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老人养老院老人住在养老院真的比自己在家呆着好吗?

在养老院好,还是在家里好,这个问题,要看每个老人家庭和身体的实际情况。 一、养老,家里最好 无论老人子女生活条件好坏,父母年迈后,身体状况如何,子女都会照顾老人。 这样的传统赡养老人的方式,是我国传统家庭的一种最好的传承模式。 父母
原标题:老人住在养老院真的比自己在家呆着好吗?在养老院好,还是在家里好,这个问题,要看每个老人家庭和身体的实际情况。一、养老,家里最好无论老人子女生活条件好坏,父母年迈后,身体状况如何,子女都会照顾老人。这样的传统赡养老人的方式,是我国传统家庭的一种最好的传承模式。父母年纪大了,子女跟父母共同生活在家里,子孝孙贤,家庭和睦。这样的老人晚年生活是最幸福的。哪个父母都是勤劳的,他们特别愿意帮助子女做做家务、带带孙子。当父母病入膏肓的时候,孩子们尽心竭力地照顾,陪伴下父母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这是所有年迈的父母最期待的生活方式。“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永远是最好的地方。我出生在一个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家庭。我们家祖祖辈辈以“孝”治家。我的曾祖父、曾祖母在爷爷奶奶的精心侍奉下,一个活到83岁,一个活到86岁。爷爷是个有名的孝子,年轻时,一次因为参加朋友的婚宴,饮酒醉归,曾祖母嗔怒道:“饮酒醉,最为丑,古来就有这么一说。”从此爷爷便滴酒不沾。我的爷爷教育子女也是这样,我的父亲也听从爷爷的教导“滴酒不沾”。我的父辈们各个为人谦卑,孝顺父母。爷爷奶奶在和睦的大家庭里度过了幸福的晚年生活。爷爷于今年的6月4日驾鹤西去,享年97岁。二、儿女为了生活,送老人去养老院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快速的经济发展,使人无法停止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脚步。年轻人需要不停地工作,才能保证家庭的各项开支。尤其是在子女的教育上,都十分重视。“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教育”是整个时代的最强音。“一手抓经济来源,一手抓父母的赡养义务”是众多家庭面临的难题。父母年迈、体弱多病,需要常年贴身照顾。如果一边工作挣钱养家,一边还能照顾老人,那是两全其美的事情,目前大多数家庭不能实现这样愿望。父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生病了。多子女家庭,孩子们可以轮流请假护理。现在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自己请假长时间护理父母。父母有劳保的还好说,没有劳保,需要子女交付很大医疗的开销。如果不工作,拿什么支付得起这么大的开销呢?还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也需要自己去工作。这样说来,子女选择把老人送到养老院,自己正常工作赚钱,就不为父母和子女的开支而苦恼。朋友小李,父亲去世,母亲得了老年痴呆。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夫妻有一个不上班,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大了,需要开销大了,一个人上班实在是入不敷出。都出去上班,母亲的病情又逐年加重,生活不能自理。最终夫妻决定都去上班,把老人送去养老院。他们的收入多了,既可以够老人养老院的开销,又可以满足孩子的教育支出。老人在养老院有人照顾,他们每到周末,夫妻都带着孩子到养老院去看望老人。给老人洗洗澡、剪脚趾甲、带她溜溜弯。也有很多人把父母送去养老院,都是出于家庭经济来源考虑。自己不能失去工作,失去经济来源,父母又不能没人照顾。老人觉得家里好,不愿意去养老院,自己又不能自理,只好选择去那里。三、老人自愿去养老院老人在生活条件很好,子女不在身边。人到老了,最害怕的不是疾病,而是孤独。城里的老年人,近几年来有很大一部分人自觉自愿地选择去养老院生活。在养老院里,都是同龄人。互相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爱好。他们在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里,每天开心快乐的生活。节假日可以回家,子女也可以到这里来看望,这是最好的安排。“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养老院好,还是家里好,哪里能让老人开心,能使老人健康长寿,哪里就是最好的。愿天下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责任编辑: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42wK5DB6A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