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士林护肤晶冻冬季护肤认准凡士林,而不是什么鬼“中科大”护手霜

本文转自于:一小时爸爸挂“牌”是很多商家习惯给商品做的事情,尤其是挂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医院的牌子。出于对这
本文转自于:一小时爸爸挂“牌”是很多商家习惯给商品做的事情,尤其是挂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医院的牌子。出于对这些机构的信任度,很多消费者会倾向于购买这样的产品。但这样的产品真的靠谱么?未必。看产品好不好,不要看什么出处,什么牌子,更重要的还是看产品的原理、成分和质量是否够好。说起这件事,是因为前两天看到一个很不爽的事情。一个朋友发过来一个护手霜,叫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澳洲鸸鹋油护手霜”。虽然我科的牌子现在不值钱,但是被这样“冠名”在奇葩产品上,实在没办法忍啊。看到这么奇葩的事情,当时就立马扔到某我科化学博士们扎堆的群里,惊起FxxK声一片。于是顺便请化妆品圈的资深V,竖条纹大叔summer同学写了今天的文章。前阵子回国碰巧赶上了我科60周年校庆,见到了不少师兄师弟师妹——我科女生太少,师姐就更少了,还有一个在家忙着揍李彦宏。后来在北新桥一家涮羊肉馆子跟大师兄嘚瑟的时候,大师兄夹了筷子肉,撇撇嘴表示不屑,他再三强调:“你科是在走下坡路的,越往后越完蛋。”说起来,方舟子也是大师兄那一辈的,正经留了洋的生物化学博士。他写的科普文章没什么毛病,可惜长得丑了点儿。谁让这是个颜值即正义的世界啊。大师兄说的下坡路果然还看不到拐点,幺蛾子真是不少,例如这次看到的“澳洲鸸鹋油护手霜”。“一小时爸爸”把选题甩锅给我。按照俺目前的尿性根本不屑一顾,只不过看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字样就要怼上一怼了。不是说好了搞量子通信么,护手霜这么low13的东西也需要你科的名号背书?这已经不是下坡路了,是tnnd一道断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几个字是首任校长郭沫若(虽然是文艺渣男,但也没法改变既有事实了)手书,应该已经纳入了正式的标识体系。你科都规定了深蓝标准色还给定了CMYK值,没理由会随便授权使用手写体的校名。所以,到底有没有经过正式授权?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款护手霜的包装设计就侵犯了你科的权益,我举个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问一下,你科现在的水准何在?为什么会给一款护手霜背书?对不起,作为在护肤品圈混了几年的已过气网红,我认为护手霜就是low13产品。堂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哦,不是应该搞未来网络、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通讯干线吗?是哪位老大拍板让你科首任校长题写的校名出现在护手霜包装上?墨子号卫星上贴了么?包装上写着“澳洲鸸鹋油护手霜”,然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字样下面的英文却写着“coconutcitrus”。世界上没这玩意儿,只能拆开理解为“coconut”和“citrus”:“椰子味”和“橘子味”。如果是香型的话,为什么不用中文明确标出来,难道是包装设计模版上遗留的元素?据用过的人说,香得要死。倒是符合你科乡村直男美学。俺可是颇烦特别香的护手霜,端过来的咖啡都会沾上奇怪的味道,立刻对妹子失去了兴趣。我手头没有成分表,也不需要看成分表。俺们敬爱的群主说了,分分钟写出来十个八个配方来。宣传文案里最大的噱头就是鸸鹋油。鸸鹋油的组成是42%的油酸,21%的亚油酸和21%的棕榈酸,另外还有些类胡萝卜素、黄酮类抗氧化剂。据说有消肿的功效,但没有后续的研究进一步证实。FDA上有一篇讲如何识别“保健品诈骗”的文章【1】,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纯鸸鹋油。在美国卖鸸鹋油的商家牛皮吹太狠,从老年痴呆到皮肤癌啥都能治,也难怪被FDA盯上。也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意,宣传文案里特别强调了“ω-3”(突然觉得ω看起来有点儿淫荡)。一般群众可能真的以为“ω-3”是个什么新玩意儿,其实ω是Ω的小写,换成“Omega−3脂肪酸”,大家都会“哦”一声了,鱼油么。现在的结论是Omega−3脂肪酸对健康没什么好处,也没什么坏处,之前宣称鱼油能够预防心脏病、中风之类的说法已经被否定了。再说了,透皮吸收的效率极低,毕竟皮肤的主要功能是屏障。因此,除了作用于皮肤表面的防晒、清洁、保湿三类护肤产品之外,其他都是扯淡。澳大利亚就这么点儿特产,袋鼠的蛋蛋都被剥了皮做成小手包,都是为了卖钱呗。澳大利亚人自己搞了些研究,说鸸鹋油与橄榄油、鱼油、还有鸸鹋的亲戚鸵鸟油相比,对老鼠的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呃……人毕竟不是老鼠。目前没有鸸鹋油的生产标准,因此良莠不齐。“缓解皮肤干燥”倒是罢了,“激活受损细胞”是你科毕业生嘴里应该说出来的?没错,人家卖面膜的还说能修复DNA呢,人家别的高校也产学研联合呢。但是,首批进入985、211的你科可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人家做的事,你科不一定要去做,真要做了就真的丢人了。俺不是只破不立,俺推荐凡士林:冬季保湿护肤最靠谱的产品,也是大家最看不上的。发现凡士林的“芝士堡”(RobertChesebrough)大叔是位化学家,本来搞的研究是从抹香鲸的板油里提炼煤油——一百多年前点灯都用煤油,煤油很有搞头。后来宾夕法尼亚州发现了油田,芝士堡大叔的研究顿时失去了意义。不过大叔有志气,决定亲自跑去油田看一看,想着能不能从石油里提炼些新玩意儿。结果发现了从油井里抽原油的“磕头机”上糊着的“石油膏”。石油工人难免碰伤擦伤,糙老爷们儿直接把“石油膏”抹在伤口上,起码能止血。就像是韦小宝给方怡胸上抹的“莲蓉豆泥蜜糖珍珠糊”。身为化学家的芝士堡大叔上了心,把石油膏带回实验室,提纯以后得到了凡士林。后来他跑到纽约,当着大家的面用酸或者火把自己烧伤,然后再涂凡士林;后来还送免费的小样,终于打开了市场。人家一百多年前玩的营销手法跟现在差不多:赚眼球、冲人气、给甜头。芝士堡大叔的公司生产了一百多年的凡士林,后来在1987年并入了联合利华。也就是说,凡士林已经经过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大规模“人体实验”,正规生产的凡士林纯度很高,不会有安全问题。凡士林是正儿八经经过FDA认证的非处方药,用途就是保护皮肤。不少医院自己出的药膏的基体大多是凡士林,它不仅能够保湿,还能促进伤口愈合——伤口愈合的最佳条件是保持一定的湿度,并且避免接触外界引起感染。在很多“美国皮肤科医生推荐适合敏感肌肤的产品”榜单里经常会看到纯的凡士林,因为与一般印象不同,身为“化学品”的凡士林和矿物油其实是最不容易引起过敏的成分,“致痘指数”最低;反倒是香氛之类更容易引起过敏。当然,我承认纯凡士林的使用感不怎么好。不过可以适当少抹些:抹纯凡士林的时候当然不能像往常一样也一大坨,一点点就相当于那些肤感好的产品里的凡士林含量了。联合利华出的凡士林“VaselineJellyOriginal”可是100%的纯凡士林啊,一坨顶十坨,悠着点儿。记得夏天给我科大祝寿的文章中,有不少同学留言说自己也是科大毕业生,有些还在科大留校工作。所以很好奇summer同学在文中提到的那个问题:这个产品到底有没有拿到学校的授权呢?答案A:没授权,那么学校什么部门应该负责去起诉维权?如果出现“不作为”的事情,又应该什么人负责?答案B:中科大真的拿自己的牌子去为这种产品授权和背书......那我想,应该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该开除开除,该引咎就滚蛋。写这篇文章之前,有我科的校友知道后劝说:家丑不外扬。扯淡。这所学校既然以科学为名,就应该以科学精神为立身之本。这种信仰是科大人为什么骨子里讨厌伪科学,喜欢做科普的原因。而科学的信仰,只分对错,不分亲疏。 文章来源:一小时爸爸,特此鸣谢!世界庞氏骗局或正在被揭开!沉迷“赚快钱”的投资者还好吗?雾霾6天让鲜肺变成黑肺?吃猪血、木耳能抗霾吗?“酸碱”理论是伪科学华林产品管用吗?现金贷最大“卖水人”被查后,考拉征信等大数据公司高层均被警方带走调查涉嫌变相传销“好当家”遭遇信誉危机直销走下坡路“直销模式会被淘汰”?朋友圈疯传的“卡瘦”减肥产品夸大宣传代理模式遭质疑冒充国资委名义为幌子进行诈骗全球联绿建涉嫌非法集资小编微信电话17679201938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Ed49RgO6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