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风花雪月云南大理,如果没有历史遗韵,这场风花雪月就是一次寻欢

大理,是我所向往的远方,诗与田园的烂漫在苍山下的稻田间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论盛夏还是入秋,这种田园般的静谧与古城里的繁华形成强烈反比。但对于闹腾、商业、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对大理古城仍是有一份喜爱。 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在唐、宋500多年里
原标题:云南大理,如果没有历史遗韵,这场风花雪月就是一次寻欢大理,是我所向往的远方,诗与田园的烂漫在苍山下的稻田间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论盛夏还是入秋,这种田园般的静谧与古城里的繁华形成强烈反比。但对于闹腾、商业、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对大理古城仍是有一份喜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在唐、宋500多年里一直都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冗长的岁月在历史的长河里漫漫淌过,年代久远的古城如今还遗留多少古迹,这在大多数游客眼里并不重要。今时今日的大理城,风花雪月占据了一切。不管是偷闲还是寻找故事,哪怕是文艺青年无病呻吟的小资情调,大理始终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的到来,古城的繁华似乎从未没落过。我也喜欢大理,不止一次表露无遗,纵然它吵闹,但在街巷深处仍有僻静之地。除了几条早已名声在外的主要街道,古城里许多巷子都是挺安静的,尤其是当看见植被繁花探出围墙,街巷里却无一人或零零散散两三人的时候,大理的闹腾突然戛然而止。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傍晚时分,虽然这时候的游客比白天更为拥挤,但穿过几条主要商业街,日落余晖下的大理,仍是迷人。不一样的建筑风格,因为地处边疆,民族文化浓厚而使一砖一瓦在岁月的沉淀里愈发饱满。从过去到现在,5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原文化、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融合。在见惯了北方建筑的粗犷大气,南方风格的委婉而雅,大理古城的俊美不仅是有小家碧玉的娇羞,也有南北不曾有的异域风情。青灰色的城墙将热闹的街市围在一起,这里头似乎是另一个世界,千百文圣古迹兴许已勾不起他人兴趣,但历史留下来不仅是时间的沉淀,更是古城的魅力。不论是太和城遗址、古庙宇、古书院、古城楼等,倘若没有文化底蕴的基础,这“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也形成不了今天这般气候,甚至成为大多数人都无法抗拒的诱惑。如果没有历史遗韵,这场风花雪月就是一次寻欢。古城已是商业,这一点无法辩驳,但倘若走遍古城内所有的大街小巷,会不由发现在强势的商业气流里还有一股属于古城的平和岁月。可以是居民区,可以是路段位置偏僻,也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但就这样的地方往往充满了一个人在闹腾尽欢之后所妄想的片刻宁静。也许转身之后,巷口外仍是人来人往的喧嚣,但所有商业里都掺和着生活的气息,这一点需要静静去发现。林徽因说,真正的淡定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这句话还真是不假。如果想衡量一个人的内心有多强大,就看他能不能一个人独处;如果想衡量一个人的格局怎么样,就看他独处时都在干些什么。有人说,大理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地方。有人说,大理就是一个商业区。对于大理古城的繁华闹腾有时候就像是兵荒马乱的没个安宁之处,它的闹腾无法辩驳,但源于繁华深处的僻静也是难以遮掩。不论人民路多么闹腾,洋人街多么喧哗,博爱路多么吵闹…人流涌动的街巷里,总有一些安静得角落,这些角落里掩藏着历史,鲜为人知的往事,但流动的岁月总会显露出它些许的蛛丝马迹。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42wKaPAv6A.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