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不是情人不泪流

作者简介:刘伟,字云溪,女,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热爱《红楼梦》,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清代永忠有诗:“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笑语私。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①我反复
原标题:不是情人不泪流作者简介:刘伟,字云溪,女,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热爱《红楼梦》,喜爱中国传统文化。清代永忠有诗:“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笑语私。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①我反复品读“不是情人不泪流”这一句,深觉回味隽永。《红楼梦》是有情之文,是值得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的。读者的泪,为曹侯而流,为大观园众女儿流,更为宝黛爱情悲歌而流。一、记得那年初见宝黛初会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这美好有两重意旨内涵,一是两位钟灵毓秀的人物彼此欣赏。她眼里的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他眼中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他是丰神俊逸的翩翩少年,贵族公子;她是风流袅娜的人间仙品,绝代佳人。初见,宝黛之间,是对于美的欣赏怜惜之心、彼此惺惺相惜之情,并非一般才子佳人小说那样,一见钟情,私定终身,落入俗套。宝黛这样神仙似的人物,倘若从未遇见对方,那将多么遗憾。天不绝人愿,故使侬见郎。第二重内涵是宝黛一见如故的情缘。二人有木石前盟,神瑛对绛珠有甘露之恩,绛珠对神瑛有还泪之愿。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诗句“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讲的便是这般情景了,今生虽是初见,前世早有因果,自从遇见你,余生都是你。二、最是青梅情谊“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嫌”。青梅竹马之所以感情深笃,不仅是因为他们自幼相识,更难得的是共同走过这些岁月,见证彼此的成长,参与了彼此的生命。黛玉自幼入贾府,与宝玉同在贾母膝下长大,感情亲厚,成长的岁月里充满了纯真的欢乐。周瑞家的送宫花,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解九连环玩。宝玉新写了“绛云轩”三个字,黛玉调侃他:“个个都好。怎么写的这样好了?明儿也与我写一个匾。”俏皮有趣而又轻松随意。宝玉入家塾读书,来黛玉房中作辞,佳人正对镜理妆,打趣他:“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东坡梦忆发妻“小轩窗,正梳妆”,想来也是这般静谧温暖的画面。这一刻如此美好,谁又想得到最终会是“十年生死两茫茫”呢。“静日玉生香”当属《红楼梦》里最美好的场景之一。冬日午后,二人对面而卧,笑语嫣然。林妹妹又说起半含酸的话来,宝玉向她两肋下乱挠以作“惩罚”。宝玉怕林妹妹睡出病来,顺口诌了个耗子精的故事,趣味盎然。黛玉听了,翻身爬起来,按着宝玉笑道:“我把你烂了嘴的!我就知道你是编排我呢。”说着,便拧得宝玉连连央告。宝玉和其他姊妹也有说笑,却从无如此亲密的举动。他们两个从小“一桌吃,一床睡”,这是小儿女纯真的情谊,不掺杂情欲。富察明义有诗赞云:“锦衣公子茁兰芽,红粉佳人未破瓜。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②此时,没有家族衰败的威胁,没有金玉姻缘的困扰,只有小儿女真挚美好的情谊。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三、爱是体贴怜惜宝玉对黛玉的好,是真心实意的。正如他自己说的:“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北静王送的手串,好生收藏,只等黛玉回来便珍重地取出。元妃赏赐端午节礼,先送去请黛玉只管挑选。再珍贵的礼物,也不及心尖上的林妹妹重要。愿倾我所有,博佳人一笑。宝玉的爱是真正的尊重和欣赏。咏白海棠,宝玉对黛玉的诗无限赞叹。自己落第无所谓,倒要替黛玉争一番高低。也许在世人眼里,宝玉“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但贾赦、贾珍之流,对女性只有贪婪、淫欲,没有尊重。宝玉是真正尊重、欣赏女性,与他们相比,宝玉实在好太多。《红楼梦》里写了很多夫妻,他们却没有爱情。颦卿何幸,得宝玉倾慕爱戴。宝黛爱情充满了体贴关怀、怜惜心疼。黛玉去清虚观中了暑,宝玉听说后,“心里放不下,饭也懒去吃,不时来问”。二人拌嘴,宝玉被宝钗叫走了,黛玉越发气闷。但是宝玉牵挂着林妹妹,“没两盏茶的功夫,宝玉仍来了”,“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宝玉见林妹妹恼了,大冷天着急得把青肷披风也脱了,黛玉明明生着气,又担心宝玉“回来伤了风,又该饿着吵吃的了”。宝玉脸被烫伤,因知黛玉癖性喜洁,“忙把脸遮着,摇手叫他出去,不肯叫他看”。黛玉通晓宝玉心意,“强搬着脖子瞧了一瞧,问他疼的怎么样”。宝黛这样的例子着实太多,若非情真,焉能如此?真正爱一个人,是充满了体贴和心疼的。《天龙八部》里,阿朱见乔峰坐在椅子上便睡着了,那一刻他在她眼里不是盖世豪侠,她只怜惜他苦。四、一生但求一知己宝玉是旧社会的叛逆者,黛玉是另一个叛逆者。在旧式大家庭里,行动皆有约束,宝玉姊妹兄弟虽多,却只有黛玉是他的知己。林黛玉见宝玉出了一天的门,就觉得闷闷的,没个可说话的人。宝玉是重性灵轻世俗的。宝钗虽德言容功俱佳,却成为了旧社会的卫道士,纯真性灵已被污染了。宝钗也读过“西厢”、“琵琶”,但她却以传统思想约束自己,并劝黛玉也要“拣那正经的看”。宝姐姐绝不会与宝玉一起欣赏《西厢记》,她大约会劝:“宝兄弟,不如多用心在正途上,不要看这些杂书,移了性情”。湘云是生性洒脱的人,却也劝宝玉:“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宝玉在袭人和湘云面前毫不避讳地赞黛玉:“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这句话字面上虽未赞黛玉,却是发自内心的最高肯定,在宝玉心中,只有林妹妹是他的知己。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心里想:“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每读至此,感动不已,林姑娘在贾府虽享富贵荣华,内心却孤寂,只有宝玉被她视为知音,如今得到印证,对方竟也同样珍视自己,这份感动与震撼是难以名状的。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一生得一知己,相爱相伴、相知相惜,纵然风刀霜剑又何惧。五、爱是真挚纯粹《红楼梦》里对宝玉好的人很多。凤姐对宝玉好,是为了讨贾母、王夫人的欢心,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袭人一心只在宝玉上,却还有争宠夸耀的心,为自己打算。宝姐姐是最会做人的,宝玉挨打,她第一个来探视,“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善欲人知,并非真善,宝钗的行为那么刻意,贾母、王夫人会承情,读者却不会感动。袭人、宝钗对宝玉并非全无真心,但她们的关心里夹杂了太多私心,所以她们常会以箴言劝诫,劝宝玉走仕途经济道路,她们期望改变宝玉,将宝玉塑造成心中完美的形象,将来或可托付终身。我常想,倘若宝玉没有荣国府嫡子的身份,袭人、宝钗是否还会如此?颦儿对宝玉的情意是真挚的、纯洁的,她爱的只是这个人,只是怡红公子,并非富贵闲人。她时时刻刻记挂着宝玉,却又不肯在人前张扬,甚至是刻意隐瞒的。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宝玉挨打,她不知背后流了多少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前去探望时却要躲避旁人。第二天大清早又起来,惦记着宝玉伤情,却只站在花阴下,远远的向怡红院内望着。宝玉雨夜来探,她担心宝玉穿不惯木屐摔倒,坚持把贵重的玻璃绣球灯给他,认为灯虽值钱,但跌了人更要紧。贾政要回京,宝玉练字的功课还差很多,探春、宝钗说每日临一篇楷书字与宝玉,贾母、王夫人都高兴。黛玉却默默替宝玉准备了一卷,且刻意模仿宝玉字迹,只命紫鹃送去。颦卿素来体弱,这一卷字不知耗费多少精神,但是她不在意,她不在意自己身体劳累,也不在意贾母、王夫人是否领情,只在意宝玉能否顺利过关。姊妹虽多,如此为他付出心血的,只有黛玉。正如丫鬟虽多,能为他病补雀金裘的,只有晴雯。我们总以为,在宝黛的爱情里,一直是宝哥哥满腔热情呵护着林妹妹,其实,黛玉付出的并不比宝玉少。她用尽真心去爱恋着宝玉,在她心里爱的只是这个人,不考虑身份地位,也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这样的爱,那么纯粹、那么真挚,它不是金玉良缘,它是最干净的水晶,纤尘不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宝黛一对璧人,互为知音,他们的爱情却在世俗风雨里凋零。贾府大厦将倾,薛府颓势已现,不得不依靠联姻来巩固实力,木石前盟终成空。你曾寄我一生心,我却负你千行泪。爱情悲歌古已有之,譬如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譬如哀婉缠绵的《钗头凤》。只是这《红楼梦》里宝黛的爱情悲剧又着实太令人惋惜了些,作者将它写得那样美好,使读者不知不觉深陷其中,又将这美好毁灭给你看。仿佛西门吹雪的剑,舞得翩跹绝美,让人惊艳沉迷,却无声无息间吻上你的脖子,惊觉之后已来不及全身而退。读者只留得满心惆怅,无法排遣。只好于内心深处,一遍又一遍吟诵: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注释:‚①(清)永忠,《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全诗:“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笑语私。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都来心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混沌一时七窍凿,争教天不赋穷愁!”②(清)富察明义,《题红楼梦》诗。芹梦轩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b60Gz49dl.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