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荣耀业务出售可能性&华为出售荣耀答疑_智信新

靴子终于落地。11月17日上午,华为发表官方声明,宣布将荣耀业务资产整体出售给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信新”)。对于交割后的荣耀,华为不持有任何股份,也不参与经营管理和决策。 关于

原标题:华为出售荣耀答疑

靴子终于落地。11月17日上午,华为发表官方声明,宣布将荣耀业务资产整体出售给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信新”)。对于交割后的荣耀,华为不持有任何股份,也不参与经营管理和决策。

关于此次交易的更多细节,还在逐步的披露之中。有一些各方都很关注的问题,老冀在这里尝试做个解答。当然,这些解答也只是老冀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华为官方的意见。

问题一:华为为什么要出售荣耀?

因为华为对未来的预期仍然不乐观。之前,老冀在视频《华为过冬》中曾经说过,华为每一次遭遇危机的时候,都会选择出售非核心资产,换取过冬的小棉袄。(抱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事实披露之前,老冀只能采取视频这种更“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2001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华为陷入增长危机,出售了通信电源业务华为电气;2003年华为遭到美国网络设备巨头思科的起诉和精准打击,于是与另一家美国网络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华为3Com,后来出售套现。

如今,虽然M国大选后ZF即将换届,但是囿于目前的局势,华为禁令的解除仍然遥遥无期。最迟到明年年底,华为的运营商等核心业务也将会出现芯片短缺的窘境。这个时候出售非核心资产,可谓势所必然。

那么,什么才是华为的核心资产和核心业务呢?老冀认为,从客户角度来看,应该是电信运营商和政企大客户;从产品角度,则是“芯片+设备+软件”的全联接解决方案。因此,虽然2019年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已经占据了华为营收的54.4%,但是仍然不是华为最核心的业务;而荣耀又属于消费者业务当中的中低端业务,当然就更不是核心业务了。

今年3月,华为已经把旗下从事海底电缆业务的华为海洋51%的股份卖给了亨通光电,拿回了价值10.04亿元的现金和股份。不过,这么点资金,对于华为过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华为必须再做一笔规模更大的出售,而荣耀即不是华为的核心资产,又能够卖出好价钱,为什么不卖呢?卖了荣耀之后,华为就有了一件厚厚的棉袄了,这个冬天再冷,华为也能安然度过了。

问题二:荣耀为什么出售给智信新?

有朋友会问老冀,之前不是一直传闻,买方是TCL,或者是神州数码,怎么换成了今年9月27日才刚刚注册的智信新呢?

这个其实也很简单,华为应该一直都在与智信新、TCL、神州数码三家谈判,谁的出价更高就卖给谁。

当然,卖给智信新这家由众多渠道商组建的公司,显然更符合华为的利益。毕竟华为目前还打算继续延续“华为”品牌的智能手机业务,如果出售给实力更强大的TCL和神州数码,未来荣耀不可避免会与“华为”品牌的智能手机业务发生冲突。

那么,要卖个好价钱,最好的办法是让买方感觉到很多人都在抢购。对于这一点,经验老到的华为当然是心知肚明。所以,那些出售给TCL、神州数码的传言到底是怎么散布出来的,各位可以细品。

问题三:出售的价钱是多少?

可是,无论是从华为还是智信新的股东们发布的公告中,都没有披露这次出售的规模。这里又说到出售给智信新而不是TCL和神州数码的好处了——无论是华为还是智信新都不是上市公司,当然也就不需要对外披露具体的金额了。

不过,据了解,这次交易的规模确实不小,应该是在150-300亿美元之间,很有可能在区间的上限附近。

去年,荣耀销售了约7000万部智能手机,还有一些其它的IoT产品,也就是大概有700亿人民币的营收。由于荣耀出售的智能手机以中低端机型为主,利润情况应该比较一般。对于传统行业,一般都是用净利润乘以一个倍数的市盈率来估值的。那么,荣耀凭什么值这么多钱?

还有就是,荣耀的大部分技术都来源于华为大平台,如果华为这次只是出售荣耀的品牌、渠道这些资产,确实不值这么多钱。如果荣耀失去了华为大平台的那些独特的技术,只是采购外部的通用技术,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竞争力。

答案来了。据了解,华为这一次出售的资产包括华为北京研究所和西安研究所的大部分资产;此前,这两大研究所的很多技术也是主要用来支持荣耀的。这一次华为一狠心大出血,出售了一些重要但是非核心的技术,才使得荣耀能够值那么多钱。

这次出售完成之后,为了规避M国政府的实体清单,荣耀应该会转向采购高通、联发科的芯片,操作系统应该也不会再考虑适配华为的鸿蒙系统,以便与华为彻底撇清关系。

除此以外,华为手机引以为豪的影像技术,荣耀能够拿到多少?华为法国研究所的美学和颜色设计,荣耀又能够继承多少?这些目前还都是未解之谜。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荣耀和华为Nova手机的“套娃”现象应该不会再出现了。

问题四:荣耀的团队会有哪些变化?

荣耀的团队是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团队,在短短7年时间里就将荣耀做到了中国互联网手机的第一品牌,销量在中国市场应该仅次于华OV。因此,对于智信通的股东们来说,肯定会整建制保留这支团队。

而且,此前华为也有过成功分拆团队的经验。当年拆分出去的华为电气和华为3Com,都是保留了整建制的团队,分拆之后业务仍然蒸蒸日上。如今,华为3Com的股权几经变化,紫光集团成为其大股东。如今,华为3Com原来的企业业务重组成新华三,整体并入上市公司紫光股份,在中国企业级市场仍然仅次于华为。新华三的业务骨干中,仍然有不少的前华为人。

据了解,独立之后的新荣耀或者说是智信通将由万飚担任董事长,赵明仍然担任总裁。为什么选了万飚?恐怕还是因为万飚的资历更深,更能够镇得住荣耀的“骄兵悍将”。

要知道,万飚很早就位列华为员工持股会的代表,并与余承东一起参与了华为消费者业务BG的分拆,当时就是仅次于余承东的二号人物。不过,此后万飚又回到华为运营商业务BG担任华为独联体地区代表。前几年,万飚再次回归消费者业务BG,负责融合类也就是非手机业务。

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确实有手段,去年5月华为被M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消费者业务BG只能大力发展融合类业务,笔记本电脑也算是个重点业务,其中的CPU这些关键零部件一天都没有断供。反正功劳是算在万飚头上了,今年据说他本来将担任华为制造部门老大,负责最难搞的芯片制造等业务。如今由他担任分拆后的荣耀老大,应该是起个“定海神针”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华为员工来说,分拆之后最关心的,恐怕还是自己持有的华为“股票”。与当年华为3Com分拆出去之后、员工仍然保留华为“股票”不同的是,这一次荣耀员工持有的“股票”,将由华为按照每股净资产的1.7倍全部赎回。

对于大部分荣耀员工来说,分拆其实是件好事。老冀之所以给华为的“股票”打上引号,是因为它其实只是虚拟受限股,员工拿着只能每年收到分红,既不能通过公开市场套现,更享受不到资本市场的溢价收益。如今,荣耀员工将这些“股票”全部兑现之后,还了华为的贷款拿回现金,再购买智信新的股票。努力几年之后,也许能够真正实现上市的梦想。当然,这种玩法更适合那些有冒险精神的员工。

以上四个问题,应该是很多朋友都会关注的问题。关于华为出售荣耀这件事情,如果您有更多的问题,欢迎向老冀提问,老冀一定尽力为您解答。如果希望与老冀有更深入的交流,欢迎加老冀的个人WX:jiyongqing,或者关注老冀在各大平台的自媒体:老冀说科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b60A58Wrl.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