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浦路美食街再见,乍浦路!再见,魔都最老牌美食街!再见,昨日的辉煌!

在上海市虹口区, 有这样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马路—— 乍 浦 路 它是全上海最早崛起的老牌美食街! 吃货们的天堂,当之无愧的上海饮食时尚地标。 全程仅1038米,却曾创下无数个第一! 它曾是虹口人的骄傲, 更是老底子上海人的骄
原标题:再见,乍浦路!再见,魔都最老牌美食街!再见,昨日的辉煌!在上海市虹口区,有这样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马路——乍浦路它是全上海最早崛起的老牌美食街!吃货们的天堂,当之无愧的上海饮食时尚地标。全程仅1038米,却曾创下无数个第一!它曾是虹口人的骄傲,更是老底子上海人的骄傲!然而,这条昔日光芒四射的美食街上,早已不见昨日辉煌,各路美食相继凋零。周围陆陆续续传来动迁的消息,乍浦路上有名的美食越来越少,只剩下这些了……真的好怕有一天,要永远说再见。1魔都最老牌美食街,媲美“新天地”老底子上海人都爱来逛逛吃吃昔日“美食街”光芒四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乍浦路以美食街的美名享誉上海滩。鼎盛时期,1KM米的马路上前前后后聚集着100多家大大小小的饭店、酒家。夜幕降临,整条路上灯红酒绿,人头攒动,堪称小香港。资深吃客对这条马路上各饭店招牌菜如数家珍:“王朝大酒店”的牛肋排,“博世凯”的红烧肉,“丁香饭店”的大王蛇……它南濒苏州河,依次北跨海宁路、武进路,并继续向北延伸与四川北路公园接壤,历史的记忆层层铺开。小小马路上,饭店、发廊、花店、水果店,加上一家家服装店,“百业兴旺”。当时很多媒体报道它是“微型”、“豪华”的一条街。“八九十年代有腔调的人,都是在乍浦路上进进出出的。”在上海百姓心中,乍浦路是时尚和体面的象征。如今,昔日“美食街”光环逐渐淡去,渐露疲态,大型饭店只剩下“王朝”“珠江”等寥寥几家。动迁的消息早在几年前已经传扬,部分店铺也已拆除,曾经满是人烟的商铺空空如也,好怕有一天,这里的美食再也吃不到……乍浦路的衰弱让人感到无奈与惋惜还想再去吃一次,这些乍浦路上仅存的美味···金彪生煎王乍浦路上的第一缕烟火气,唤醒整条街吃货们都封它为“上海肉馅最大的生煎”!它自己也毫不谦虚,自称“生煎王”。门口立一大锅,用来出品生煎,每次开盖,热腾腾的雾气弥漫,是乍浦路上的第一缕烟火气。走过路过,来一客生煎,配一碗咖喱牛肉汤,这座城市、这条小马路也渐渐开始苏醒。店里师傅手活也是漂亮,擀面,包馅,煎包,样样精通。这里的生煎属于“混水”派,入锅煎的时候,褶子那面会朝下,防止皮子破开,汁液流失。毕竟价廉物美,嗅觉灵敏的吃货远道而来,常常是人满为患。厨房的师傅出完一锅又一锅,不得休息。6元4只,现做现卖,皮薄汁多,咬开一个小口,吸里面的汤汁真的超级满足。地址:乍浦路336号人均:16元永祥烧腊餐厅虹口茶餐厅界的排队传奇永祥烧腊算是虹口区的老牌烧腊店了,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门口永远是排着长队。虹口长大的囡囡没少吃她家的烧腊,每次路过看到橱窗内油光铮亮的叉烧、昂首挺胸的烧鹅烧鸭,就忍不住馋唾水嗒嗒滴!此外还有门腔、金钱肚、猪尾、红肠……太多选择,路过都会顺着买回家,晚上菜也齐了!红肠格外受欢迎,不像外面全是香精的味道!店内可以堂吃,不过饭点依旧座无虚席。如果是一个人的话,可以点个烧味双拼饭,份量非常足,23块钱的价格也很良心。地址:乍浦路423号人均:33元锡缘无锡小笼馆罗子君和唐晶经常光顾的小笼馆听名字是不是似曾相识?如果我跟你说,这是《我的前半生》同款小笼包,那你就会恍然大悟。虽然电视剧里从没出现过店名,但很多上海人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罗子君背后还有标志性的叠成山一样的蒸屉。但是老板娘并没有因此拿来揽生意,而是一门心思做小笼。其实,这家店已经开了十年,在《我的前半生》播出前就已经很火了,一到饭点人就爆满,逼仄的环境简直无处落脚。这里出品的是无锡小笼!个头比南翔小笼大,肉足汤甜。现在上海滩做无锡小笼的并不多,这一家很正宗,越发显得弥足珍贵。透过玻璃窗户可以看见阿姨们正在包小笼,所有小笼都是先做现蒸。所以需要等上7-8分钟,但看得出特别干净卫生。半笼小笼,配上一碗蛋丝鲜肉小馄饨,就是完美的一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道小吃,比如全血汤、蛋花酒酿丸子、百叶包粉丝汤等等,最最街边的平价小吃,最温暖踏实的味道。地址:北海宁路64号(近乍浦路)人均:25元大块头黄牛肉三层外三层,阿姨妈妈、爷叔都出动了别看小小的一个摊头,来买的人特别多!生意好的时候,里三层外三层,场面十分壮观。阿姨妈妈、爷叔们都出动了。红底白字,在略显得落寞的小马路上格外显眼,一眼就能看见。这里有酱牛肉、盐水牛肉、酸辣鸡爪、糖藕,每次路过必买。尤其是酱牛肉,微微甜,有韧性,是正宗的黄牛肉,切片吃,老酒喝喝,色一!地址:武进路德年新村底商(近乍浦路)人均:13524502026天下皮缘光滑柔软有劲道,特别开胃店铺简陋到只能容纳一排的堂吃顾客,但味道是相当嗲!凉皮种类很多,有擀面皮、绿豆面皮、黑米皮、三色皮……按需选择。凉皮、烤麸、花生米、黄瓜丝、豆芽、芝麻,拌上醋,夏天来一份特别开胃!价格也实惠,才10块钱!凉皮很有弹性,就是传统的凉皮,很清爽,每切一下都能感觉到它的韧劲儿。老板勤快又和气,马上就给你拌好,特别利索!如果是早上去买,还会问你是现在吃还是午饭吃,午饭吃把料什么的都分开打包,细致得很!地址:乍浦路426号-428号电话:13524515648王朝大酒店曾经在上海滩名气响当当,无人不晓小时候能去王朝大酒吃饭,是很多小囡的梦想。小辰光额岁月,趴在王朝大酒店门口看金鱼缸,一年到头就盼望着去王朝吃年夜饭,如果能在王朝办生日宴,要跟同学吹一学期……水晶虾仁、八宝辣酱炒年糕、王朝至尊牛肋、本帮熏鱼、红烧肉……现在去王朝,还是爱点这几样招牌菜。只是,味道已经不再重要,吃的更多的是情怀。现在的乍浦路,很多老饭店多多少少都拆迁了,但是王朝大酒店依旧还在。有着厚重年代感的装修,能一眼看到20年前奢华的模样。地址:乍浦路324号人均:161元做了不起的80后拼桌吃饭别忘了划一条三八线乍浦路上还有一家穿越时空的店,一进门简直来到了小时候的课堂,神还原!短短不到十米,真的是每一步都在惊呼,实在是细节做得太细致了!黑板上可以自己乱涂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明月几时有,把妹问青天”,那些年的流行金句这次正大光明的出现在眼前。黑板报,奖状,值日生,红领巾,还有小霸王游戏机,连菜单都是考卷的模样!餐具也都是小时候的搪瓷杯、搪瓷碗,满满的童年回忆。而且吃饭也是直接在课桌上,招牌的排骨焖烧(sao)饭,标志性铝饭盒,那个年代能吃上这样的美味,可真的是鼻涕泡都要美出来了!国菜番茄炒蛋可能是大多数人孩提时代吃的最多的一道菜了吧,因为那个时候年轻的妈妈们就这道菜炒的最顺手~还有那些年一度是我们心头最爱的“红烧牛肉面”!上面永远都会盖着一本买回来却不会做的习题册,嗯,盖泡面倒是挺好用的!地址:昆山路214号(近乍浦路)人均:50元时光可以稀释烟火,却无法磨灭味觉记忆。上海人对乍浦路的热情,并不会消失殆尽。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条小小的马路,除了美食,还有着底蕴丰厚的过往……名人足迹,古老建筑,尘封故事,树影廊柱浮雕间,都是岁月深处的记忆!俯拾皆是昨日的辉煌!2乍浦路上的“中国第一”,侬晓得几个?第一个兴起的老牌美食街;第一家电影院——虹口大戏院;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美专;第一家发电厂——电光公司;第一家在中国建立的日本佛教寺院——西本愿寺;乍浦路上的这些传奇,侬都晓得伐?每一处,都是阿拉上海宁的骄傲!①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大戏院20世纪30年代起,在乍浦路与海宁路交接处,一个小小的路口,汇集了四家影剧院,这恐怕是在别处都难以得见的奇景。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虹口大戏院”就诞生于此,口口相传的“铁房子”,名副其实的文艺胜地!虽其貌不扬但资格最老,现已更名“虹口文化馆”,但老上海人依然习惯称它为“虹口大戏院”。“四大影院”齐头并进今天,跟大家说再见在距离虹口大戏院仅仅几步之遥的地方,又陆续开出胜利电影院、国际电影院和解放剧场。就连鲁迅在日记中也有记载,多次提到来虹口大戏院观影的经历,可以想见是多么令影迷目眩神迷的景象。·虹口大戏院·地址:乍浦路388号今天,虹口大戏院已被拆除,有关部门在原地设立了纪念碑。岁月长河中,虹口大戏院早已跨越百年。当年喧嚣的盛景虽不可重现,但是那段与之相关的城市记忆还在。·胜利电影院·地址:乍浦路408号原名“好莱坞大戏院”,听名字就很有来头,它曾被戏称为缩小版的“诺曼底公寓”,圆弧V形的建筑颇有胜利的气势。那时候虹口的高楼并不多,胜利电影院四层高楼显得非常气派。年级稍长的上海人还记得当年去看电影的情形,激动的心情估计跟现在去迪士尼游玩差不多。如今胜利电影院早已荒废,周围都已经被围挡起来了。墙壁上的漆皮也已剥落,很难想象当年座无虚席的盛况,破旧不堪的模样,估计离动迁也不远了。·国际电影院·地址:海宁路330号能与“胜利”一决高低的,是一街之隔的国际电影院,原名融光大戏院,现更名“星美国际影城”。随着时间流逝,里面的很多设施已经老化,但禁不住票价便宜,来看电影的人也不少。·解放剧场·地址:乍浦路341号解放剧场原先比较低调,因是日本人开办的,解放前专门上演日本戏剧和电影。不过现在已经成为了美食广场。1949年改名解放剧场,名气逐渐变大,人称“南有兰心,北有解放”。门头墙面上黑色的狮子浮雕,略能窥见当年的派头。如今,四家影院只有国际电影院仍在营业,其他几家或被拆除,或早已变了模样,当年的繁华盛景,模糊在时光里……②在这里,诞生了上海第一所美术学校1912年11月23日,乍浦路上出现了一所令人瞩目的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即上海美专。年仅16岁的刘海粟与乌始光等友人,引进西洋美术教学体系,创美术教育史先河,掀开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的第一页。当时特别强调户外写生,苏州河边都是他们的户外课堂。③在这里,诞生了上海第一家发电厂——电光公司1879年,在上海虹口乍浦路一座仓库里,点亮了中国第一盏电灯。从此千家万户,灯火通明,光芒万丈!④在这里,诞生了第一家日本佛教寺院西本愿寺原为日本佛教庙宇西本愿寺上海别院,是第一家在中国建立的日本佛教寺院。1999年被指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3仅1000米的小马路,蕴藏一部时代史·恩德教堂·乍浦路480、490号,原来是恩德教堂,被纳入了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西童女校旧址·西童女校旧址位于塘沽路390号,砖木结构单层,典型外廊式建筑,现在已经变成了单位办公楼。·乍浦路桥·走到乍浦路的尽头,乍浦路桥静静地伫立在苏州河上,见证着河岸边近年来发生的华丽蜕变。这座桥来自美国的蓬恩主教建造,典型巴洛克风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因为东邻外白渡桥,故又称二白渡桥。站在乍浦路桥上,陆家嘴风光一览无余。夜幕之下,陆家嘴的夜色同样尽收眼底!4浦西人家公寓里的活色生香其实,乍浦路上的每一处民居,同样都有数不尽的繁华往事。每一扇窗的背后,都是寻常百姓家。▼1920年建造的龙蟠街公寓▼1923年建造的景林庐;▼1931年建造的小浦西公寓;1932年建造的浦西公寓....这些民居大都建于上世纪20、30年代,到如今已将近百年历史,百年风雨过后,这些建筑的外表,早已经刻上了岁月的痕迹,但是公寓里面却依旧活色生香。横七竖八的电线缠绕,像是琐碎的生活理不清。阿婆正在忙碌地做午饭,姆妈不紧不慢地晾晒着衣服,孩童在弄堂里玩耍跑跳......几个钟头之后,夕阳西下,朱红的墙壁上,残影斑驳,邻里间下班回来照面,亲切地打声招呼.....走着走着,窗户内飘来油腻的饭菜香;每一扇窗户背后,都藏着看得见的生活。这些日常里,透着丝丝缕缕的安详,这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不卑不亢。乍浦路,不想说再见!时光在变,人也在变,但属于上海人的记忆不变!有时间再去乍浦路走一走吧或许,小辰光的记忆又回来了!上海必逛马路:乍浦路地名:乍浦路交通:地铁10号线,四川北路站下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Ed48GMAd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