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电视剧全球超5亿人观看,豆瓣9.1,这片震撼了世界!

“隐形贫困人口”、“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穷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钱”、“贫穷蒙蔽了我的双眼”...... 随便搜搜关于贫穷的字眼,就能蹦出来一大堆哭穷话题关键词。 不哭穷还贴心给出解决办法的,倒也是有的,人送上八个大字:何以解忧,唯
原标题:全球超5亿人观看,豆瓣9.1,这片震撼了世界!“隐形贫困人口”、“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穷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钱”、“贫穷蒙蔽了我的双眼”......随便搜搜关于贫穷的字眼,就能蹦出来一大堆哭穷话题关键词。不哭穷还贴心给出解决办法的,倒也是有的,人送上八个大字:何以解忧,唯有暴富......贫穷啊,生活的经典话题之一。可你知道你为什么穷吗?据说这部纪录片给出了答案:《为什么贫穷?》2012年,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高考的最后一天。无数的家长围堵在外面,等着孩子结束考试,一场关于人生命运的重大考试。王盼,便是这百万考生中的一个。爸妈在砖厂打工,母亲右臂残疾,两人每天靠搬砖赚取微薄的收入供女儿读书。一般情况下,上午搬三车砖,每车大约5000或者6000块砖,能拿到34块钱。为了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王盼一直很努力学习,希望能考上一所好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这天是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得知自己考了388分,连三本分数线都不到,王盼哭了,一边抱着同学,一边无助地说着“我该怎么办?”回家后,母亲迫不及待地问她结果,王盼小声地说了句“我考了388分”。不想刺激孩子,母亲掩饰住了自己的生气和失望,只是笑着安慰她“你只是没发挥好”。但王盼很清楚,“妈妈肯定比我更伤心”。在母亲看来,她不希望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每天辛苦出卖体力依然挣扎在温饱线的边缘。只有读书,从事脑力劳动,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可这样的前提是,你得有什么特别的技术或者一张大学文凭,如果没有这些,什么都不懂,你就不可能有什么好工作。没有办法,为了能让孩子继续读书,一家人商量了很久,最终咬牙选择了一所民办高校。一年学费两万,三年下来就是六万,高昂的学费迫使王盼的母亲不得不找邻里乡亲借钱。虽然很不好意思,虽然筹这笔钱真的很难,可为了拿到那张文凭,他们必须如此。因为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或许是掐准了像王盼这样的学生父母的心理,一波人的商机也来了。他叫王振祥,某教育机构的导师。他的工作就是每天跑到村子里开宣讲大会,为学校招揽学生。换上衬衫,打好领带,打开做好的PPT,在学生和家长面前将之前那篇演练了很多遍的讲稿声情并茂地讲出来。说得好听,这是招生,可连他自己都知道,这是行骗。PPT里那些展示学校环境的照片,没有一张是真实的,都是在网上四处找来的。对外吹嘘的师资力量,除了照片中几个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所谓老师,更多的都是出来充场面、凑人数的。至于教学成果的视频,什么多少人多少人找到了工作,工资、年薪多高多高,基本上都是雇人在镜头前念稿子。事后看着这些视频,王振祥自己都会忍不住笑,“台词都没背好,编谎话都没编好”。用他的话来说,“我们是一家公司,我们不是学校”。把学生弄进来,交了钱,再把他弄走,就可以了,中间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学校从来不会管你教得好还是不好。老师马马虎虎地教,反正学生也不学,大家一起混日子,时间到了领一张纸就结束了。而为了拿到这价值近四万的纸,有人卖房子卖地,有人四处借钱......教育,成了一笔生意,一场交易,一场骗局,站在天平两端的,一方是天真的学生父母,一方是拿着他们血汗钱大赚特赚的所谓教育机构。父母白白扔了钱,学生不会真的学到什么,就像下面这位万超。毕业于一所挂名武大的三本院校,跟所有刚刚毕业出来找工作的年轻人一样,万超也是每天拿着简历穿梭在各个人才市场找工作。大学四年,他在大三就修完了全部的学分,大四一整年都忙于实习,丰富自己的经历。他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能有一份工作,能让他在武汉生存下来即可。所以他积极地推销自己,即使不知道应聘的职位到底是做什么的,跟专业搭不搭边,自己又是否感兴趣。这样折腾了很久,万超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一脸高兴地重复着“大公司大公司”、“爽了爽了”......就职第一天,万超十分兴奋,擦拭完桌子以后,又对着自己第一个工作牌拍照留念。工作找好了接下来就是租房子,万超跑断了腿也没找到合适的。不是距离公司太远,就是房租太贵,他抱怨有一个在顶楼,价钱还很贵,“凭什么呀?”同事说:凭什么?凭人家有房子,你没房子,别人要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最终万超选择了一处房租比较便宜的地方,可即便如此,交完房租再扣去电话费和饭钱,对于一个月1500的实习工资来说,也不剩下什么了。而这份工作,万超也做了并没有多久,因为他不精通Excel,别人半个小时就能做好的表格,他头两天连着加班下来还是做得一塌糊涂。丢了工作,他不得不赶紧找新的工作,因为他身上已经不剩什么钱,他必须得先养活自己。万超很焦急,内心充满了挫败,为什么生活这么难?这部纪录片《为什么贫穷?》是由总部位于丹麦的国际非营利组织STEPSINTERNATIONAL推动的一项非商业计划。它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纪录片导演,针对“为什么贫穷”,拍摄了每集一个小时左右共八集的纪录片。于2012年11月起在全球播放,英国BBC、美国PBS、日本NHK等70余家电视台都有加入联合播出,观众总数预计超过5亿人。中国部分是第八集《出路》,由导演陈为军执导。我们不难发现,王盼、王振祥、万超三个人之间,其实存在着一种互为因果的联系。像王盼这样的寒门学子,他们没考上大学却还是希望能够借上学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们花高价上民办高校,给了王振祥这波人从中牟利的机会。王盼拿到了一张纸,变成了万超,学校并没有真的教他们什么,而他们却不得不在社会中为了生存百般挣扎。有句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是王盼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是王振祥借以赚钱的渠道,是万超借以生存的手段。可这个读书,这份教育,并不等同于能力,穷的人,还是在这个恶性循环中继续穷着。记得之前有个寒门女孩707分考上了北大,她写了一篇《感谢贫穷》在网上引发了关注。文章中有这么一段: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物质的匮乏带来的不外是两种结果:一个是精神的极度贫瘠,另一个是精神的极度充盈。而我,选择后者。我来自一个普通但对教育与知识充满执念的家庭。母亲说过,这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从那时起,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便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其实我想对她说,她该感谢的,并不是贫穷,而是那个在贫穷中始终不放弃、拼命努力的自己。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下突围,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困境中始终向上。一句“教育改变命运”的背后,有太多太多的难。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xbqP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