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空调风扇的古人我们有空调和风扇,那么古人是怎样摆脱酷暑的呢?

古人们也会同样遇到酷暑的夏日,“诗圣”杜甫一首“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乞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正表现出他盼雨不来的热状与向往清凉世界的愿望。那么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遇上“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天气,古人会怎样摆脱炎热和暑气呢? 像
原标题:我们有空调和风扇,那么古人是怎样摆脱酷暑的呢?古人们也会同样遇到酷暑的夏日,“诗圣”杜甫一首“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乞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正表现出他盼雨不来的热状与向往清凉世界的愿望。那么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遇上“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天气,古人会怎样摆脱炎热和暑气呢?像李白和徐陵那样率性自由的人也许会在自然山水之中纳凉消暑,通过在绿树葱茏的山林中获得清爽,或清静的庭院中放松自己。李白在《夏日山中》写到: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他在林荫处寻觅一份清凉,与自然融为一体。徜徉在自然的清凉之中,不受拘束,追寻自由,这应该是李白在当年面对酷暑夏日的时候的做法和选择。在李白看来夏日缕缕轻柔的清风吹来,山中的松叶沙沙作响,多么凉爽宜人。旷达不羁,行为潇洒,不为礼法所拘,这才是李白真正的状态。徐陵在《内园逐凉》写到:昔有北山北,今余东海东。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狭径长无迹,茅斋本自空。提琴就竹筱,酌酒劝梧桐。在清幽的庭院之中,找到一处树下的阴凉处自在地弹琴,畅快地喝酒,这也是逐渐消去暑气的不错选择。像王安石和白居易这样严谨端正的人可能会选择在非常炎热的时候去睡觉,通过午睡休息来放松自己。善于养生的白居易在《食后》中写到“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在晚年他饮食比较清淡,正是因为自己非常注重休息和养生,所以白居易在“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古代活了75岁。我们要知道的是在那时医疗卫生条件还不够完善,再加上白居易工作处理也比较繁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能活到这个年纪在古代也算高寿。当时身为大政治家的王安石就曾写过:细书妨老眼,长簟惬昏眠。依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他看书累了,靠在竹席上小憩,打了个盹儿,有返老还童的神奇感觉。王安石又曾写到“午梦觉来闻鸟语,歌眠似听朝鸡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午睡带来的宁静心境,是长寿的秘诀。身为“寿星诗翁”的陆游更为有趣,“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睡,一半西窗无夕阳。”主客相对榻而坐,纵情交谈,友谊太纯正无邪了。可见在度过夏日时,他们会全然忘记身边的烦扰和愁苦,与自然融为一体,慢慢忍受夏季的酷热与炙烤。清朝著名的戏剧家李渔写过《闲情偶寄》,其中曾经谈过养生的秘诀,提到“午睡之乐,倍于黄昏,三时(指春、秋、冬)皆所不宜,而独宜于长夏”,他主张在白昼特长气温特高的夏天午睡,并咏诗:吾在此静睡,起来常过午。便活七十岁,止当三十五。午睡中的睡眠虽然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充沛的工作精力和活力。在炙热的炎炎夏日之中,古人虽然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也可以通过徜徉于自然山水之中或者是安眠于居室之中来放松身心,这也是古人的人生智慧和生活韵味。文|青舟(三度平台签约作者)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WwGeLB643.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