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名人例子100字美国“工匠运动”对培育孩子工匠精神的启示

​​ 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前言中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4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创造无数的新商机和就业机会。这项工程的结束将标志着以勤劳、创业和大量使用劳动力为特征的200年商业传奇故事的结束;同时,
​​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前言中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4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创造无数的新商机和就业机会。这项工程的结束将标志着以勤劳、创业和大量使用劳动力为特征的200年商业传奇故事的结束;同时,它标志着以合作、社会网络和行业专家、技术劳动力为特征的新时代的开始。”其实,在我们中国的人力资源市场,技术劳动力比没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还要吃香的状况就证明了技术对制造业乃至三大产业的支撑作用。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那种为了生存而消费的方式——具有明显的温饱型、模仿式特征会逐渐被私人定制消费模式——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所替代。不远的将来,私人定制不仅独领人们衣食住行的风骚,还会引领人类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私人定制讲究的就是制造出个性化精致产品,没有金刚钻就揽不了瓷器活。这就需要千千万万身怀独门绝技的各类优秀工匠。为此,美国又先行一步了——过去十年来,美国正在举国上下开展“工匠运动”,在许多社区兴办“工匠空间”。它主要坐落于社区公共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或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校的青少年学生,有想法准备创业的人,普通白领们,他们闲暇时纷纷聚在这里,挥洒汗水亲手制作各种物件。“工匠运动”,看起来是大家的业余爱好,实质上潜藏着对重振美国经济的重大意义。美国白宫还举办首届“白宫工匠嘉年华”活动。奥巴马发表演说:“今天的DIY(DIY是英文DoItYourself的缩写,译为自己动手做)就是明天的‘美国制造’。美国制造业正经历一场革命,一场能在未来数十年内帮我们创造新就业岗位和产业的革命。你们的项目正是范例。”一方面,由于美国的高科技尤其是IT产业和高度发展的第三产业遥遥领先,把传统的制造业甩出去“外包”了,因而对传统制造业技工培养也就不再重视了;另一方面,美国也有不少人认为,读高中最佳选择是上大学,只有那些上不了大学的人才会选择职业技术学校。迫于升学压力,许多中学被迫取消手工艺、家政和艺术创作课程,全力以赴提升学习成绩。另外,数字时代使更多劳动力向信息技术产业集中,进一步导致美国人动手能力越来越差。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多年经济低迷,就业形势严峻,制造业首当其冲。美国政府意识到制造业对民众就业的重要性,因此,把这场“工匠运动”当作国家培养下一代技术人才的平台。奥巴马在白宫的“工匠集市”活动上承诺,政府下属的几家研发机构将向公众开放,并呼吁美国各地方官支持本地社区多建一些“工匠空间”。2011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启动一个为期四年的试验性项目,与全美大学研发机构合作,在1000所中学展开“工匠空间”。同时,项目局将提供1250万美元奖金,用于鼓励中学在校生和毕业生用“低技术”手段制造出“高技术”设备的相关教学和培训。当然,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但即便在职业学校也普遍忽视对学生的DIY的训练培养,更不要说在普通中小学让孩子们动手做自己喜欢的玩艺了。因而造成:一边是没有DIY能力的大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一边是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招不到技术工人,造成全国用人“技工荒”。近日看到国务院参事汤敏先生正带领他的团队试验探讨“解决现在大学教育跟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他们设计一种模式:在大学第四年的时候,课程由企业来提供。现在有一千多个企业内部大学,大部分企业都有很多的内部员工培训课程,把一些适合于大学生上的课程放到互联网上去。以后大学生要申请这个企业,你首先要上过这个企业的几门课,考试合格,分数很高的才让你来面试。这种方式完全可以用在社会上,成为走向社会需要不断培训的方式,甚至把国际上好的课引进来。汤先生的试验探讨出发点是好的,但最后立足点错了,再也不能走“考试合格,分数很高的才让你来面试”的应试老路了,要让学生到相关企业去实习,动手能力强的自然会受老板青睐,就像聂圣哲先生创办的德胜-鲁班木工学校教出的匠士成了众多企业的香饽饽,一直供不应求。默灵写于2015-3-20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b60XRjW6l.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