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 美如诗画 曾志龙乡村行(22)|新田埔村:重文重德三百载,淳朴村风代代传

平潭镇位于惠阳区东北部,南部与良井镇交界,东面与惠东县接壤。今年10月16日,重阳节,区新闻中心《乡村行》采访组第二十二站走进平潭镇新田埔村。 《祖训二十条》影响村风民风三百年 新田埔村对《乡村行》采访活动非常重视。村支部书记邱俊平专门请
原标题:乡村行(22)|新田埔村:重文重德三百载,淳朴村风代代传平潭镇位于惠阳区东北部,南部与良井镇交界,东面与惠东县接壤。今年10月16日,重阳节,区新闻中心《乡村行》采访组第二十二站走进平潭镇新田埔村。《祖训二十条》影响村风民风三百年新田埔村对《乡村行》采访活动非常重视。村支部书记邱俊平专门请来邱日灵(72岁)、邱炳洪(70岁)两位老人家做采访组的向导,带我们去看邱氏老屋和百年老校“新民学校”。他们告诉采访组,新田埔村原居民共有8姓,其中以邱姓为多。1712年,邱氏从横沥迁至该村,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在邱氏老屋祠堂前,我们看到大门上方门匾正中书写“学海天衢”四个金色大字,右边题“钦命广东等庆承宣布政使司加三级衔龄为”,左边落款“嘉庆十三年恩授国子监太学生邱绍纶立”。老祠过厅屏风上书“燕翼贻谋”,上厅还有一副对联:“先代贻谋由德泽,后人继述在书香。”邱炳洪告诉我们,这些门匾和对联与新屋祠堂过厅对联“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都寄托了邱氏先人对子孙后代的美好愿望:穷不丢书,苦不夺志;耕读传家,和睦相处。是邱氏族人的精神财富。老祠堂大门畔塘旁,有一口水井,邱炳洪说该井是在老祠堂修建时一起挖的,至今已有300多年,一直以来,附近几姓村民都是共用此水井,大家和睦相处,关系融洽。邱日灵、邱炳洪告诉采访组,300多年来,邱氏族人恪守《祖训二十条》,淳朴的村风民风一直延续下来。新田埔村《祖训二十条》为该村邱氏祖婆陈奚怡首创订立,被村民奉为祖训。其中,“孝父母:奉养三餐,衣被浩暖,脸色愉悦,说话和气,患病当医,细心护理。”“和兄弟:兄弟快乐,妯娌情融,子侄欢心,家族情浓,互相帮助,有难相救。”“睦宗亲:强不欺弱,富不嫌贫,矛盾宜解,息事宁人。村中小姓,一视同仁。”等等条例,至今仍被村民严格遵守,并发扬光大。当天是重阳节,采访组在村委会办公室看到,村委干部正在组织发放重阳节敬老金。邱俊平告诉采访组,该村满60岁老人每人有30元敬老金,满90岁老人有200元敬老金。村民和睦相处、尊老敬老的传统延续至今。新田埔村是平潭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发源地据说,邱氏从1712年迁至新田埔时,新田埔一带土地荒芜,被戏称为“烂田埔”。但邱氏祖先不怕辛苦劳累,开荒垦田造地九千亩,把“烂田埔”改名“新田埔”,并订立《祖训二十条》。之后,邱氏祖先开办“新布店”(平潭墟市场前身),使一个原本人烟稀少的小村庄成为一个热闹的集市;开设私塾,使新田埔村成为粤东有名的“秀才村”。后又建成平潭合山门甘蔗场和平潭糖厂,成为平潭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发源地。新田埔村历来尊师重教,从1714年~1905年的191年间,先后办起大小不等六间私塾。培养了19位秀才(外村3人),被誉为粤东“秀才村”。1933年9月,该村秀才邱渭南(时为县参议)、陶鸿堃联名写信给广东省长陈济棠,推动建成平潭合山门甘蔗场和平潭糖厂,对平潭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废除后,由秀才邱渭南和华侨邱宏盛牵头,于1908年在刘屋祠堂北侧4亩旱地筹建新学校。校名“新民学校”,1912年春开学,至今已逾百年。省委书记蹲点搞土改,建成青年水库新田埔村还是解放初我省土改试点村。1950年10月,广东省委书记李坚真,遵中央和中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指示,按《广东省土地改革实施办法》,率千名土改干部,把新田埔村作为土改团指挥部办公地,带100人蹲到该村,安排200人赴任惠阳县及23个区党政领导,其余700人深入乡、村,指导惠阳土改。李坚真进村后,组织宣传队,开办夜校宣传土改政策,办起商业供销门市改善农民生活,土改试点工作搞得红红火火。1950年12月底,新田埔村在惠州地区第一个建立行政村党支部。李坚真在新田埔村蹲点15个月,顺利完成土改试点工作,并帮助新田埔村建成了对附近几个村农田灌溉帮助很大的青年水库。东平窑:千年窑火,生生不熄东平窑研究创作基地位于新田埔村西河古庙前,背靠青山,门前一片沃野,环境幽静。高级工艺美术师、惠州首届民间工艺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惠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惠州市陶瓷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余小伦先生和贺庆辉主任向我们热情介绍了惠州的陶瓷文化历史和东平窑研究创作基地的建设过程和创作情况。据余小伦先生介绍,惠州有悠久而发达的陶瓷文化历史。惠州历史上均有“居人以陶为业者”。现在的惠州市区桥东东平窑头村,曾是北宋广东3大民窑之一—东平窑(另两个是广州西村窑、潮州笔架山窑)所在地。据专家考证,该窑从北宋初年开始烧制瓷器,生产了160多年后熄火。北宋始于公元960年,止于1127年,历经167年。东平窑生产了160年,几乎经历了整个北宋时期。东平窑址于1976年被发现挖掘时,出土瓷器、窑具等650多件,从出土的陶瓷考证,东平窑属当时较为先进的长方形“斜坡阶级窑”,工艺水平教高。在我国陶瓷制作历史最辉煌的北宋时期,留下了耀眼的亮点。北宋东平窑以黄釉、青釉、划花、印花为装饰特色,主要烧造日用陶瓷器皿,除满足粤东地区需要外,还出口相当数量陶瓷到东南亚,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之路”的起点,中国商贸制品原产地之一,是影响惠州两大文化盛事之一(另一件是北宋苏东坡寓惠),对传承惠州文脉薪火,筑起岭南名郡根基具有标志性意义。余小伦先生是土生土长惠州人,年近五十,阅历丰富,爽朗健谈,谦和有礼。他在交谈中,数次谦虚地称自己是一个钟情于研究惠州本地陶瓷文化的工匠。他说自己小时候在东江边、西枝江边戏水玩耍时就接触到不少古陶瓷片,从小就对陶瓷艺术充满热爱,至今已近二十年了。东平窑是东平窑研究创作基地的主体建筑,8年前,为了更专注于陶瓷研究烧制,余小伦先生看中新田埔村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来到这一处山谷,并花费200多万元从江西省婺源县购买的一栋有200多年历史的徽派古建筑迁到这里重建,命名为“东平窑”,着力研究恢复传承古代东平窑的陶瓷制作、烧窑技术和当代陶瓷的创作。随着东平窑熊熊窑火在新田埔村这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不断升腾,千年窑火愈烧愈旺,生生不熄!余小伦先生对采访组说,“我们点亮的不仅是窑火,也是对古代制陶人的敬意,更是点亮东平窑的文化传承。”经过8年的努力,现在东平窑研究创作基地各种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具备陶瓷创作、制陶表演、陶瓷体验、陶瓷培训、亲子活动、囯学讲座和高端文化雅集等综合功能,成为平潭首家3A级景区。8年来,余小伦先生和他的团队致力恢复古代东平窑出产的器物,专注于陶艺艺术与学术研究,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东平窑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取得非凡成果。最后,余小伦先生表示,目前,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急需消除城乡文化差异,树立文化自信。东平窑研究创作基地将竭尽所能,努力为新田埔村和平潭镇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一份力量。西河古庙:七夕节拜“七姐”、打“七夕水”成风俗采访完东平窑研究创作基地后,我们前往西河古庙参观。西河古庙与东平窑相邻,在东平窑右半山腰上,始建于明崇禛八年(1635年)。西河古庙不大,中间是主殿,左右两侧是偏殿。古庙大门左右两边对联分别为“福地云浓九龙峰近,长天秋迥七窗光澄”,大门廊前左右柱子上也有一副对联:“道迹箸龙峰泽沛西河地接万家灯火,珠华联玉宇辉腾北斗天垂四野光芒”。左侧偏殿内有一口古井,移开铁盖,只见古井深约一米,宽不及半米,但清澈无比,井壁四周有许多树根渗出,清晰可见,尤如在酒瓶中浸泡的一条条参须。捧一口饮下,甘甜清凉。听说每年农历七夕节早上,附近村民都来这里装水回家,储存备用。据说每遇肚疼、感冒发烧,舀一勺喝下,效果很好。西河古庙是新田埔人纪念七仙女(七姐)的一座庙。主殿供台前排安放了七仙女的雕像。当地老百姓传说几百年前,七仙女来到了新田埔村西河这个地方,她们看到当地耕地少,缺水,老百姓生活清贫、多病痛,于是便留了下来,带领老百姓一起垦荒、耕作,并在山上现在西河古庙这个地方挖井,引水到村里。这里的山泉水不但满足了田地灌溉,老百姓饮了还可治疗肚疼、感冒发烧,于是西河一带的老百姓很快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后来淳朴的新田埔村民怀着感恩的心,在出泉水的这个地方修建了这座西河古庙,供奉善良的七仙女。每年七月七日“七夕节”,新田埔村的村民都会前来祭拜七仙女,打“七夕水”。久而久之,拜“七姐”,打“七夕水”就成了新田埔村人的一种风俗。(文/黄小文陶志伟邱俊平图/朱伟华)村庄名片|新田埔村新田埔村位于平潭镇西北部,东与房坑村、金星村交界;南靠G324国道;西与惠城区马安镇临近;北靠大山,与惠城区水口交界,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连接国道村路分为新田埔一、二、三、四、五路。全村大至分为四大片(南段、中段、北段、布中),下辖13个村民小组,分别是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四小组、第五小组、第六小组、第七小组、第八小组、第九小组、第十小组、下新屋小组、中伙小组、布松坳小组。常住人口2269人,户籍人口1852人,总户数533户。党支部1个,村“两委”干部6人,现有党员45人。《惠阳新闻》编辑:思秦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转载请注明:惠阳新闻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b60EOylrl.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