,这对于想要在这里立足的中国人来说实属困难。倘若要恢复当年的盛况,不仅需要时间,还要有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制度的更新。也许到那时,华人会愿意来到古巴,打造出唐人街蓬勃兴盛的新局面。一个国家的发展与政治、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深受其影响,结合历史看来,融合和开放是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光明之路,也是实现人民富足的条件。国家只有置身于世界市场,才会给国民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vgDqr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