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资源县:家常“豆腐”变身致富产业_黄豆_秀林_种植

在资源县,每年初冬,气温逐渐降低,一道特色美食——血粑豆腐开始进入制作期。家家户户选用自家的黄豆磨成豆腐,捏碎后放入猪血、五花肉、橘子皮等搅拌均匀,再将其揉捏成丸子,悬挂于炉火上方自然熏烤,随着时间流逝,制作成功的血粑豆腐留下的便是家的

在资源县,每年初冬,气温逐渐降低,一道特色美食——血粑豆腐开始进入制作期。家家户户选用自家的黄豆磨成豆腐,捏碎后放入猪血、五花肉、橘子皮等搅拌均匀,再将其揉捏成丸子,悬挂于炉火上方自然熏烤,随着时间流逝,制作成功的血粑豆腐留下的便是家的味道。

12月2日,记者来到资源县资源镇浦田村易大姐梅柒腊味作坊,读取家常“丸子”变身致富产业的密码。磨豆腐、切猪肉、备佐料,只见作坊负责人易秀林和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我们是早上四点钟就开始磨豆子、做豆腐,一天能做七八百个。”易秀林告诉记者。血粑豆腐在资源县是一道寻常的美食,但是易秀林却把它做出了特色,她始终坚持传统工艺,用石膏点制豆腐,纯手工拍打成丸,燃烧硬木熏烤,这样制作的血粑豆腐又香又脆,带有浓浓的家乡味道。

“我们这个血粑豆腐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工艺为主,用石膏粉做的,没有任何添加剂,每天早上我都是从外面拿新鲜的猪血和新鲜的肉回来,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来制作的,都是纯手工来捏的血粑豆腐,经过十五天慢慢熏制。”

“我卖血粑豆腐已经第三年了,都是回头客,也是大家帮着介绍,现在找我买的人越来越多。”易秀林开心地说道。记者了解到,目前通过微信联系的就有很多订单,大多是销往县城跟市里,销路不成问题,今年准备有10吨黄豆,预计收入可达60余万元。易大姐梅柒腊味作坊还吸纳了8名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及脱贫户来做工,为乡亲解决就业贡献一份力量。

据易秀林介绍,黄豆、猪肉、猪血等基本原材料直接决定血粑豆腐的口感与质量,而优质的本地黄豆供应量少,制作血粑豆腐又需要大量的黄豆,在了解到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补贴政策后,易秀林便在梅溪镇三茶村流转了160亩撂荒土地种植黄豆,把材料供应抓在自己手里。下一步将继续扩大产业规模,进一步完善种植、制作、包装、销售产业链,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一资源美食。

来源 : 微报资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Ore0q7v6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