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图片大全「甘肃」在永昌汉明长城,我触摸到了历史的沧桑与温度

蜿蜒在永昌古城上的汉明长城 河西走廊是中国东部通向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逐渐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河西走廊段,是中国古城遗址最密集的地方,兰州、天水、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早已为人所熟知。 建立于1981年的金昌市,
原标题:「甘肃」在永昌汉明长城,我触摸到了历史的沧桑与温度蜿蜒在永昌古城上的汉明长城河西走廊是中国东部通向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逐渐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河西走廊段,是中国古城遗址最密集的地方,兰州、天水、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早已为人所熟知。建立于1981年的金昌市,被誉为中国的“镍都”,也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上的主要城市,虽然在人们心中,金昌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其中的永昌县是一座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城,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无论胜衰风雨,沙漠还是绿洲,永昌古城从古至今,保护着一段绵延220多公里的汉明长城遗址。沿途路过长城时,风沙四起,更加凸显出长城的磅礴气势,脑海中浮现出西汉名将霍去病征战沙场、大败匈奴的勇猛事迹。永昌汉明长城遗址东起永昌县与民勤县交界的大口子,西止永昌县与山丹县交界的绣花庙。而位于永昌县城北12公里的金川河峡谷中的长城,保存较为完整,形制也规整,全长224.1千米,其中明长城129.7千米,汉长城94.4千米,现实存约80公里。作为在山海关古城脚下长大的孩子,早已登过角山长城,也曾爬过丹东虎山长城,北京八达岭长城……对长城的印象再熟悉不过了。每一段长城都因周边的环境、历史故事、四季的更迭等而有着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景致。但这些长城的一砖一石一楼,大部分都是重新修建的,多多少少的失去了一些历史与岁月的沧桑感,也触摸不到多少当年的热血与温度。在永昌的汉明长城遗址,几乎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古长城的风貌,尽管风总是吹来一身的尘土,我还是义无反顾的想走近感受它厚重的历史和雄姿。永昌汉明长城的撑城、女儿墙、墩院、旗墩、烽燧等至今依然存在,蜿蜒绵亘,雄伟壮观,汉明时期长城的典型特征十分突出。其中部分地段的明长城是在汉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现可看到残存的明代烽燧6个、城障4个。历经沧桑岁月,加之长期遭受自然风蚀、洪水冲刷及人为破坏,永昌汉明长城毁坏严重。喇叭泉、双豁路滩、绣花庙地段的长城占永昌长城的70%以上,大多处于自然条件恶劣的戈壁滩,部分长城已被沙漠所覆盖。中国万里长城——人类历史上的建筑奇迹中国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如今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横贯河北、山西、绥远、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是人类历史上的建筑奇迹。据了解,汉代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北部匈奴的入侵而修建,永昌的汉代长城是早期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而明代长城亦称“边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主要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鞑靼、瓦剌诸部的侵扰。墙体使用的建筑材料包括砖、石、土三种,墙体的高低宽窄,根据当时地形的险要程度而决定。此外,长城沿线还建有各种城、关、隘口、敌台、烽火台、堡子等,它们与城墙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虽然历经风雨侵蚀,岁月磨砺,但在永昌的汉明长城遗址,依然能看出长城的坚固和傲人的气势,仿佛建造长城的过程就是将古人坚韧不屈、顽强抵抗敌人的豪迈灌注其中,将中华民族的血液融于其中,凝聚起了世代中国人民的优秀品格。此情此景,不禁在心中生发出了一种自豪感。在明代时期,长城防御体系的建设和建筑工程技术等方面就达到了高峰。它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以一重或多重关堡和烽燧为支撑点,构成一个从中央政权通过各级军事、行政机构,联系最基层军事单位以及守城戍卒的完整的、多层次的、纵深的防御体系。明代在长城沿线还设置了九镇,确立了分段修筑、分段管理、分段防守的制度。镇下设路、关,沿线设镇城、路城、卫城、关城、堡城、敌台、烽燧等不同等级、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机构。在建筑工程技术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将原来的夯土墙改为砖石结构或内夯土外包砖石,并采用石灰砌缝等,使墙体更加宽厚坚固。除此之外,墙体上的马面被发展完善为骑墙墩台,继而又由著名将领戚继光改进为可驻兵、积薪、储粮、御敌的空心敌楼。墙体上设宇墙、障墙、瞭望孔、射孔等附属设施,使墙体本身的防御功能大大增强。此外,火炮此时已用于战争之中,在长城附近曾出土明代火炮、火铳等,这更增加了长城的防御手段。明长城布局合理,战斗生活设施齐备,后勤供应得到有效保障。阳光打在城墙上,光影斑驳,我沿着城墙向前走,轻抚墙壁粗糙的肌理,感知历史的温度,聆听岁月的回音。时间与光影从长城的墙壁、烽燧、隘口的缝隙处悄然溜走,偶尔吹来一阵风,扬起一层沙土,万物平静之下涌动着不平静,似乎那是历史的脚步声。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Ed4kEYPw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