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坡桥想不到苏坡桥与呵呵都是因他而来

成都以前是个老皇城,街道自然都是横平竖直的,竖起的这条干道,是人民北路、人民中路、人民南路,而横起的干道,肯定就是蜀都大道了。沿到蜀都大道一直往西边走,就来到了成都的苏坡片区。老司机都晓得,这有个苏坡立交,周边还有东坡路、苏坡路等一系列道路
原标题:想不到苏坡桥与呵呵都是因他而来成都以前是个老皇城,街道自然都是横平竖直的,竖起的这条干道,是人民北路、人民中路、人民南路,而横起的干道,肯定就是蜀都大道了。沿到蜀都大道一直往西边走,就来到了成都的苏坡片区。老司机都晓得,这有个苏坡立交,周边还有东坡路、苏坡路等一系列道路…之所以有这些地名喃,主要是因为以前这个地方有一座苏坡桥。顾名思义,这个苏坡桥嘛,肯定跟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有渊源的咯~据说,唐宋时期,这一带是一些砖瓦窑厂,大多数人家都在给城吼头的人烧制砖瓦,穷得来个叮当响~有一天,苏东坡从他的家乡眉山到成都来赶考,恰好路过这儿,他觉得:“诶,这儿风景巴适得嘛,那些房产广告经常说,‘水岸人生,无限风光在眼前’,不如就在这租一套河景房,安心备考吧~!”可能正是因为选对了备考的地方,苏东坡一路过关斩将,高考作文得到了当时的阅卷老师欧阳修的肯定,拿了高分,很快就名动京师,当了大官!他回想起自己备考的经历,心里很是感慨,尤其是想到自己住的河景房附近,这个清水河上居然连座桥都莫得,老百姓要过河就只有岔水,心里面觉得不是滋味。于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苏东坡就捐了点银两,让人在河高头修了一座青石拱桥,这个桥修好以后就被喊成了苏坡桥,桥头还曾经有一副对联,写的是“听长(读:zhang)公当年曾吟大江东去,愿吾辈今朝齐作砥柱中流”真的是非常的正能量啊~而1912年编写的《温江县志》里面,也记载了前人咏苏坡桥的诗歌:“客去亭何在,桥空水长(读:chang)流。可怜歌咏池,犹带宋时秋。”有人要问了,那现在这座苏坡桥还在不在呢?当然,那座青石拱桥早就没得了,不过在现在的三环路光华立交附近,光华大道横跨清水河,有一座简单而宽阔的水泥石桥,桥下是翻腾的清水河奔流向南,仿古的栏杆上依稀能看到些青苔的印迹。路边上搭了几个简易的棚子、摆了几张麻将桌,不少老人都会来这儿谈天搓麻;河边的树荫下,放几把竹椅子,随意找个可以放茶杯的地方,喝茶发呆,感觉美美哒!大概苏东坡当年就是住在这附近的吧。虽说苏坡桥的古迹没得了,但是,这儿还有座苏坡亭。虽然这个亭子只有滴点儿大,但是它的名气滴点儿都不小,是老成都记忆里面的“成都十景”之一,人称“书圣遗踪东坡亭”。旧时还有“东水望江崇丽阁,西水龙桥东坡亭”的说法,放到古时候,这可能也算得上是一个4A级景区了吧~其实呢,关于苏坡桥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的是,以前路边上长得最多的是一种叫沙草的野草,也就是民间喊的香附子。以前这儿有座桥,边上都是长满了沙草的土坡,所以就被喊成了沙坡桥,再后来,这个沙坡桥喊到喊到就拉豁了,喊成了苏坡桥。当然,这个说法就显得少了那么点文化。不管是史料记载,还是大家口口传颂,都还是愿意把苏坡桥和宇宙第一才子苏东坡联系在一起。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曾说:“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BlaBlaBla……”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除了网络小说里面的“杰克苏”男主角,恐怕也没得几个人能得到这种无敌的评价了。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不仅有千古绝句《念奴娇•赤壁怀古》、“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题西林壁》、“天下三大行书”之一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还有著名的美食“东坡肘子”、西湖十景的“苏堤春晓”,他的才华简直是遍地开花,堪称历史上罕见的全才。而且,身为学霸本霸的苏东坡并没有学习学yue了,他也有有趣的一面。比如,他还是互联网聊天语言的鼻祖,在他留下的大量书简中,我们发现了数十处“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呵呵”,其中最著名的是:“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可见,那个对自己的新词颇为得意的苏东坡,是多么的生动、多么的有趣。关于苏坡桥和苏东坡的故事,就先摆到这了。下次路过的时候,不妨吟诗两首,念古怀今,感受一哈老成都留下的这些珍贵历史记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ONGP6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