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飞鸿只能用安利今年华语片如果只能安利一部,必定是它

Vol.1446 在影视圈里,流行着这样一个说法。 最难拍的对象,是孩子与动物。 因为最不好操控; 最难拍的题材,是公路片。 因为最容易无趣。 今年有部华语片,孩子、动物、公路片,它占齐了。 但,这部影片非常出色,感人至深。
原标题:今年华语片如果只能安利一部,必定是它Vol.1446在影视圈里,流行着这样一个说法。最难拍的对象,是孩子与动物。因为最不好操控;最难拍的题材,是公路片。因为最容易无趣。今年有部华语片,孩子、动物、公路片,它占齐了。但,这部影片非常出色,感人至深。派爷在6月份参加上海电影节的时候,有幸提前看了这部电影。(派爷当时兴冲冲地跑去找导演要了签名)到目前为止,它依然是派爷心目中2018年华语片最佳。现在,它将在10月26日公映,等不及了,推荐给宝宝们——《阿拉姜色》(2018)《阿拉姜色》凭借其出色的质量,在上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两项大奖。看《阿拉姜色》,很容易让人想起《冈仁波齐》。在去年,《冈仁波齐》上映期间取得了1亿的票房,在文艺片里,算是一个奇迹。《冈仁波齐》是一个朝圣故事,每个人各有理由,踏上虔诚的道路,希望找到生命之光,找到生活的救赎。不过,在影片后半程,人物逐渐消融在了这些仪式和景观之中。在《阿拉姜色》中,朝圣是故事的开始,但影片却没有局限于此。你想看的藏地风光,它有。洁白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青翠的山坡。你想看的虔诚的朝圣仪式,它也有。不过这次,风光是情感的背景,仪式是情感的呈现方式。《阿拉姜色》要捕捉的,不再是藏地文化的奇观,它将镜头对准的,是朝圣的人,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影片涉及的,是一个藏族家庭。妻子俄玛生了重病,去医院诊治,发现自己病入膏肓。她毅然决然,去拉萨朝圣,不顾丈夫罗尔基阻拦。我们不知道缘由,只看到她的坚决。渐渐地,与她同行的两个人,放弃了。只有俄玛,用病体丈量着大地,用虔诚换来慰藉。两个月后,儿子诺尔吾与丈夫罗尔基跟了上来。诺尔吾性格孤僻,会用塑料袋套在自己头上,去吓唬路上来往车辆的司机。这个场景让派爷想到《岁月神偷》。差异是,《岁月神偷》里的小弟弟是对梦想的渴望;而《阿拉姜色》里的诺尔吾,是因为内心封闭。诺尔吾,从不给爸爸好脸色。爸爸妈妈唱着祝酒歌,只有他捂着脸,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朝圣旅程刚满6个月,俄玛在途中病逝了。她在临终前,为了让丈夫罗尔基完成她的心愿,这才说出了真相。原来这是一个重组家庭,罗尔基是俄玛的第二任丈夫,是诺尔吾的继父。最初罗尔基不想要诺尔吾,这就在孩子心里埋下了恨意。俄玛在梦里受前夫嘱托,去西藏朝圣。她随身一直带着与前夫的照片。她的生命结束,希望现任丈夫带着儿子继续走下去。到了这里,影片撕开了爱情残忍的一面——如果所爱的人在生前挂念的是别人,该如何面对她的托付,如何面对这份感情与以后的人生?由此,故事分开成两个部分。前半段是妻子完成前夫的托付,后半段是罗尔基完成妻子的托付。罗尔基面对这种情感上的困境,有嫉妒、有沮丧;他在寺庙完成了妻子的后事,并将妻子与她的前夫的合照贴在祈福墙上,又偷偷撕开照片,让他们分隔在两处。看到这个细节,很多观众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因为它写出了罗尔基的痛苦,又让这个人物可亲可爱。全片对于情感的描绘就是这样,细腻而真实,毫不做作。罗尔基完成了妻子的后事,决定先将孩子送回家,再去拉萨。孩子执意要跟随,于是一对“仇人父子”踏上了和解的道路。影片花了大量篇幅去描写父子间的冰释前嫌,电影还没上映,先不再剧透。派爷可以说的是,导演善于用侧写的方式,描摹人物情绪。比如,他们在旅途中,碰见了一头小驴,它刚刚失去了母亲。于是,这头小驴就成为了诺尔吾的情感寄托。导演也善于用有趣的细节,来呈现父子关系和解的轨迹。罗尔基曾用双手捧着诺尔吾的脸高呼。后来诺尔吾对跟随的小驴做了同样的动作。这样前后对应的细节,因为含蓄,而更加动人、直击人心。儿子的任性与脆弱,让罗尔基逐渐变得成熟,拥有了更具包容性的爱,最终真正成为一个父亲,成为一个丈夫。人,并非是在有了孩子,就自然地成为父母。而是,当具备了爱护孩子的能力时,才算担任了父母的角色。爱,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影片里,两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这段旅程里,两人相依为命,互相促进彼此之间的成长。说到底,拴住我们的,不是血缘,而是那些相处的时间,是爱与成长。《阿拉姜色》写的都是世俗之人最真实可感的平凡感情。他们和我们一样。会嫉妒、会愤懑、会泪流满面;会坚韧、会勇敢、会一往无前。《阿拉姜色》最让派爷感动的原因就是——它让我们看到这些人物的平凡,最终又超越了这种平凡。由此可见,《阿拉姜色》的这段旅程不单单是朝圣,更是一条认识自身缺憾,不断完善自我的道路。《阿拉姜色》在这个时代上映,更显可贵。它塑造罗尔基这样一个形象,是对一种“理想的人”的一次呼唤,这部影片也成为映照我们自身的一面镜子。曾经我们许下的诺言,还在坚持么?面对爱的障碍,在愤恨与逃避之外,我们可以学会包容么?派爷很喜欢上海电影节颁发给《阿拉姜色》最佳编剧的评语——每一次旅行就是为了寻找自己,道路本身比目的地更加重要。如果人类牺牲了他的欲望、他的自我,那么他就可以维持上升的旅程。我们想把这个奖项颁给邀请我们参加人类精神旅程的人。我们的生命,本来就是一段终点不知何处的旅程。“阿拉姜色”,在藏语里的意思是,请您干了这杯美酒。派爷诚挚地希望,借着这部电影,这杯美酒,让我们一起踏上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旅程。电影将在10月26日全国公映,感兴趣的,快戳下面的预告片。▾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0wVYa79r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