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网站创新之路|用笔墨追逐梦想——刘筱静的山水画创新

刘筱静(刘昇霖),1976年生于河南安阳,现居北京。多次在北京、山东、河南、广东等地举办个展及联展。作品及论文多次发表在《中国书画》《当代美术》《国艺》《民族美术》等报刊。 刘筱静从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山水画
原标题:创新之路|用笔墨追逐梦想——刘筱静的山水画创新刘筱静(刘昇霖),1976年生于河南安阳,现居北京。多次在北京、山东、河南、广东等地举办个展及联展。作品及论文多次发表在《中国书画》《当代美术》《国艺》《民族美术》等报刊。刘筱静从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山水画专业,本科毕业后又再度“回炉”完成研究生课程。他对传统中国画深入、系统的研习自不待言,然而这样的优势却极有可能导致深陷传统,无法从中挣脱的问题。但他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所处的时代大环境,都有一种清晰的自觉意识。时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作为画家,刘筱静对这种变迁中的文化语境有着一种敏锐的感知力,从而使自己的作品与时代同行,避免了在传统的积习中因循守旧而难以自拔的问题。他的作品《霜降》(见下图)、《月夜》(见下图)便呈现出这一特点。刘筱静想要以一种新的方式将山水画展现在当代人的审美视野中。传统山水画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空间的想象和对空间感的追求。山水画的“三远法”就是一种对空间的期待。而在山水画的探索中,刘筱静反而以平面化的方式替代了对空间的呈现。在作品《霜降》中,他画山、画水、画树、画石,但不再寻求空间的深度,也无所谓高远、平远还是深远。他只一味地“平铺直叙”,将物象并置于画面,不强调主次,不强调前后层次,更不强调远近关系。这就在“大格局”上与传统山水画拉开了距离。刘筱静以“平面性”作为变革传统山水画的主要手段。这源于敦煌壁画给他带来的启示。他说:“敦煌壁画的绘画语言一直对我影响很大。我搜集了很多资料去研究它。在传统文脉里,它是独立于文人画系统的另类表达。无论其色彩、造型还是平面空间的处理方式,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因此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许多对敦煌壁画吸收、融合的痕迹。刘筱静山水画中的“平面性”还源于西方现代绘画的造型观念。西方现代绘画走出古典,靠的就是放弃空间,转而走向平面。中国传统山水画似乎也有一种“平面性”效果,但这是由于技法的特点及材料的限制,而非出于有意识的追求。但西方现代绘画的平面化却是置身于变革古典艺术的主观观念之中。刘筱静在创作中践行的“平面性”,同样主动弱化了对山水的空间想象,消解了观者对山水“空间”的心理期待,从而导向一种现代审美意识。但他作品中的“平面性”并非彻底的“平面化”。他自觉吸收西方现代绘画中的构成因素,通过这种“构成”的方式抵消了画面的远近关系,也放弃了对空间深度的寻求,从而形成一种平铺、并列的结构关系,不强调物象的主次和前后层次。由此,他便一步步从传统山水画的大格局中走了出来,逐渐建构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艺术面貌。刘筱静并没有一味追随现代艺术而走向极端。他的作品在有分寸地游离于传统格局的同时,依然保留了意象语系的基本特质。这也正是他的作品可以与传统山水画保有“血脉”关系的原因。他在作品《月夜》中所展开的意象式叙事手法,依然能把观者带入山水画的往日辉煌之中,但其散发的气息不再古老,而是与现代人的思绪息息相通。刘筱静更大的长处在于他为作品设定了自己的“调性”,即那种清淡柔和、迷离朦胧、如梦似幻的“基调”。他作品所透露出的气质更接近余音绕梁的浅吟低唱。那是慢板式的内心独白,在幽幽月光下散发出悠远的回响。画面中透露出来的那种淡淡的、不无感伤的情调,既像是他内心灵光的闪现,又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他的梦中絮语。正如他自己所说:“每一个人都是时光里的一瞬,转瞬即逝,寒潭片影。在有限的生命之途里奋力实现自我,找到每一个人内心情感深处的本原,完美地彰显最真实的自我——这样,也许我们离艺术就不远了。”清代石涛说:“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笔墨之所以重要,并不在于笔墨本身,而在于笔墨中有“我”。刘筱静便是这样用笔墨追逐梦想,又将梦想的痕迹留在自己的笔墨中。霜降月夜雨霁白露白石风行谷雨黄风秋声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4yOl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