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我一个出生在世纪之交的女孩,迷上了太空时代的空姐制服|VICE

克莱姆·费耶尔 ▼ 坐飞机这件事儿我一直不觉得有什么可兴奋的。我爸来自加拿大落基山区阿尔伯塔,母亲是美国人,这意味着我从小就是个空中飞人。我跟其他飞人们一样,有好多时间在飞机上百无聊赖,坐在狭窄的机舱里,穿着大号背心,吃着塑料盒中完全看
原标题:我一个出生在世纪之交的女孩,迷上了太空时代的空姐制服|VICE克莱姆·费耶尔▼坐飞机这件事儿我一直不觉得有什么可兴奋的。我爸来自加拿大落基山区阿尔伯塔,母亲是美国人,这意味着我从小就是个空中飞人。我跟其他飞人们一样,有好多时间在飞机上百无聊赖,坐在狭窄的机舱里,穿着大号背心,吃着塑料盒中完全看不出来是什么玩意的飞机餐。坐飞机真叫人讨厌。真的,国际航空旅行本应该是现代社会最伟大的奇迹,为何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半个世纪不到,坐飞机就从“伟大的探险之旅”变成日常的苦劳役。我爸出生在二战后,我爷爷奶奶那一辈人都是在飞机上抽雪茄喝鸡尾酒的。当时飞机乘客个个西装革履,空乘人员的衣装则能省则省,这种“云端男孩俱乐部”的氛围真是现代厌女者的梦想啊。当年那种空中花瓶的空姐形象,实际上映衬出了女性求职遭遇普遍性歧视的事实。六七十年代,适合女性的工作并不多,她们的穿着打扮也要迁就男性的普遍审美。难怪第一批“职场芭比”娃娃里面就有空姐的角色。1965年,布兰尼夫国际航空乘务员身穿埃米利奥·普奇设计的制服。照片提供:CourtesyofFiellArchive不过,抛开这些性别歧视的因素,六七十年代的空姐制服的设计并不是单纯的“满足男性审美”。那个时代的空姐形象深入人心,集优雅、自由与性解放等诸多文化元素于一身,也从思想上激励了很多年轻女孩。如今,我一个出生在世纪之交的女孩,都会忍不住被那个黄金年代的空姐制服所深深吸引。这些服装的美学体现出某种强烈的主张,在那个太空竞赛、服装设计突飞猛进的年代里引爆了一股乐观主义的时尚潮流。所以我精选了一批六七十年代的航空制服,以此入手,感受它们背后的时代气息。布兰尼夫国际航空1965年款“太空服”,埃米利奥·普奇设计左图:viaAlamy/右图:CourtesyofFiellArchive1965年,布兰尼夫国际航空(现已倒闭)聘请风格激进的意大利时尚设计师埃米利奥·普奇打造空乘制服。普奇交出的作品充满未来主义风格,鲜艳的颜色体现在套装的各个层次之上。这套衣服遵循模块化设计理念,层层搭配,从热带地区飞到北极圈都不成问题。在飞机走廊里脱掉外层衣服也算是这套设计的卖点之一。最大的亮点则是透明的“防雨球”泡泡,明显借镜当年的宇航员头盔。这个设计不但炫酷,而且还颇为实用,可以让空姐们保护自己的精致发型。布兰尼夫国际航空1967年款乘务制服,埃米利奥·普奇(EmilioPucci)设计Photo:CourtesyofGettyImages“太空服”大获成功,促使布兰尼夫和普奇再度合作,对制服进行改良,以顺应当时的设计潮流。1967版的太空服造型更加浮夸,可说是反映了当时流行的设计精神。这款制服融入了迷幻文化元素,在多层搭配的现代主义造型之下,是明晃晃的“迷幻艺术”风格图纹。透明泡泡的设计仍然保留,不过这里就不只是宇航员头盔这么简单,它还有“从里面看,视野扭曲而迷幻”这样的寓意吧。希腊奥林匹克航空1969年款制服,皮尔·卡丹设计Photo:CourtesyofGettyImages1969年,人类登上月球,希腊这个国家虽然没有宇航研究机构,但还是跃跃欲试想借机搞一把太空营销。于是,希腊国内的高级航空公司奥林匹克找到了时装泰斗皮尔·卡丹操刀设计制服。奥林匹克公司主打奢华航空体验,头能舱内居然备有一架小型钢琴,有专人演奏希腊民谣,取悦高级乘客;经济舱也毫不含糊,乘客餐具都是镀金制品,即便在浮夸的六十年代也算得上顶级豪华。但这套衣服却毫无庸俗的金钱质感。这件连体斗篷以PVC材料制作,风格极简造型前卫,令人惊叹。衣服似乎与《2001太空漫游》的美学一脉相承,同时又极其实用,连体防水设计让空姐们在大雨中都不至于花容凌乱。白蓝色搭配的帽子有一种未来机器人的感觉,但另一方面,又让人想到希腊神话中的赫尔墨斯——他可是长有翅膀的众神使者。太平洋西南航空(PSA)1972-1976款“票面模特夹克”Photo:旧金山机场博物馆上世纪中叶美国有一大票航空公司,其中太平洋西南航空(PSA)无疑把厌女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在1972年投放了一批电视广告,充满双关暗喻色彩,讲的是空姐们参加选美比赛,还邀请观众一道参加。这种广告,放在今天简直想都不敢想。PSA售卖中间座位时的口号是那里的座位离空姐更近,“风光”(不难想象说的是什么)更胜一筹。微笑的空姐形象和这一套“票面模特夹克”一道,出现在PSA的各种宣传物料上面。PSA这套制服的设计思路与他们的企业形象如出一辙,颜色火辣,还搭配高筒靴。艳粉、亮橙色的聚酯材料极其惹人眼球,但也有一个问题:空姐们经常发现这套行头会被烟头烫出窟窿。尽管美国全国女性联合会从1974年开始就抵制PSA使用这套服装,PSA仍旧不为所动,直到80年代还在用这套制服。德州西南航空1973款超短裤制服Photo:Courtesyof‘AirlineStyle’byKeithLovegrove,publishedbyLaurenceKing德州西南航空是根正苗红的美国南方企业,他们自然对“卖票靠色相”的道理了然于胸。从制服设计就可见一斑。这套衣服搭配了超高筒go-go靴,短裤裤底更是高上了天,另外还搭配了一条又厚又宽的超土气70年代风格白色牛仔皮带,可想而知,航空公司挑选的空乘人员都是年轻女孩。CEO赫伯·凯勒认为公司的目标客户群都是酗酒、性欲旺盛、“100%正统美国人”的男性乘客,难怪飞机上的酒水名字都是“激情潘趣”“爱情药剂”这样下三路名字。由此也可看出,所谓的“美国爱国者形象”跟“父权思想”确实是勾结在一起的啊。//编辑:小王//翻译:郑啸天有个问题:睡醒后你做的第一件事儿是什么?点击图片进入歪思瞎聊区留下你的答案你还可以在这儿尽情和其他读者聊天打岔胡闹就现在,赶紧开搞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0be9w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