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漫游要不要打开漫游俄罗斯:老毛子街上的车,你能认出来几辆?

文中所有图片文字均来自“一路撩车”原创,这是一个专注分享汽车背后文化与故事的自媒体。本文由何所谓编辑,这是一个干过几年汽车市场最后醉心于流浪世界各地的小渣渣。 去年秋天笔者从4S辞职,意外流浪至呼伦贝尔,幸好带了护照,于是从满洲里出发一路
原标题:漫游俄罗斯:老毛子街上的车,你能认出来几辆?文中所有图片文字均来自“一路撩车”原创,这是一个专注分享汽车背后文化与故事的自媒体。本文由何所谓编辑,这是一个干过几年汽车市场最后醉心于流浪世界各地的小渣渣。去年秋天笔者从4S辞职,意外流浪至呼伦贝尔,幸好带了护照,于是从满洲里出发一路前往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区域,有幸得见老毛子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生活文化,其中对于俄罗斯的洋妞和汽车最为记忆犹新。(洋妞的先放下一旁,今天只讲汽车)赤塔位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边疆区,是远东地区交通大动脉,也是最大城市。位于满洲里与贝尔加湖之间。从赤塔火车站一出门就是典型的东正教教堂,街上穿行着的车辆以客车为主。先来一张俄罗斯公交车,不要在意那个3点54的时钟为什么是白天,因为远东地区用的是莫斯科时间,而远东地区经度跨度可以达到十几个小时,所以很容易出现凌晨还是大白天的情况。可以看到这辆黄色的2路公交车还是很老实的“有轨电车”,话说中国现在应该就只有大连等很少几个地方为了旅游业才保留这样的有轨电车吧(大连的是地下轨道)。前往赤塔地区非常不著名的旅游地“阿拉赫列伊湖”(名字还很绕口)的湖边,有幸见到了这辆。当时这辆车停在路边,非常像大众的T1,国内哪能见到活生生的这种老古董啊,兴奋得我当即跑下来各种合影。送我们鱼的老外这辆车简直是送分题,哈哈很大的LADA四个字母在提醒着你它是俄罗斯自主品牌——“拉达”。这是在回城的路上捡到的,很有古董车的味道,最关键是一看就是几十年的老古董了还保存得很新,漆面很水滑,看来主人对其爱护有加。老毛子,尤其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很少见到行人车辆。所以像这样在路中间坐着拍照也没什么人管,车辆也来的很少。一辆跟最开始的小面包同样造型不同颜色的车路过,这个颜色使得这辆更有“解放时期”的感觉。路上遇见这种车感觉就是回到了五十年前的感觉啊。回到市里了,这辆车就比较具有现代感了,当然也是相比较之前的老古董而言。不看LOGO的话,我第一眼人成了天籁(捂脸。。。)有种04年的老款天籁的感觉。这个应该就是俄罗斯网上流传的最多的“拉达”的造型了,方方正正的,感觉跟BJ212有异曲同工之妙。来张“屁股”,这就感觉不是很像212了红色的拉达,有种香港TAIX的味道,话说很少在街上见到艳色的汽车,看来老毛子处在远东寒冷地区,骨子里面也更喜欢黑白灰这种冷色调。跟上一款车是同一造型,不过LOGO不一样,仔细看看。这个,轿车版的拉达,看来拉达果然是国民品牌啊,老毛子很多拉达的(我猜,是因为便宜?此处微笑脸。)终于看到了日系车了,驰骋东南亚的日系车在俄罗斯占有率不算太高,个人猜测还是跟经济收入有关系。远东地区俄罗斯一个家庭的收入约等于一个中国人的平均工资(大约6000块左右。)所以开得起“进口汽车”的中产阶级就少了?再来一张日系车吧,这是在赤塔市最高的地区俯瞰整个市区时候拍的,这里有一座东正教堂,同时能够看到整个西伯利亚动脉——西伯利亚铁路。来一个不一样的车,这个才能凸显老毛子的战斗民族军工本色嘛。这是在市区内偶遇一个“战斗公园”时候拍摄的,基本都是小孩子在里面玩,不过玩的都是坦克啊,飞机啊,大炮啊,装甲车之类的,难怪都说战斗民族,你看看人家小孩子玩的是什么——飞机大炮,我们玩的是什么——手机。看来是战斗民族的性格和文化从娃娃开始抓起的。结尾乱入一个火车,可以看下这是俄罗斯的火车。战斗民族是没有站台这个说法的,火车站入口也是直接开放式的随意进出,而且没有高站台这个说法(至少赤塔是这样)。行人可以随意穿行,不过为了保住自己小命,你就得自己注意安全了。(战斗民族果然不一般。)最后放张老毛子户外用品店照片,是的,你没看错,战斗民族的这些玩意儿都是随便买的,子弹、匕首之类的也可以直接购买。一般一把图片上的这种枪折合RMB也就四五千,最便宜的手枪只要500多就能买到。子弹的价格,标价是卢布,直接除以8就是大约的人民币价格。不过不要想着带回国,俄罗斯玩玩就好了。来张自拍,对于男人来说,这样的地方简直是天堂啊。对于一个只玩过打气球之类的枪来说,骤然拿到这种还是很重的。最后分享一张在山区小卖部偶遇道德俄罗斯妹子作为结尾。(无美颜,无后期处理)一路撩车——一个分享汽车背后的文化与故事的轻旅行汽车自媒体,你不点个关注么?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WwGQp3Q6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