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卫盛世规则还是能力?探寻控卫盛世的起源和终结

这是最后一期控卫盛世之战。时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控卫盛世是怎么来的?有人说,因为no-handcheck规则的出现,才有了小个子的春天。是这样么?我想外线持球手成为联盟的绝对主导力量,跟no-handcheck规则当然有关系——噢,先得说一
这是最后一期控卫盛世之战。时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控卫盛世是怎么来的?有人说,因为no-handcheck规则的出现,才有了小个子的春天。是这样么?我想外线持球手成为联盟的绝对主导力量,跟no-handcheck规则当然有关系——噢,先得说一下,这是怎么一回事:21世纪初期,NBA陷入了一个防守至上,进攻丑陋的低潮期,收视率持续下滑,催生了no-handcheck规则——如果外线球员在罚球线以上的位置,在他持球进行移动时,防守的球员不能用手或者是前小臂作用在持球的队员身体上,否则就是犯规。这一规则的出现让外线防守者只能高举双手用胸部给对抗,持球人面框进攻难度有所降低,在联盟对规则更加掌握的05-06赛季,得分榜的确出现了一波大爆发。所以今天很多球迷会说,若是回到过去的防守规则,现在这帮小个子得分手都会完蛋。真的是这样么?首先得说一点——no-handcheck规则受益最大的恐怕不是控卫这个位置,而是一大票侧翼的摇摆人,他们才是一对一面框单打的主导力量,而挡拆打法有掩护帮助的控卫到底有多大受益反倒值得商榷,至于库里这种还有一半无球打法的后卫,受这个规则影响就更小。更准确的说,no-handcheck规则推进了持球开发进攻从低位向面框转变,面框开发进攻的崛起让联盟对内线打低位的需求降低了,这是面框对背身的逆袭,宣告联盟持球权彻底从低位向外线转移,而解放控卫主导的挡拆恐怕不是重点,至少没有摇摆人的跃进来的迅速直接。数据也可以反映这点,下图是从04-05赛季至今,每个赛季平均挡拆持球人回合的对比,可以看到,在no-handcheck规则取消的最初几个赛季,挡拆持球人回合上升的很慢,产量比重的快速上升其实就是最近几个赛季的事。从图中可以看出,从04-05赛季一直到12-13赛季,挡拆持球人回合占比一直处于非常平缓的稳定增长中,发生猛烈上涨在13-14赛季。那么问题来了——所以,13年夏天发生了什么?马刺跟热火总决赛大战七场,马刺3:4输了,但那一年的马刺有多强,我想大家心里有数。所以是马刺打的样,让联盟学习么?还是勒布朗的热火带起了小球风暴?我也不知道,因为那年马刺最有名的并不是挡拆发起——当然,的确很厉害——而是漂亮的动态进攻,从那演化出来的理念、教练、球员们现在正在深刻的影响联盟。而热火进攻厉害的两大持球人也是2~3号位球员,风格跟今天的超级控卫并不一样。但从13-14赛季开始,联盟的挡拆小个子们的确开始越来越暴走,14-15赛季威少拿了得分王,哈登第二,库里是MVP,然后15-16赛季库里疯了,16-17赛季威少和哈登都疯了,联盟正式宣布进入控卫盛世时代,17-18赛季还在延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45KO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