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中国文学,海外开花”,余华对话30国青年汉学家

撰稿:向前 从斩获诺奖一鸣惊人的莫言,到风靡大半个地球的“麦加热”,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一次次地在世界上“刷屏”。而说到中国当代作家的国际影响力,就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个人——余华。8月23日,余华亮相北京国家展览中心,与30国青年汉学家畅谈中国
原标题:“中国文学,海外开花”,余华对话30国青年汉学家撰稿:向前从斩获诺奖一鸣惊人的莫言,到风靡大半个地球的“麦加热”,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一次次地在世界上“刷屏”。而说到中国当代作家的国际影响力,就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个人——余华。8月23日,余华亮相北京国家展览中心,与30国青年汉学家畅谈中国当代文学出海之路。丨余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余华对话青年汉学家。(图片来自华舆)余华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但他的作品却都禁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从《活着》到《第七天》,余华以其极具个性的叙事俘获了大批读者,这其中,就包括了很多外国人。余华是中国作家成功“出海”的典型,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了20余种语言被世界各国人民争相传阅。在交流现场,很多汉学家都表达了当地国人民对于余华作品的喜爱。来自罗马尼亚的白罗米就表示,余华在罗马尼亚的粉丝越来越多,很多城市都举办了余华了的作品发布会,越来越多的罗马尼亚汉学家开始投身于余华的作品翻译工作。余华对话青年汉学家。(图片来自华舆)汉学家们同样也向余华倾诉了翻译过程中的困惑。在文学跨语言传播过程中,可能最让翻译家们头疼的问题就是:翻译应该完全忠于原著,还是应该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对于这个问题,余华表示,因为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有一些变化,完全忠于原作的翻译不是一个好的翻译。“因为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翻译在一些地方失去一些什么,又在什么地方加强了一些,原文和译本是平级的关系。”丨舞台是我们的,更是你们的此前一段时间里,国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往往从西方中心视角出发,解读更多着眼于小说题材的意识形态色彩,甚至戴上了有色眼镜,忙着在文学作品中刻意寻找“落后的中国”,以契合某些人的偏见或预设。如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余华和莫言等人的作品可能再也无法准确反映当下中国的现状了。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总执行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徐宝锋就认为,外国人其实更渴望了解一个现在进行时的中国,介绍给外国人的文化,应该更多地选择当代的,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文化。值得欣慰的是,年轻一代的中国作家也已经在世界上发声。余华表示,在法国和意大利的很多书店里,他都看到了阿乙的书,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作为中国青年作家中的中坚力量,阿乙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了包括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等在内的近十个语种,中国当代文学的接力棒在海外得以成功交接。同样是年轻一代中国作家代表的盛可以表示,她希望读者们更多地关注文学层面的东西,而不是仅仅把作家的作品当作一种历史文本看待。而网络文学的兴起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出海打上了一剂强心剂。从《鬼吹灯》、《诛仙》风靡越南、韩国,到《盗墓笔记》多个英文版本上架亚马逊,中国网络文学真正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突破。甚至“中国网络小说让美国小伙戒掉毒瘾”的新闻一度刷屏,由此足以窥见中国网络文学如今的国际影响力。丨前景是光明的,却也是坎坷的加拿大华裔中英文双语作家李彦。(图片由主办方提供)中国当代文学出海景象一片欣欣向荣,但也有人持审慎的态度。加拿大华裔中英文双语作家、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加方校长李彦告诉捕舆者,这条中国文学出海之路可能不似理想中的那样平坦。李彦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工作,通过常年的汉语教学工作,她发现:文字的不同导致了中外思维的不同。中国的象形文字给了汉字以更多的“意象”,让人能够透过文字本身读出更多的含义,这是以英文为代表的拼音语言所不具备的。而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中国文学对大部分外国读者而言可能太过复杂难懂。举个例子,借助汉字额外被赋予的“意象”,中国人可以很轻易地记住小说中出现的人名,不过外国人可能就没那么好运了,面对中文作品中动辄几十甚至上百的人物,外国读者可能会无所适从,从而对文学作品本身敬而远之。李彦指出,中国文学出海之路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需要海外的中文教学者做足功课,改变外国人的阅读习惯,为中文作品的国际化铺平道路;二是需要中国作家自身做出一些改变,行文逻辑更加形象直白,使作品能够更加适应海外读者的思维方式。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RnEz6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