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的饮食习惯可能会诱发肠癌_癌症_遗传_肠道

之前有新闻报道一家10口7人确诊肠癌。难道肠癌会遗传给后代吗?还是会互相传染? 癌症会不会遗传? 癌症有遗传性,却不是标准意义上的遗传病。它遗传的是易感基因,而不是这个病本身。在同样的条件下,携有易感基因的人,对外界刺激更敏感,患癌的几率

之前有新闻报道一家10口7人确诊肠癌。难道肠癌会遗传给后代吗?还是会互相传染?

癌症会不会遗传?

癌症有遗传性,却不是标准意义上的遗传病。它遗传的是易感基因,而不是这个病本身。在同样的条件下,携有易感基因的人,对外界刺激更敏感,患癌的几率更大。举个例子,有的“老烟枪”活到八九十岁都没事,有的人吸个二手烟就惹上肺癌,就是因为每个人对癌症的易感程度不同。

还有,不是所有的癌都有遗传性。比方说同样是肠癌,有的有遗传性,有的没有。临床最常见的遗传性肠癌是林奇综合征,它只占到肠癌总发病率的5%-10%。

新闻中提到的一家10口7人肠癌,很有可能就是这种遗传性的肠癌。有人很担心,家族成员患了癌,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也躲不过?癌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先天因素只是其中一个,还有很多后天因素的影响。

有家族史的人,如果能做到定期筛查、平时好好预防,也可以摆脱“癌二代”的命运。而没有家族史的人,也不意味着能为所欲为,毕竟每个人都有患癌的风险,只是大小不同罢了。如果一味“作天作地”,再好的底子都会被你“作”坏。

哪些因素会诱发癌症呢?

说到后天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平时要尽可能远离那些“激活”癌症的诱因。

1、三餐不定

调查显示,压力过大、经常三餐不定者,发生大肠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

2、无肉不欢

摄入的肉量一旦超过人体所需,多余的营养物质就会成为细菌的温床。在细菌的作用下,肉类中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迅速腐败,会产生致癌物或辅助致癌物。肠道黏膜长期遭受有害物质“熏染”,容易在不断的“炎症——坏死——再生”的过程中走上“歧途”,发生恶变。

建议:荤素搭配要合理,注意控制红肉(猪牛羊肉)的摄入量,每周最好不超过1斤。

3、爱吃熏烤、油炸食物

烧烤、油炸、熏制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种有害物质——苯并芘,它属于1级致癌物。当然,偶尔吃一次,不至于有明显危害,但如果长期摄入,肠癌就容易盯上你了。

之前就有新闻报道,江苏25岁的小林经常吃夜宵,大多以烧烤啤酒为主,结果年纪轻轻就查出肠癌中晚期。

4、爱喝酒

饮酒过量是多种癌症的共同诱因,尤其是消化道癌症,受酒精影响更大。这是因为,高浓度的乙醇(酒精)可以使消化道黏膜表面的蛋白质变性,从而增加肿瘤的发生概率。

癌症会不会传染?

答案是否定的,癌细胞不会从一个人身上跑到另一个人身上。

但,很多家族成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往往形成了一些相似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毫无血缘关系的夫妻俩也会同时得癌。

如何从排便看出自己是否已经患有肠癌?

1、便血,超过一周要小心

上完厕所、擦好屁股,提提裤子准备走人,却意外发现——妈呀,便血了......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觉得是痔疮,不咋当回事。然而,这事可不能想当然。经常性便血,也可能是肠癌的信号。这是因为,粪便通过已有癌症的肠道时,会摩擦病灶表面,从而引起血便。

总之提醒大家,如果大便带血持续一周以上、症状反复者,须及时去医院就诊。

2、便便变“水”,不一定只是吃坏肚子

如果出现持续的腹泻,而且水性粪便中混着血液,要警惕是肠癌信号。因为肠道长肿瘤后会变窄,为了把粪便挤出去,大肠会更卖力地蠕动以促进排便,肠道运动一变活跃,腹泻也就来了。

此外,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排便习惯改变(如平时排便规律,最近一段时间却反复拉肚子或便秘),也可能是肠癌的信号。

3、大便突然变得很细,拉不干净

平时较粗的便便,最近变成了铅笔一样细,这种情况也可能是肠癌导致的。当肠子里的肿瘤慢慢变大后,就会堵住便便的出路,便便为了出去,就会越来越细。

建议大家,如果持续出现上述异常,最好及早去医院做个内镜检查。

图文来源:健康全说公众号

发文:西安市胸科医院编辑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Ed4Z5Kvr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