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科技工作者齐聚,点亮精神火炬建设怀柔科学城_科研_团队_榜样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语涵 5月30日,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一场以“点亮精神火炬 聚力百年科学城”为主题的“科技工作者聚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活动由怀柔区科学技术协会牵头主办,怀柔科学城创新联合体和北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语涵

5月30日,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一场以“点亮精神火炬 聚力百年科学城”为主题的“科技工作者聚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活动由怀柔区科学技术协会牵头主办,怀柔科学城创新联合体和北京中关村微纳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承办,设置学习思想、致敬榜样、推优发布、探究科技前沿、感悟科学家精神等多个环节,吸引来自怀柔科学城多家科研单位以及怀柔区各行各业的科技工作者代表等约100人参与。

在致敬榜样环节,多位榜样代表现场畅谈科研经历,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建设怀柔科学城。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科研榜样”沈海华现场讲述了自己参与科研工作的经历。20多年前,初出校门的沈海华加入中科院计算机所龙芯课题组,作为龙芯副总工,和团队成员一起研发了中国第一款通用处理器。“最初团队只有十几个人,可处理器研制的流程众多复杂、环环相扣,一步不能掉链子,大伙儿在实验室里通宵工作成了常事。”

回忆起当初的奋战岁月,沈海华至今感慨万千,“记得第一枚芯片流片完成调通后,当时是凌晨4点多,我们团队几个人心里兴奋,一起去天安门看了升旗,听着国歌奏响,内心充满了豪情。”在团队努力下,龙芯课题组以10年磨砺实现了国产处理器从无到有。2013年,沈海华被调入国科大,又踏上了芯片安全领域的科研之路。

今年3月,坐落于怀柔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加速了第一束电子束,向产生世界最“亮”的光、打造探测微观世界的利器又进一步。作为投身于这一大科学装置建设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青年科研人员,孟才此次受邀成为榜样代表,分享自己的科研感受。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建设过程中,大批科研人员积极忘我、只争朝夕,没有直接购买国外产品,而是敢于挑战、敢于创新,采用了一批自研设备,打破此前多项技术的国外垄断。

在推优发布环节,怀柔区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任会东对北京市人才局和人社局发布的《关于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候选人的通知》进行了政策解读。区科协将重点推荐具有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全区同行业青年中业务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在科研、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社会建设等领域取得较大成绩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科技类优秀人才,为怀柔科学城建设营造浓厚的育才、识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活动最后,科技工作者代表还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和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以此感悟科学家精神。通过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展品,大家共同回顾了老一辈科学家们的艰苦奋斗历史,加深了科技工作者们对科学家精神和国家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性的感受与理解。通过参观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科技工作者们了解研究院建设现状和怀柔利用工业厂房旧址布局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服务国际顶尖科学家创新发展等情况,切实感受到怀柔科学城蓬勃发展的态势,更加坚定投身怀柔科学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eAGP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