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援助南太岛国全球最穷岛国:GDP完全靠各国援助,月入千元能活得很潇洒

1982年联合国颁布《海洋法公约》,正式将200海里(370公里)内划归为海域专属经济区,也就是沿海各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意思。专属经济区对内陆国家没有任何意义,但对于海岛国家来说却是天文数字般的财富,因为拥有海洋等于拥有丰富的
原标题:全球最穷岛国:GDP完全靠各国援助,月入千元能活得很潇洒1982年联合国颁布《海洋法公约》,正式将200海里(370公里)内划归为海域专属经济区,也就是沿海各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意思。专属经济区对内陆国家没有任何意义,但对于海岛国家来说却是天文数字般的财富,因为拥有海洋等于拥有丰富的渔业和油气资源,尤其是海域比土地大上几千倍的群岛(礁)国家。基里巴斯,一个由32个环礁组成的太平洋岛国,如果以11万人口和811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来看,基里巴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要加上海洋经济区则超过了地球上绝大部分国家,达到了350万平方公里。再加上唯一地跨赤道与国际日期变更线(每天最早开始计算时间)的位置,也让基里巴斯成为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会议绕都绕不开的国家。但“地大物博”却并没有让基里巴斯成为富裕的国家,土著密克罗尼西亚人在原始状态生活了3000多年才被欧洲航海家偶然间发现,英国殖民近百年后才正式独立。在殖民阶段,基里巴斯因丰富的磷酸盐矿着实富了一阵子,但资源总归有枯竭的一天,开采殆尽后英国很干脆的离开了基里巴斯,美国甚至破天荒的宣布允许两个群岛并入基里巴斯,因为价值与投入不成正比。缺乏工业基础与生产能力的基里巴斯人,不得不依靠出售护照、岛礁以及捕鱼证来抵消物资进口的财政压力,真正的收入来源却转变成各国的援助款,比如澳大利亚每年援助1100-1500万澳元(1澳元约4.9元人民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世界银行每年各援助370-400万澳元;欧洲联盟900-1000万澳元;以及日本、新西兰和中国台湾(地区)等也纷纷慷慨解囊。粗略估算每年援助款都在1亿澳元以上,这笔钱在国家层面不算很多,但受援基数仅11万人口的基里巴斯而言却是一笔巨款。因为基里巴斯2017年的人均GDP才2381澳元,还不如非洲中等国家的水平,也因此被联合国列为地球上最穷的岛国,还在“最不发达国家”后特别标注“低度开发”,在所有岛国中同样倒数第一。这么大海域的岛国GDP却依靠各国援助,很多经济学家都表示难以理解,但去过基里巴斯的游客都知道,这个国家的穷与落后其实都是人性造就的。也可以简单的说,基里巴斯的穷是因为懒和短视,懒到所有援助款都拿来购买食物和必需品,短视到只会“拉网却不懂得买船”,宁可将捕鱼证卖给其他国家,也不愿购买更现代化的渔船自行捕鱼。更恐怖的是,基里巴斯人居然有超过一半的烟民,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基里巴斯超过60%的男性都是重度烟民(25支),43%女性每天吸烟量高于欧洲烟民平均水平(12支)。再结合基里巴斯无法种植烟草的地理特性,也就是说基里巴斯几万烟民的烟草都需要进口,原本就入不敷出的贫穷自然更加雪上加霜。一个海域比国土大出几千倍的国家,每年渔业出口居然不到椰子的一半,这算不算得上奇葩?当然,基里巴斯人的生活状态确实很轻松,月入千元也能活出很潇洒的感觉,饿了走几步撒个网就能吃上鲜鱼,海洋灾难来临后也会有各国主动来援助,能持续多久就不知道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Ed4kgPAw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