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企业管理理念周末漫谈丨黄石公园管理理念值得思考与借鉴

美国黄石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可谓举世闻名。我这次来美国度假,有幸在里面游玩了几天。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壮美的景观之外,还有其先进的管理理念。 黄石公园作为一个以自然景观取胜的景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公园管理者首先需
原标题:周末漫谈丨黄石公园管理理念值得思考与借鉴美国黄石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可谓举世闻名。我这次来美国度假,有幸在里面游玩了几天。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壮美的景观之外,还有其先进的管理理念。黄石公园作为一个以自然景观取胜的景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公园管理者首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们的做法是:真心尊重大自然,最大限度地顺从大自然,尽可能地减少人文因素对大自然的影响。在这种理念指引下,公园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时尽量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比如,当山林发生火灾时,任其燃烧,不去施救,最后让其自行熄灭;倒地的植物,无论大小,从不去清理;为游人搭建的栈道全部就地取材,用木头构建,不用任何钢材水泥;除百年前已经兴建的几家酒店外,不新建任何服务设施,更不增加什么人造景点。正是因为他们敬畏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甘于在大自然面前示弱,所以才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黄石公园的本色,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外游客能够有机会观赏到这片神奇地貌的原始风采。反观国内,面对大自然,我们信奉“人定胜天”的理念,不懂得敬畏、不知道尊重大自然,想到的总是如何去征服、怎样去改变它们。从过去的经历来看,一时之间,我们也的确能凭借自身的智慧与科技的力量改变大山大河,让大自然臣服于自己。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大自然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惩罚我们。这方面我们惨痛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这样说,并不表示我主张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应该无所作为,因为人与大自然相处,相互影响与改变对方是不可避免的,但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限度。对于中国人来说,面对大自然,更多的还是应该强调如何尊重大自然、怎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去征服、去改造它们。因为在这方面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多、太大了,走过的弯路也太长、所耗的时间也太久了,所以现在到了必须认真反思并彻底改正的时候!黄石公园在管理上不仅尊重大自然,而且还最大限度地克制商业化冲动,努力保障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自由观赏大自然风光的权利和福利。在黄石公园管理者看来,景区壮美的景观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丰厚馈赠,它应该归属全人类。如果把它看成是一份财产的话,那它绝不是黄石公园自己的私产,甚至也不是美国一个国家的财产,而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公产。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黄石公园的守护人将自己定位于管理者而非经营者,他们不会去挖空心思地想着如何赚大钱,怎样让游客多掏口袋。正因如此,他们既不新建档次更高、设备更加现代化的酒店,也不营造任何新景点和各种娱乐设施,就连景区门票收费也以仅能维持日常管理所需为限,绝不在这上面做文章。黄石公园的门票以车计,不以人计,7座及以下车辆每车只收35美元,一票可以玩7天。价格可以说便宜得惊人。由此不难看出,黄石公园管理者的确是将所有游客前来观赏大自然风光当成是其应有的权利和福利:人人都可以以最小的成本来分享这一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反观国内,这方面可以说基本上没法与之相比。因为我国景区除少数肩负特殊使命者外,差不多都已彻底商业化了,它们的最高目标就一个:尽可能地多赚钱。在此理念指导下,我们看到的是,各大景区总是没有没了地升级改造,酒店越建越多,娱乐设施花样翻新不断,有了自然风光还嫌不够,还要在上面再修一些楼台亭阁,炮制出一些新的景点。名山大川的千年古刹也不甘寂寞,一有机会便不断扩建,许多寺庙的香火中都飘散着浓浓的铜臭味,甚至连一些尼姑、和尚都变成了推销员,所干的事情无非是想从游客的口袋里多掏出几张“香火钱”来。一切向钱看的管理理念把壮美的风光变成了商业经营的道具,管理者的职责并非为了守护好自己所管的那一片好山好水,以让广大游客更加方便、安全地前来观赏,而是将其作为一己私产拚命地变着花样、拉高价格售卖给自投罗网的中外游客。大自然的丰厚馈赠,人们不能自由而愉悦地分享,而只能根据他们制订的规则高价格地购买。相比黄石公园,这是一种多么大的反差?游走在黄石公园时,我曾猜想:这个公园如果搬到国内会如何?首先门票肯定不会按车来收,咱们人多按人头收才合算;买一次票可玩7天估计也不大可能,给你2、3天时间就很不错了;园区只有几家百年老店?那怎么行?一来档次不够高、设备不够现代化,难以让游客满意;二来游客多、酒店少,不是“守着金山讨饭吃”吗?不行,怎么着也得再建一批豪华酒店,当然配套的娱乐设施也得跟上。开车进园?住景区酒店的游客应该可以;住外面的,对不起,只能坐园区配置的收费电动大巴。有意见?人家为了环保必须如此,你还能有话说?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我自己的胡乱想象,但不可否认国内景区这种现象的确经常会见到。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旅游行业的兴旺发展,国内各大景区在日常管理上也都在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水平。有些景区的表现不亚于世界优秀同行。但从整个行业来讲,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的确还存在明显的差距。究其原因,问题就出在管理理念上。因为在景区品质、硬件设备甚至技术层面,我们不少景区都超过了国外优秀同行,但由于管理理念落后,相互之间的差距就一下子出现了。这是特别需要我们警醒的地方!以上所说的这些似乎有些崇洋媚外,特别是现在中美贸易战打得正欢,这个时候敢表扬人家美国岂不是立场有问题?实际上,此事无涉立场,只是出于本人对国内景区的关心与希望。作为一个旅游者,我根据个人的经历和观察说出自己的一点感受,目的是希望国内景区管理者在管理理念上能够有所反思;作为一名记者,我也尽量让自己的表述保持冷静、客观,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不要陷入情绪化。当然,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还有待读者们的评判。最后我想说的是:只有真心尊重大自然,人类才能长久地拥有一个美好的大自然,否则,迟早会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只有尽力克制商业化冲动,才能真正体现出壮美的山河不是某些人的私产,而是大自然对全人类的丰厚馈赠。衷心期盼国内各大景区管理者都能引以为鉴!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42wKaxQE6A.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