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疯狂英语李洋|《邪不压正》到底讲了啥?

《邪不压正》看上去是《让子弹飞》,其实是《鬼子来了》。或者说,《邪不压正》就是“北平版的《鬼子来了》”。 属于《让子弹飞》的部分是“邪”,荒诞不经、嬉笑怒骂、语带双关,还有浪漫和天真,属于《鬼子来了》的部分是“正”,日本人兵临城下,中国人
原标题:李洋|《邪不压正》到底讲了啥?《邪不压正》看上去是《让子弹飞》,其实是《鬼子来了》。或者说,《邪不压正》就是“北平版的《鬼子来了》”。属于《让子弹飞》的部分是“邪”,荒诞不经、嬉笑怒骂、语带双关,还有浪漫和天真,属于《鬼子来了》的部分是“正”,日本人兵临城下,中国人还在犹豫不决、相互利用、你死我活。总体上看,“邪”不压“正”,影片中对国运的哀叹和对国民性的批判的部分,我很受用,挺一下姜文老师!《让子弹飞》很多批评的人,觉得《邪不压正》的故事讲的乱,我的理解是《邪不压正》其实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就是《侠隐》,李天然为师父报仇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华洋混杂的北平是主角,城门、钟楼、牌楼、日坛、四合院、东交民巷、卢沟桥……姜文尽可能还原了那个消失的老北平,尽管在看预告片时,我感觉挂了雪的永定门箭楼像塑料的……但不管怎么样,那个阳光灿烂的屋顶上的北京,还是让人非常感慨。《邪不压正》与《侠隐》的故事相差很多,姜文每次改编小说,都与原作相差很大,所以,那些想读读《侠隐》,去理解《邪不压正》的朋友,可能就徒劳了。知道仇人是谁、住在哪里,复仇就很容易。李天然回京第二场戏,仇人就见面了,但他却要等到影片结尾才报仇,在中间很长时间里,我们看到李天然无所事事,不知道做什么,像个傻瓜一样在屋顶上瞎跑酷。看上去好像复仇主题贯穿始终、头尾呼应,但中间穿插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人物、情节和对白。这种类似哈姆雷特式的“延宕的复仇”,在报仇的故事之间,讲了第二个故事,我们可概括为“民国有为海归青年认爹记”。李天然,不是坏人,但也不像个好人,这个民国海归青年最大的问题是:他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复仇、怎么复仇、不知道应该相信谁。这个留洋海外、天赐大恨、身怀绝技、俊美风流、头脑简单、不干实事的的青年,我们不太明白他到底在干什么。李天然是个海归,是个能躲子弹、飙英文的精英,但在北平这个乱世,傻不拉几被不同的人利用。他首先认师父,传统爹,从小收留他、教他武术、给他定终身。他的复仇命运,就因师父而起,为师父报仇是孝义。之后是美国爹,先是受到特务机构训练和派遣,回到北平执行任务,亨德勒是中国通,一嘴流利的京腔中文,在北京飞扬跋扈,在乱世谋求中国的好处。第三个是蓝爸爸,很可能是师父灭门惨案的隐形黑手,把李天然作为棋子,成为联合抗日的砝码。让他躲进钟楼,按照北京城晨钟暮鼓的规律,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敲钟等待。李天然在大部分时间里,纠缠在这几个精神父亲之间。但让他成熟、救他命的,却是关巧红和唐凤仪这两个女人。不得不说,周韵扮演的关巧红,是影片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人物。从她的嘴里,说出了李天然这个空有本领却不知道该做什么的青年幼稚海归的真相。我认为,从认爹到复仇,这个故事不是关于成长、男孩变成男人的,而是国运变化的历史关头,到底该选择谁、相信谁。这也是为了讲出第三个故事,那就是:当日本人打进北京城时,中国人都在干什么?或者再具体一点说:卢沟桥事变之前,北平的五种人都在干什么。我把影片中的五个主角,视为当时北平的五种人。在日本人的入侵面前,不要看他们心狠手辣(朱潜龙)、深谋远虑(蓝青峰)、身怀绝技(李天然)、大义凛然(关巧红)、左右逢源(唐凤仪),但无一例外都是失败者。已经有很多文章,分析这些人的历史掌故,这里简单说说。蓝青峰,在北京有十二个大宅子,与军阀交好,参与推翻帝制,与警察局勾结,给朱潜龙从溥仪手中买朱元璋画像,关键时刻下死手杀死亨德勒,北京城的车夫都是他的眼线,从这些蛛丝马迹,可以说蓝青峰就是帮会人士,辛亥革命、美国关系、地方势力,让人想起洪门。蓝青峰是抗日的,就像杜琪峰在《黑社会》里说:黑社会是爱国的。蓝青峰说他布局20年,而李天然的仇恨只有15年,所以李天然师父的灭门惨案,可能也是他的布局。他故意安排朱潜龙放掉李天然,又与亨德勒当晚路过,让他去美国受训。所以,当亨德勒在城墙上说:如果复仇,第一个要杀的人是他时,他毫不犹豫地杀了亨德勒,保守秘密。而李天然,留学美国,有一身武艺,身材健硕,英俊潇洒,同时也是“天赐大恨”,生下来就是家仇国恨的年代,他口口声声要复仇,却迟迟不行动,他四处认爹,寻找理由和勇气,却被人美国人和蓝青峰利用,始终搞不清真相,还不如一个民国奇女子懂大是大非,也不如京城名媛有大义气节。蓝青峰说,李天然不是一个人,是一支队伍。民国时期,留洋海归知识青年很多,他们回到北平,当然是地方势力和西方列强利用的对象,也受到进步女性和京城名媛的偏爱,但他们认不清时局,缺乏革命勇气,思想单纯,日本人马上要入侵中国了,李天然还陷在复仇的怨念中。关巧红,就是施剑翘,民国奇女子,三枪打死孙传芳,血染佛堂。她在洋人帮助下,小脚变大脚,是独立进步的女性。她心中有是非,为报父仇,可等十年,但当年的杀父仇人,已不如种鸦片毒害中国人的日本人更可恨。她是北平江湖义士的代表,比如燕子李三。影片中关巧红,说自己没有杀死仇人,其实早在1935年,施剑翘已经刺杀了孙传芳。朱潜龙,有点漫画色彩,出卖师父,他勾结日本人,是想趁乱复辟的野心家,这个人物崇尚暴力,但头脑简单,这是当时亲日派的北洋军阀或勾结日本人、搞清党反共的国民党,他们想利用日本人完成“大事”,没有他们,日本人也不可能侵略中国。唐凤仪是北平交际花,穿梭于男人之间,靠姿色讨生活,但她知道善恶,掌掴朱潜龙,关键时刻给关巧红通风报信,在日本人进城时,从城楼上跳楼自杀,砸死一个日本兵,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气节。这五个人,差不多是当时的几种中国人。姜文处理这些人物,不是单纯的好人和坏人,他们有可爱的一面,可笑的一面,也有可恨和可怜的一面。他们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行动,正因为那是对他们的嘲讽。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姜文故意打乱了人物的身份,不让观众对号入座,避免进行政治解读。民国时期,中国社会还有地主、土匪、明星、买办和农民,这些人物可以看《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和《鬼子来了》。有人说姜文浪漫,说他癫狂荒诞,黑色幽默,还有人说他天真、直男癌、恶趣味、自恋和膨胀……我倒觉得,姜文在嬉笑怒骂、东拼西凑、真真假假的民国传奇里,对国民性展开了犀利的批判。日本人马上就要入侵中国了,这些或有钱有势、或身怀绝技的中国人,完全在做一些无意义的事:复辟大梦、权力争夺、个人恩怨、打情骂俏、相互利用。最后那场复仇戏里,李天然完全能杀死根本一郎,却让他坐在一边,两个中国人你撞我头、我抠你眼,旁边就坐着奄奄一息的根本一郎,这情景仿佛是清党运动之后的国民党屠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在日本人面前你死我活,而看上去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蓝青峰,最后被人把牙拔光,诬陷为汉奸。这是嬉皮笑脸的鸡贼,还是生动的国民性讽刺?《邪不压正》讲的是一群失败者,在那些夸张的情节和笑骂的台词背后,中国即将亡国。我们不能说这些人做错了什么,但无疑都是徒劳的,他们残酷、浪漫、荒诞,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侠肝义胆或是快意恩仇,对于国运来说都于事无补,最终都无法改变被日本入侵而亡国的命运。《邪不压正》里既有对民国风流倜傥、侠肝义胆的义士们无法改变国运的悲叹,也有对身怀绝技、被人利用、缺乏行动的留洋派的批评,还有对抗日和复辟抱有幻想、最终失败的军阀和黑帮的嘲讽。影片中对乱世国运的悲叹和国民性的批评,让我印象深刻。《鬼子来了》所以,《邪不压正》看上去像《让子弹飞》,骨子里其实是《鬼子来了》。姜文的电影,总让人感觉话外有话。他的镜头从来都不安分,每个人物都有着亢奋的语言和行动,对话密集,镜头剪切快,让人感觉极为紧凑、目不暇接,有时也让人感觉一头雾水、受到戏弄。很多情节和台词,让人感觉胡闹,什么不老针、把小脚变大、华北首席影评人,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一个剧烈变动的国家,很多魔幻、超越想象的事情,就那样在现实中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为什么在姜文的电影中发生,我们就无法理解呢?姜文当然没有权力要求观众必须先去了解民国掌故,再看他的电影,因此有人看不懂、不喜欢,也很正常。姜老师沉溺于中国历史,你可以把他所有电影理解为中国近现代史的侧写,他那穿梭于个人经验和历史掌故之间真真假假的荒诞,以及犀利的国民性批判,还是很深刻的。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WwGbk4r43.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