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孔庙中国第三大孔庙1300年来竟没出过一个状元?

武威文庙是西北第一大、中国第三大祭祀孔子的寺庙。 文庙座北向南,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年至1439年),古称“陇右学宫之冠” (陇右是以陇山为标志,其西的广大地域,包括今天水市、平凉市、定西市、兰州市),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
原标题:中国第三大孔庙1300年来竟没出过一个状元?武威文庙是西北第一大、中国第三大祭祀孔子的寺庙。文庙座北向南,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年至1439年),古称“陇右学宫之冠”(陇右是以陇山为标志,其西的广大地域,包括今天水市、平凉市、定西市、兰州市),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不过儒学院现仅存忠烈、节孝、节义三祠,武威文庙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文庙的大门横联有四个大字:斯文主宰。“斯文”在古代是文化的意思,“宰”用以表示官职,这里对孔子的学识和地位有很高的褒扬,认为他代表着文化主官。文庙里的44块匾文昌宫的桂籍殿供奉着“文曲星”文昌大帝,殿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便是密密麻麻的匾额,达到44块之多,被精心挂在殿外的檐廊,想看得仰望。不仅现代人尊崇孔子,并常向文曲星许愿,希望能多增加智慧多考高分。自文庙建成以后,历代文人皆前来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以及表达对文昌大帝的膜拜之心,古人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便是送匾额。这44块匾额有题于康熙年间的,有题于乾隆年前的,还有雍正、嘉庆、民国等等时代的牌匾。文字类型也不拘于诸如“文明长昼”、“学宗衍圣”、“桂禄垂青”等等。有许愿也有拍马屁的,宛然一个文采、书法展示场。不过,当中确有两块,因书法如笔走龙蛇、行云流水,文采如妙笔生花、才藻富赡,立意得天独厚,口碑载道的两块匾“聚精扬纪”和“书城不夜”还被收录进《中华名匾》一书。孔庙里的孔子的手孔庙,由南至北分别由万仞宫墙(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东、西两侧配殿组成。孔子端坐大成殿庙堂,面前的供桌上摆放着猪头、牛头和羊头,据说这是祭祀的最高规格。不过,仔细一看,孔子的双手不一般,双手交叉,像执着书本或者什么东西的样子,据说天下的孔庙里孔子的手势都一样,像随时捧本书打算教书育人一般。祭拜孔子的时候,与拜其他神灵不同,也要学着他的手势,三鞠躬,以示尊敬和崇拜。孔庙四合殿的中间位置,立有“孔子行教像”。按照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所画画像石刻本所作。据说孔子行教像是所有孔庙的镇庙之宝。雕像中的孔子,头扎儒巾,双目前视,须发飘逸,身体稍稍前倾,双手作揖,谦卑有礼,把孔子的雍容大度和圣人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武威文庙没出过状元?我去过好几个地方的孔庙,知道进孔庙需要先过“万仞宫墙”,古代万仞宫墙是一座“门槛”,外面的人看不清里面的模样,用来显示孔子学问的高深,一般人看不透,看不全。不过,在武威文庙却未看到“万仞宫墙”,后来一打听,原来这万仞宫墙是文庙的正门,自建造时期便从未打开过。原本是打算等武威出了状元后,由状元亲自从正门走至文庙,可惜,这500多年以来,武威并未出过状元。后来,我查了资料,武威不仅500多年来未出过状元,就是1300多年来也从未有过状元。最大的原因,可能与武威的地理位置有关。作为古称凉州的武威,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重武轻文一些,据说,武威的地盘上曾经出过3个武状元呢!TIPS:文庙地址:武威市凉州区文昌路乘8、13、101、102路公交到达门票:30元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zoBXr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