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三省邮遍中国|“鸡鸣三省”钟灵地

“东临蜀水,西拥滇山,鸡鸣三省钟灵地;昔尚武功,今崇文治,虎踞千秋耀德辉。”法戛土司庄园大门上的对联,形象地描绘了鸡鸣三省景区的地理位置,为“鸡鸣三省”之名点了浓重的一笔。 ▲鸡鸣三省景区(资料图) 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林口邮
原标题:邮遍中国|“鸡鸣三省”钟灵地“东临蜀水,西拥滇山,鸡鸣三省钟灵地;昔尚武功,今崇文治,虎踞千秋耀德辉。”法戛土司庄园大门上的对联,形象地描绘了鸡鸣三省景区的地理位置,为“鸡鸣三省”之名点了浓重的一笔。▲鸡鸣三省景区(资料图)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林口邮政支局局长刘荣为我们这次“鸡鸣三省”红色文化之旅做起了“导游”。鸡鸣三省景区位于林口镇鸡鸣三省村,距七星关城区57公里,西临云南昭通,北接四川泸州,素有“一鸡鸣,三省闻”之称。深约300余米的三岔河大峡谷分开贵州、四川和云南,石壁擎天,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流经峡谷的赤水河水流湍急,浪拍两省,蜿蜒曲折,造就“一河隔三省”的美景。▲三岔河大峡谷鸡鸣三省景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三省之间受河流纵切,形成绝壁峡谷,群峰屹立,直插云天,具有独特的峡谷风光,美不胜收。三省交界之处地形均显三省之特征,三省之间往来依靠三岔河渡口。贵州境内险峻耸立的老鹰岩,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进可攻,退可守,居高临下,扼三省之要冲。“山水称奇秀,人文贯古今”。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对鸡鸣三省不吝笔墨,赞不绝口。鸡鸣三省景区内古盐道、古驿站、一览三省楼(三圣宫)、古民居、古墓石雕等遗迹、遗址至今尚存。鸡鸣三省景区不仅因它浮想联翩的名字而神秘,还以它雄奇险峻的气势而著称,更以它与长征途中“鸡鸣三省会议”联系在一起而闻名遐迩。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于一身,其高山、峡谷、森林、河流、溶洞所造就的瑰丽雄奇,著名的“鸡鸣三省会议”所赋予的厚重历史,三省多个民族风情所展现出的绚烂多姿,使鸡鸣三省景区成为一个待开发的旅游佳地。▲飞瀑叠出据史料记载,1935年2月,结束遵义会议、完成了一渡赤水的中央红军,在大年初二的炮声中,从四川跨过三省界河,沿着古盐道到了贵州境内,进入鸡鸣三省这个小村庄。自此,这里便成为红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鸡鸣三省会议”在党和红军历史上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一是成功地完成了遵义会议决定而又尚未完成的中央最高层组织调整任务,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组织领导,为贯彻毛泽东同志正确的军事路线提供了组织保证,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二是使中央苏区工作有了正确的路线和贯彻正确路线的组织保证,扭转了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离开后中央苏区工作的混乱局面,从而开始了党中央对中央苏区的正确领导;三是进一步增进了党内团结,齐心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和敌人无数次的围追堵截,为赢得长征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鸡鸣三省会议”纪念碑据考证,“鸡鸣三省会议”会址在鸡鸣三省村民团首领周团首家一正两厢大院内。该大院是周团首祖上修建的,木瓦结构,门窗雕花,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站在院内放眼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高高矗立的革命纪念碑,纪念碑碑体高35.25米,意在铭记1935年2月5日“鸡鸣三省会议”召开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纪念碑修建在山顶上,从山下到碑柱需要攀爬205级的石梯,石梯中间建有浮雕,从下至上逐一展示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鸡鸣三省会议”等。这些浮雕仿如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将红军长征的整个过程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象征着红军长征的205级石梯(资料图)在鸡鸣三省景区的绝壁上,凿有一条栈道直通河边,栈道开凿时特意设计为1935梯,以纪念中央红军在1935年经过这里。沿着栈道往下,入眼处是平整的石梯和坚固的护栏,护栏外丛生的本地小箭竹郁郁葱葱,清凉怡人。站在老鹰岩望去,“鸡鸣三省”正以它浓郁深厚的红色文化、壮丽奇秀的山水峡谷风光、风情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造福着这个“雄鸡鸣叫,三省皆闻”“一步踏三省”的村庄。▲老鹰岩从鸡鸣三省景区出来,刘荣邀请我们到林口邮政支局参观,我们意外地发现,这里竟然还有一个邮政公益助学补习班。留守儿童是社会上最容易受伤的群体之一,他们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只有爷爷奶奶陪伴他们成长。在刘荣看来,留守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也应该健康、夺目地成长,孩子们只是需要人们的陪伴,陪着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玩耍。他说:“我们的营业员谭力灵机一动,想出了创办‘少年追梦班’的点子。在业余时间为留守儿童举办公益助学补习班,一来可以让村寨上的留守儿童和城市娃一样有假期学习的机会,二来也可以让他们外出务工的父母放心。”▲和这么多小伙伴一起拓展,孩子们都很开心对此,林口中学的宋乃刚副校长掩饰不住对邮政的赞赏:“关注留守儿童,让爱回家,你们是在为林口老百姓造福啊!我们全力支持邮局,我们为你们点赞!”刘荣向我们介绍说,目前,授课老师由刘荣、营业员谭力以及营业员陈宗艳的爱人穆显江轮流担任。除了讲授书本知识外,还常常与大家谈心。渐渐地,班里的学生越来越多。从2018年6月22日开始,一共来过40个孩子在“少年追梦班”里共同成长。(文图|陈椋煜韩静桦)(内容来源:《邮来友往》杂志编辑部)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42wKlAaEdA.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