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版口红&限量版口红被拿去画画,娃真是最懂怎么激怒你!怎么办?这个韩国明星爸爸做了完美示范

展开全文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热帖:刚看到的时候,我心里真是有一点愤怒。什么样的错误,值得让孩子面壁思过3个小时?你自己面壁3小时试试?这根本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用让孩子承担痛苦的方式,展示家长的淫威。后来我想,也许这个家长是真的以为严厉的惩
展开全文

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热帖:

刚看到的时候,我心里真是有一点愤怒。什么样的错误,值得让孩子面壁思过3个小时?你自己面壁3小时试试?

这根本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用让孩子承担痛苦的方式,展示家长的淫威。

后来我想,也许这个家长是真的以为严厉的惩罚才能教育孩子,不知道“教育”与“欺负”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在前几天的文章《周扬青手撕罗志祥,9年青春打水漂,暴露了我们教育中极度缺失的空白》里,我提到一个TED演讲里说到的故事:

就在几天前,我的四个孩子争吵、哭闹,并抱怨早餐不好吃, 我完全崩溃了。我大喊道,“都给我闭嘴,照我说的做!你们是一群坏孩子,糟透了!我要剥夺你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甜点,以及其它任何能让你们享受生活的东西!”

这时,我的大儿子转过身看着我说:“老妈,这不是爱。”

留言里有一位妈妈也提出了疑惑:孩子做错事了,怎么建立惩罚机制呢?限制娱乐是常用的方法,这么做不对吗?

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疑问。

关于这一点,我非常欣赏美国著名的婴幼儿心理健康专家塞尔玛.弗雷伯格在《魔法岁月》这本书里提出的“合理的惩罚”这个概念。今天就想聊聊,到底怎样才算合理的惩罚。

我归纳了“合理的惩罚”的4个原则

原则一:真的是孩子的错

先来讲一个综艺节目吧。

韩国的《超人回来了》里有一个嘉宾叫朴柱昊,我真的超级被他圈粉。他有两个娃,女儿叫娜恩,儿子叫建厚。这两个娃,乖起来是天使,捣起蛋来是泥石流。有一天,他们趁爸爸不注意,把麦片、牛奶统统倒在地上,把家里搞得一塌糊涂。

朴柱昊看到后,差点崩溃。但我佩服他的是,居然在情绪爆发的最后一秒忍住了,问女儿为什么要这么做。

娜恩说,因为建厚饿哭了,想要照顾弟弟,才把麦片和牛奶倒在地上和弟弟一起吃。

原来娜恩是“好心办了坏事”。知道原因后,朴柱昊不但没有发飙,反而对女儿说“谢谢”。

在《叛逆期的真相:这样做,比吼一千句更管用》这篇文章里,我也说起过,如果家长能放下控制欲,会发现,看起来不对的事,90%并不是孩子真的做错了。

在惩罚孩子之前,先问一问自己:

对孩子的要求符合孩子的年龄吗?

孩子真的破坏了必须遵守的规则吗?

这个规则孩子事先知道吗?

你有没有问问孩子“为什么”?

就像有一次妞妞把我新买的口红用来在画板上画画,大几百块就这么没了,说不心疼肯定是假的。但我并没有事先告诉她不能这么做,爱玩又是孩子的天性,而心疼money,并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惩罚孩子的理由。

添麻烦,并不等于犯错。

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是我们必须不断练习的事情。

原则二:不人身攻击

文章一开始TED演讲里说到的那个妈妈,说孩子们是“一群坏孩子、糟透了”,这就是人身攻击。

我们在盛怒之下,很容易不由自主地攻击对方,有很多家长真的会脱口而出这些话:

你蠢死了!你真讨厌!你有病吗?你这个懒鬼! 你是猪吗?

这些人身攻击的话就像一把尖刀。这时候孩子根本无法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只会被受伤的情绪包围,或者立刻进入“斗鸡”状态。

我给自己设置的底线是: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可以发脾气、可以吼,但绝不能人身攻击。

怎样能关上人身攻击的阀门呢?

有一个办法: 用“我”代替“你”

用这个方法把下面这些句子转换一下,大家感受一下不同:

是个很讨厌的坏孩子!

真的已经非常非常生气了!

怎么这么笨!

很崩溃!

是一个懒鬼!

太累了,再这样下去我就要发脾气了!

现在我忍不住想“河东狮吼”的时候,“我……”句式已经成为了条件反射下的默认句式,它可以像一根针一样,把胀鼓鼓的情绪戳破释放出来,并尽可能不去伤害到孩子。

原则三:惩罚要“符合逻辑”

在愤怒的时候,很多父母会不假思索地抓住一项孩子最在意的权利,把剥夺这项权利作为对孩子的惩罚。而这个惩罚和孩子的行为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

不好好吃饭就不许看电视、忘了带书包回家就不许出去玩……

文章开始的故事也是如此,孩子们吃早餐的时候争吵、哭闹,妈妈下意识剥夺的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这更像一种打击报复,而不是行为的后果。我们可能没意识到,在某些时候,父母会咬牙切齿的变成最想要让孩子不好受的人。

这时候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不公平!

当他们觉得“不公平”的时候,心里的愤怒会取代内疚。这样的惩罚仅仅是压制,起不到真正的教导。

什么样的惩罚是合理的呢?惩罚与孩子的行为之间有逻辑关系

还是拿朴柱昊来说。

在一期节目里,娜恩把弟弟的奶粉弄撒了,爸爸问娜恩:弟弟现在要吃奶粉,怎么办?娜恩说,用自己小猪存钱罐里攒的零钱给弟弟买一罐。

这样的惩罚就是符合逻辑的、公正的,娜恩即使舍不得、难过,但因为不会觉得不公平,就不会把自己放到对抗的位置上。

因此,在设置一个惩罚的时候,和孩子解释清楚原因、讨论一下这个惩罚他觉得是否公平,也是重要的一步。

原则四:惩罚不能过度严厉

我朋友讲过他们家发生的一个故事。

她和孩子说好,每次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可以得到一朵小花,十朵小花就可以挑选一个礼物。但有一天孩子不愿意收拾自己的玩具,爸爸一气之下,把攒的小花全扣光了。这下好了,孩子大哭大闹,再也没兴趣攒小花,也不愿意收拾玩具了。

我们往往以为,惩罚越严厉,越能让孩子长记性。但其实,过度严厉的惩罚,只会加深孩子心里“不公平”的感觉,他们的心里只会有愤怒,而不会记得自己为什么受惩罚。

还是用孩子吃饭争吵来打比方,合理并且适当的惩罚,是让他们回到各自的房间里,等到吃完饭,或者能控制自己不再争吵的时候再出来。

可是如果是关在房里几个小时呢?这就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范围。他们可能会越来越焦躁、生气,把全部心思花在想象怎么“复仇”上面了。

棍棒底下出的往往是“逆子”,就是这个道理。

上面这几个原则,其实归根结底是一句话:惩罚,不是为了打击报复,也不是为了让孩子害怕、羞愧。心理学上有一个“或战或逃”效应,当孩子羞愧、害怕、愤怒的时候,他们就会进入对抗或者是逃避的状态,但不会发自内心认可这件事。

只有当他们知道父母是冷静、公正、不会过度反应的时候,他们才能勇于承认错误、承担后果,而不会催生出新闻里那些因为害怕惩罚,离家出走甚至跳楼的悲剧。

后记

我跟朋友聊起这几个原则的时候,她说:知道归知道,就怕碰到问题的时候想不起来。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先预想一下可能会碰到的场景,碰到之后怎么做是合理的惩罚。这样,碰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因为心里已经有了一个预设,比较容易用理智、而不是用本能来应对。

也欢迎大家到留言里来聊一聊,你做过的最合理,以及最不合理的一次惩罚是什么?

谢谢你关注帝呱呱星球,这里有传说中的海淀、顺义妈妈。因为地域和工作的原因,我们得以接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育儿理念,希望和你分享鸡娃时代里不一样的育儿新认知、帝都新生活。

【100万+爆文】30万学费也无法安放的焦虑|28年追踪:你的孩子终将平凡

前沿教育理念应对20年后的失业潮|孩子的眼界决定未来的边界|送给孩子的三句话|孙杨VS张伟丽|怎么做合格的鸡娃妈妈|3件让孩子放手去做的事|一个“完美孩子”的悲剧

财商启蒙落魄富翁3个月谷底翻身|李佳琦暴富的底层逻辑|消费主义陷阱|股市大崩盘的警示|银行理财=靠谱?这个观念真的要改变了

数学启蒙数学启蒙最有用的方法|数学启蒙动画片

音乐启蒙北京孩子怎么学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免费资源

美术启蒙怎么让孩子想画敢画|0-6岁最好的启蒙方法

英语启蒙6岁牛娃单挑高考英语|AI外教课测评

性格社交幼儿园里的4类孩子|这才是最重要的社交能力| 解决矛盾的能力|2个真正有用的规则|叛逆期的真相

能力培养记忆力|创造力|思考力

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PBL项目制学习

教育政策强基计划最全解读 |文科逆袭的最好时代

国际教育美国大学招生“潜规则” |体育项目怎么选

父母成长为何家会伤人|中国式家庭的轮回|令人震惊的“深井效应”|去你的完美女人

遛娃指南私藏的校园剧场|王府井|北京雪场指南|2020跨年活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42wKE5EE6A.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