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谦先生逝世六周年江南的春天·纪念许十明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绘画艺术展在苏州开幕

“艺术的历史并不总是璀璨和辉煌的, 有时,中间也会夹杂一些空白或遗忘。 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艺术史时, 不仅要关注被璀璨与辉煌烘托的大家巨作, 还要擦亮双眼,透过浮沙, 寻找原本应该熠熠生辉, 却因种种原因被遮蔽光华的艺术宿儒
原标题:江南的春天·纪念许十明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绘画艺术展在苏州开幕“艺术的历史并不总是璀璨和辉煌的,有时,中间也会夹杂一些空白或遗忘。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艺术史时,不仅要关注被璀璨与辉煌烘托的大家巨作,还要擦亮双眼,透过浮沙,寻找原本应该熠熠生辉,却因种种原因被遮蔽光华的艺术宿儒和他们的遗珍。吴门画坛宿儒许十明,正是这样一位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丁亚雷说。今天下午两点,“江南的春天·纪念许十明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绘画艺术展”在苏州名城艺术馆正式开幕。许十明(1911--1998)是个一生都浸润在江南烟雨中的画家,吴门厚重的人文历史和多彩的自然风貌成就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吴门烟水中的直接生命体验,让许十明的作品拥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饱满的生命形态。1956年5月,《美术》杂志以彩页形式刊发了许十明的作品《江南的春天》,引发了关于中国画传统与创新问题继续地讨论与思考。今天看来,当时的这一系列论争,本身也是新旧时代背景转换条件下,中国画家创作思考的必然结果。许十明《江南的春天》的发表,立刻成为当时众家点评的案例,站在了论争的最前沿。“许十明先生用十分平稳的笔触,把苏州红尘烟火中的情感表达得温暖细腻。从他的画中,我们能找到一份朴实的江南情愫。”丁亚雷说,“更特别的是,许十明的绘画不是与时代脱节的,他不是中国画抱守残缺的遗老遗少,无论是主题的选择还是位置的经营,在当时都有全新的尝试和突破。”“许十明用笔墨呈现出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作品通过描绘五、六十年代的百姓寻常生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说,“其实表现生活的角度有很多,比如劳动场面、建筑物、劳作工具等,但许十明选择了一个更符合江南的、更能体现美的面,这个面更能接近艺术本真,这个展览也是通过许十明的作品,让大家寻找平平常常的美。”(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苏州美协副主席陈危冰说:“许十明先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画家,在水乡题材作品中有很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此次展览,希望让更多观众对100年来的苏州美术有全新的了解,另外希望当代画家在继承吴门画派的过程中,对二十世纪的苏州美术有正确认识和传承。今年是许十明先生逝世20周年,展览首先是为了纪念先生,其次是让更多年轻的创作者、观众尽可能全面了解这位伟大的画家。”(苏州美协副主席陈危冰)即使十分低调,许十明依然用他诚恳的为人和优秀的艺术创作征服了一大批观众,今天名城艺术馆内的济济一堂就足以证明。七十件参展作品,人物画、山水风景画应有尽有,它们无不贯穿着浓浓的江南风情和生活气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今天我们抉发许十明先生的艺术成就,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更是因为这些能打动人的艺术作品可以重新唤起某些日渐模糊的文化记忆。这样的文化艺术贡献者,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b60bX7wl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