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彩虹比威马逊厉害了,通山农民种出和彩虹一样美的稻谷!

10月20日 小雨 气温: 13~19℃ 12 日,日报记者驱车行驶在通山往南林桥镇石门村的旅游公路上时,意外地发现一片彩色水稻基地。据说最后种出来的大米长这样↓↓↓ (网络图) 45 岁的郑立乔是这片水稻基地的 主人。当日,他戴着一顶
原标题:厉害了,通山农民种出和彩虹一样美的稻谷!10月20日小雨气温:13~19℃12日,日报记者驱车行驶在通山往南林桥镇石门村的旅游公路上时,意外地发现一片彩色水稻基地。据说最后种出来的大米长这样↓↓↓(网络图)45岁的郑立乔是这片水稻基地的主人。当日,他戴着一顶草帽,正与聘请的村民们一起,在田间忙碌收割。听说我们对这片彩色水稻感兴趣。他便抱了一捧刚割的紫色水稻,让我们仔细瞧。“看看,颗粒分明,密而饱满。成熟前更好看,路过的人都停车拍照。”郑立乔一脸喜悦。他是土生土长的通山大路人。2010年前,他与村里很多人一样,在外打工。随着家乡的不断发展,他萌生了回乡发展的想法。这样不仅方便照顾母亲、陪伴小孩,还能为家乡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种彩色水稻,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郑立乔知道,石门村生态环境很好,而且正在打造旅游乡村。他早有在石门村流转土地种生态水稻的想法。彩色水稻指叶色、穗色等为常规的绿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水稻,主要是施用生物农药和绿色肥料,除能观赏外,产出的稻米还可以食用。彩色稻谷被称为最原始、最传统的稻谷。今年初,他流转田地260亩,试种彩色水稻。“彩色水稻比一般水稻要麻烦得多。”郑立乔说,一方面是土地流转、设备购买、人力资源报酬等都需一笔不小的费用;另一方面受地理环境和技术制约,石门村位于山区,有些地段光照不足,且彩稻的种植不比一般水稻,技术要求较高。县、镇相关负责人的帮助打消了他的忐忑。县、镇农业部门安排技术专家下田进行技术指导,还免费送来了20多盏杀虫灯、2000多张诱虫板。走在田间小路,郑立乔说,这些杀虫灯和诱虫板为生态彩稻种植提供了很大帮助。当绿油油的稻田里长出一片片彩色水稻,紫的黄的红的交相辉映时,宛如一幅美丽色彩画,成为了美丽乡村的新景观,也给了郑立乔希望。一位村民说,自己已经50多岁了,第一次见到彩色水稻。从7月份开始,不少游客在稻田里拍照留影。(网络图)近年来,彩色稻田走红网络。通过添加艺术元素,用彩色水稻呈现出艺术图案,使其成为旅游观光景点,深受游客喜爱。农业牵手创意,稻田成为风景,把好吃的变成了好看的,不仅博人眼球,还为乡村游添了把“火”。(网络图)他计划今后尝试着将水稻田变成风景,在石门村打造创意农田,让传统的农业“牵手”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发展成果。水稻加创意,农业加旅游,在美学经济和乡土文化创意上做文章,走一条让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特色发展道路。这便是郑立乔的长远打算。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见习记者焦姣特约记者孔帆升通讯员徐世聪编辑:见习编辑金英编审:向东宁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qG5J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