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最古老的寺庙在京都最古老的神社里喝了一杯酒,恍惚到我今天还在晕

日本喝清酒的地方很多,但在神社里喝酒便多了一份仪式感。上贺茂神社(Kamo-wake-ikazuchi-Jinja)是京都最古老的神道教圣地,也是稻农的最爱,他们在这里为丰收而祈祷。在过去的2000 多年里,牧师每天早晨都给饥饿的神提供食物
原标题:在京都最古老的神社里喝了一杯酒,恍惚到我今天还在晕日本喝清酒的地方很多,但在神社里喝酒便多了一份仪式感。上贺茂神社(Kamo-wake-ikazuchi-Jinja)是京都最古老的神道教圣地,也是稻农的最爱,他们在这里为丰收而祈祷。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牧师每天早晨都给饥饿的神提供食物。在仪式上,有人给了我一小口米酒和五粒生米。昨夜下雪了,橙色的鸟居外的草地上还留有薄薄一层雪。气概庄严的乾光孝(MitsutakaInui)以一种极为精确的步伐向上贺茂神社的大门走去。他白色的僧服在寒冷的空气中呈现半透明状,头戴黑色锥形帽子,在下颚用一根白色带子系着。走过萧索的樱花树,他用鹅卵石摆了两个圆圈,最后停下来在石槽中净手。我用的是竹筒,水质冰凉彻骨。这么早的神社空无一人,一座狭窄的木桥架在清澈的溪流之上,分隔开了世俗与神圣。每天清晨都有人把地清扫干净,耙整齐,等待僧人来主持祈祷仪式净化是神道教仪式中关键的一环,该仪式的精髓是对自然的深刻敬慕虽然京都知名神社众多,静谧的上贺茂神社却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它坐落于中央区的北部,离环绕城市的山脉很近,城市的脉动到不了上贺茂神社的大门。就在我快要上桥之前,乾制止了我:永远不要走在桥的正中间,要么走在左边,要么走在右边。这是对神的敬重。他的黑色木屐在刚刚耙过的石头路上咯咯作响。乾光孝站在神社主建筑外的土屋前“‘9·11’之后,我住在汉密尔顿高地(HamiltonHeights),就在144大街上,真是个美妙的地方。”“你为什么会去纽约呢?”我问。“神社派我去的。‘9·11’之后,很多人都被悲伤的情绪吞没了。我在那里举办了很多次祈福仪式、净化仪式来帮助维护和平。在日本的历史上,我们有过很多次地震和其他自然灾难,我们都克服了。所以我想我也许可以帮得上忙。这是我对生命的责任,并不是上贺茂神社的责任。”“你对生活在那样一个光怪陆离的地方有什么感受?”他的脸顿时亮了起来,“我的邻居大部分是波多黎各人,他们都很友善,不过我的日本朋友们却愁云满面。半夜外面还有派对,那里的人都不爱待在屋里!”脚下出现了一个上坡,走过一丛松树,乾指给我看一颗小石头,用绳子圈了起来。这块石头来自圣山,日本人相信它充满了能量,也就是“气”。一栋两层楼、带宝塔顶的建筑守护着上贺茂的神龛。我们穿过大门,并在身后把门关上。走上陡峭的台阶,最终来到一个内室,院子正对着神龛。他告诉我哪里该脱鞋,然后推开一扇木拉门,打开了一间小小的侧室。年轻的僧人正跪在榻榻米垫子上,对着神坛磕头。我坐在他的身后,学着他的动作。乾拿起了一卷白纸,在我的头上轻轻地挥舞了三次。神道教的两个字来源于汉字的“神”(神明)与“道”(道家),意思就是神圣的方式。在神道教中,仪式比信仰还要重要,因为仪式帮助人们和“神”(Kami)沟通,后者则可能会干涉人们的世俗生活。神道教没有经文,没有来生,也没有传教士。神道教实践的核心是对自然界的深刻敬慕,因此,任何形式的污染,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性灵的,都令人深恶痛绝。上贺茂神社供奉的贺茂别雷大神(Wake-ikazuchi)深受农民的膜拜。上贺茂神社供奉的是农业的保护神,受到全日本农民的敬拜他站起来,打开了另一扇移门,我们进入了一间正对着内室神龛的小房间。一位穿着褐色长袍、紫色下装的高级僧侣走了进来,手里捧着雪松做的木匣。他走上台阶,将木匣放置在一个矮桌上,就放在守门的两只犬雕像中间。匣子里装的是大米、清酒和其他一些供奉物。早些时候,乾向我解释了仪轨的意义:“日本的神喜欢吃东西,无论是海里的还是陆地上的。红鲷鱼、裙带菜、抹茶蛋糕、胡萝卜、苹果、盐和水……它什么都吃。清酒结合了土地的生成与人的心意,透过时间交换而来的一门艺术。我们向神供奉它来表达我们的敬意,这样才能和神对话。‘感谢您赐予我们所有的一切,请一定赐予我们幸福,赐予全世界幸福。’我们每天早上都这么说,这样的仪轨已经流传2000年了。”日本人相信,最早的日本清酒始于绳文时代至弥生时代,九州及近畿等地传入了中国的水稻农作法,稻米因而广泛被种植。那时开始采用稻米酿酒。酿造清酒,稻米是最重要一环,如葡萄酒的葡萄。然而,清酒的风味却不像葡萄酒般全受地区风土影响,反而酒藏及杜氏(酿酒师)用什么米、如何处理及发挥其特性更为重要。新年时,神社提供的“御酒”从农历10月开始酿造。放入蒸米、曲、水后经过10天左右,酒醪就会熟成,接着要过滤酒醪。过滤出来的酒会用来当作酿酒用的水,重新加入蒸米和曲酿酒。陶瓷罐中盛着叫作omiki的清酒,这种清酒是专门在神社中使用的高级僧人还跪在神龛前,头磕得很低,击掌两次,然后唱一种唱诵,整个仪式用时并不长。他结束时,我们也都磕头、击掌,退回到了之前的侧室。乾让我坐着,他的同伴僧人则端来了一只红色的漆盘,上面有一只酒壶和一个浅浅的碗,里面装着生米。他把清酒倒入杯中,我只喝了一小口,真的,我从来没喝过这么纯粹的酒,它有一种超越酒精的神圣。一位神道教僧人在准备圣餐仪式:清酒与生米日本有一个较为诗意的国名:富米之乡。早在弥生时代,日本人就种植大米了,农民们在神道教的神社祈祷大米的丰收(GokokuHojo)。大米是神圣的,吃饭时哪怕剩下一粒米,也会被认为是缺乏教养。在上贺茂神社仪式的最后,客人们领到了神道教版本的“圣餐”。乾精选了5种硬米,用纸勺递给我。我把米放在舌尖,慢慢品尝,直到淀粉溶解。窗外,升起的太阳正照在松树上凝结的冰晶上,冰冷而洁白的早晨突然有了温度与颜色。日本人尊大米为神圣,农民们在神社中祈求大米丰收日本人常用“物之哀”来表达对于精美事物稍纵即逝的感伤:即将凋谢的樱花、倒数第二个音符、盛宴最后的一碗白米饭等等。在感谢乾带给我的清晨仪轨后,我迈向了位于京都“锦市场”(NishikiMarket)的一家清酒铺,在那儿我没能找到神道教仪式中所用的御酒(Omiki),不过销售人员向我推荐了一种几乎同样特别的清酒,一瓶由一位住在京都附近海边的女士酿造的陈年清酒。漂亮的酒标上,两个年轻的男孩子坐在海边,旁边是一行字,描述了他们在假期结束的心情:我还不想回家。私房推荐寺庙里的清酒清酒是上贺茂神社的供奉之一。酒农将成桶的清酒捐赠给神社,一桶桶堆在神社入口的鸟居中。日本制作清酒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最早的文献中将这种大米酿成的酒称为Omiki,意为“神的食物”。即使在现在,饮用清酒也被视为一种与神灵相连接的方式。幸运的是,除了在神社中,我们现在在酒吧里也可以喝到清酒。京都的丽兹-卡尔顿酒店在冬季月份特制了这款鸡尾酒,将清酒和日本柚子搭配,加上混了盐的紫苏粉调制而成。京都的清酒料理店荞麦酒菜Sakae庵(乌丸)搜罗了全国各地的清酒,配搭鸭肉、京野菜、鲜鱼等食材,还有现做的手打荞麦面料理。: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区锦小路下ル帯屋町571さたけル2F和Ikeyan(藤森)除了以伏见为主的清酒外,还有Hiyaoroshi及生酒等季节美酒,椅子是用酒樽改造而成。生鱼片拼盘和伊势直送的新鲜鱼贝类与清酒堪称绝配。:京都府京都市伏见区深草枯木町15ルミエール藤ノ森1F光安御料理京都是怀石料理的发源地。怀石料理是一系列摆盘充满艺术感的季节性食物做成的料理盛宴,根源于佛教禅宗的冥想传统。怀石料理操作严格而且价格昂贵,所以我更喜欢在小餐厅吃饭。光安御料理的口味清淡却又不平凡,完美呈现出食材的鲜甜原味。这里提供各式小点心。扇贝带壳在炭火上烤,再盖上拌着黄油的裙带菜,这道菜是我的最爱。:京都府京都市上京区千本通丸太町上ル二筋目东入ル编辑/张潇文/ShaneMitchell图/JamesFisherYouMayAlsoLike你有哪些独特的日本旅行体验?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5G8ad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