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灵魂的拷问来自灵魂的拷问,今天要见的人,值不值得我粘猫毛?

对于很多养猫的人来说,旅游景点的风光只存在于朋友圈里。由于担心长期不能照顾自家主子,主子会不小心把自己饿死的事情发生,许多养猫的年轻人把长假的时间留给了主子。他们一边撸着猫,一边对主子感恩戴德:幸亏有了猫,才让我远离了黄金周景点的人山人海。
原标题:来自灵魂的拷问,今天要见的人,值不值得我粘猫毛?对于很多养猫的人来说,旅游景点的风光只存在于朋友圈里。由于担心长期不能照顾自家主子,主子会不小心把自己饿死的事情发生,许多养猫的年轻人把长假的时间留给了主子。他们一边撸着猫,一边对主子感恩戴德:幸亏有了猫,才让我远离了黄金周景点的人山人海。即使不用出远门,长假期间也要出门和朋友会面。一般人的朋友分为两种:可以不洗头就见的,以及一定要洗头才能见的。而对于养猫人来说,他们的心中自有一杆称:今天要见的人,值不值得我粘毛?具体来说,出门前穿浅色衣服还坚持用粘毛滚筒滚过三滚是养猫人能做到的最高礼遇,要见的不是客户就是恋爱初期的对象,而穿黑衣服还不粘毛就能见的,地位基本上和外卖小哥无异……没在见外的。对于一个养猫当代的年轻人来说,猫已经成为了他们衡量一切的标准。毕业以来我已经胖了18斤整整1.5只我的猫那么重对于一个刚刚脱离大学宿舍生活的年轻人来说,养一只猫既是初获自有生活的最大愿望,也是对自己脱离热闹集体生活的补偿措施:既然一定要面对独立的生活,那至少还有一只猫陪我。而对于一个大学毕业两三年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新陈代谢减慢而飞速上涨的体重,和由于伙食良好而日趋肥胖的猫咪。“毕业以来我已经胖了18斤。”这是来自毕业三年的某同学的自我介绍,而每次他都要补上一句,“有1.5只我的猫那么重。”猫,已经成为铲屎官用以衡量自己体重增减的活体秤砣。上啃老下无小没有兄弟姐妹对后代的寄托全在猫身上在《广告周刊》(《adweek》)杂志的调查中表明,有44%的年轻人会把宠物当作孩子来养,尽管他们大多数并没有作为父母的经验,养一只猫也是一次体验“为人父母”的机会。如果相似的调查在国内进行,宠爱君觉得这个比例会更高一些。和上一代人相比,这一代的年轻人没有兄弟姐妹,出门在外缺少同龄血亲的扶持。他们面临着有史以来的房价高峰期,不“啃老”就买不起房,租房都需要战战兢兢担心房租暴涨。他们又接受了有史以来最先进的文化教育,对于自己的子女教育理念也变得很高,但是无论是他们的时间和经济都负担不起期望的教育质量。只能养一只猫,倾注自己无处发泄的父爱和母爱。猫狗双全,人生我有!我到底赢了什么?当代年轻人活在了一个贩卖焦虑的年代。传统的思想和成功学鸡汤相互碰撞,丰富的物质追求和贫瘠的精神世界齐头并进,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生赢家”头衔,年轻人不禁茫然,“我究竟赢得了什么?”老人家说:“早早结婚生个孩子,就是人生赢家了。”成功鸡汤学说:“年轻有为才算人生赢家,上了年纪的玩家都不能算赢家。”每个人都嚷嚷着财富自由了就是人生赢家了,没有多少人会想过,财富自由了之后自己会做什么。如此纠结矛盾的心理压力下,幸好年轻人们找到了成为人生赢家最简单的出路,“猫狗双全,人生赢家”。这样的口号可能是对老一辈人“儿女双全”的讽刺,更可能是因为遛狗铲屎填满了生活的空隙,让自己无暇去思考所谓的“成功学”,不让自己总想着:活着,是输了,还是赢了。我希望你问我:你的猫绝育了么?而不是:你什么时候结婚如果在20年前,你问一个年轻人,“小伙子在外面混的怎么样?”或者“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也许代表着你们之间关系亲昵,互相关心。而在20年后的今天,你再这样问一个年轻人,可能得到一副假笑的表情,以及这个年轻人转身就拿起手机,在你看不见的社交网络上写下:“关你P事。”时代变迁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许多smalltalk已经不再small。许多问候和搭讪的话术,如今已经变的好像在骂人。“我宁愿你问我,你养的猫有没有绝育?这样我可以跟你讲上两个小时它麻醉后的蠢样子。”国庆回到家中又遇到许多亲戚的某同学说到,“反正都是毫无意义的闲聊,这样总比你问我:‘你什么时候结婚?’,我脸上笑嘻嘻,心里mmp要好的多。”同样的事情不仅仅在长辈于晚辈之间发生,自我意识觉醒的年轻人在聊天话题上有着明显的边界,不容越过。比如:“穿这么少,冷不冷啊?”,再比如:“最近还好么?在哪里发财?”这一类过去象征着关心寒暄,如今都会让人反感。可能在正面对着诸事不顺的年轻人心中,猫猫狗狗的话题才是自己可以百无禁忌涉及的柔软着陆点。shchongai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b60GKB4dl.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