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气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三门峡举行 气象旅游发展十佳城市、特色气象旅游城市等出炉_气候

第二届中国气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三门峡举行 气象旅游发展十佳城市、特色气象旅游城市等出炉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赵力文 12月19日,第二届中国气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三门峡市召开,围绕“气象赋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了深入研讨

第二届中国气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三门峡举行 气象旅游发展十佳城市、特色气象旅游城市等出炉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赵力文

12月19日,第二届中国气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三门峡市召开,围绕“气象赋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了深入研讨交流。在大会上,杭州等10地被评为2023年度气象旅游发展十佳城市,广东茂名等20地入选特色气象旅游城市,作为特色气象旅游城市代表的三门峡同时被授予“冬季候鸟观赏目的地”称号。作为我国首个聚焦“气候康养旅居”的团体标准,《气候康养旅居适宜度指数评价标准》在会上正式发布。安徽黟县成为首个气候康养旅居示范区。

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中国国家旅游》杂志、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有关单位负责人,27个省(区、市)文化与旅游、气象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领导和专家,气象旅游品牌创建地区政府、企业等300余人出席会议。

“气象旅游是以良好的生态气候资源条件为依托,把气候资源和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借助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将气象与旅游,生态与康养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活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在大会致辞中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气象旅游存在潜在的巨大需求,气象旅游市场将会快速发展,相关产业也将被带动,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许小峰表示,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一直以来致力于气象、文旅部门以及各地方政府共同推动气象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希望通过气象旅游相关活动和工作,将我国各地宝贵的气候资源转化为能够服务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让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关注到气象旅游,让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受益于气象旅游。

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市长徐相锋在向与会嘉宾介绍三门峡时表示,三门峡是河南西部门户,地处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物华天宝、资源富集、风光秀美、生态宜居。近年来,三门峡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入实施文旅融合“1+3+4”工程,持续推动“气象+旅游”融合发展,成功创建黄河流域唯一一家、河南省首家市级全域“天然氧吧城市”,“气象+旅游”附加值不断提升,已成为三门峡一张崭新的靓丽名片。

“气候不仅仅是灾害,更是一种资源、是民生福祉、是生产要素,更是生产力。”河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鹏祥在致辞中表示,河南地处我国东西地形的过渡带,也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河南有巍巍太行、莽莽伏牛、千里大别,河南有滔滔东去的黄河,还有一望无际的黄淮海大平原,大山大河大平原和独特的气候资源禀赋,孕育了独特的气候景观和璀璨的华夏文明。

“一地有一地的气候,独特的气候禀赋就是当地特色气候产业的发展优势。”王鹏祥介绍,河南创建了卢氏等15个中国天然氧吧、固始等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栾川老君山云海景观等中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三门峡卢氏双龙湾景区、洛阳栾川天河大峡谷景区等避暑旅游目的地,我们还打造了焦作山药、兰考蜜薯等一批气候好产品。特别是,三门峡成功创建了黄河流域首个全域天然氧吧城市,获首批“全国天然氧吧城市典型示范城市”,开通了全国首个“中国天然氧吧专列”,实现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有机统一。

“追逐美丽的日出、欣赏宏伟的雷雨、探寻夜晚的星空,沙漠、冰雪、雾凇、雨凇、雨林……都属于气象旅游资源。”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秘书长屈雅在发布的《中国气象旅游发展报告(2023)》中指出,“气象旅游”作为气象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一个新兴交叉领域,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其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更在于其在经济、文化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多重价值。报告引用了国内外气象旅游的经典案例,基于我国本土气象旅游资源,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呈现了我国气象旅游的发展现状、资源特点以及市场潜力。

该报告以60个具有特色气象旅游资源的主要城市作为样本,从气象旅游资源、游客与产业经济、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性、气候适宜度五个维度出发,设立25个细分指标对样本城市进行科学、综合地分析评价,形成了2023年度气象旅游发展十佳城市。杭州、青岛、桂林、铜仁、烟台、昆明、大连、承德、贵阳、南宁作为新晋“气象旅游城市”集中亮相本次大会,成为我国气象旅游的典型代表,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广东茂名、四川凉山、广西北海、云南普洱、海南三亚、安徽黄山、湖北恩施、浙江丽水、内蒙古呼伦贝尔、云南红河州、山西临汾、黑龙江伊春、陕西商洛、安徽宣城、北京密云区等20地入选“特色气象旅游城市”。河南三门峡作为“特色气象旅游城市”代表,同时被授予“冬季候鸟观赏目的地”称号。

在专题报告环节,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石培华围绕气象与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与对策措施做专题报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环境气象与健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式功围绕文旅融合+气候康养、旅游内涵拓展、气候康养理论基础等四个方向深入剖析了气候康养赋能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化潜力。

中国气象旅游经济研究院院长黄萍介绍大会上正式发布的《气候康养旅居适宜度指数评价标准》,她说,气候康养旅居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由气候康养、康养旅游、康养旅居3个一级指标和舒适度、风和度、光照度、健康度、清新度、宜居度、宜游度、满意度8个二级指标及40个三级指标共同构成,适用于对依托气象景观、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人文气象等资源开展气候康养、康养旅居、康养旅游的一定区域的评价。

会上,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培训科普部主任刘俞杉重点介绍了气象研学旅行的遴选工作,同时公布了2023年度气象研学旅行营地,北京市延庆区气象局等地方气象局、高等院校、气象文旅公司共20家研学营地“榜上有名”。

2023年第3批“气候好产品”正式发布,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常山胡柚、枝江玛瑙米、云阳红橙、陇南油橄榄喜提“气候好产品”称号。至此,全国已有27个 “气候好产品”,覆盖全国16个省(区、市)。

在授牌环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被授予“天山雪都”称号。作为气象旅游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三门峡市、承德市、烟台市、商洛市、伊春市、特克斯县分别分享了当地利用气候资源优势盘活生态宝库,推动地方气象旅游产业发展的优秀经验。

作为本次大会亮点, 2023网络热门气象旅游典型案例在会上正式揭晓。中国天然氧吧旅游、气候康养(避暑、避寒、宜居)、冰雪旅游、气象景观、气象研学旅行营地、气象景观观赏酒店共6大类50个气象旅游典型案例从激烈的网络投票中脱颖而出。

本次会议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气象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三门峡市气象局承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V6zGqPgr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