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材料中小学作文满分秘籍|010期作文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小冬老师据新闻报道,在中考作文阅卷中,平均每篇作文的阅卷时间大约是40秒左右。也就是说,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孩子数百字的作文就被老师打上了一类文、二类文、三类文的标签。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这里有写作技巧、作文赏析、名师讲解,每天十分钟让孩
小冬老师据新闻报道,在中考作文阅卷中,平均每篇作文的阅卷时间大约是40秒左右。也就是说,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孩子数百字的作文就被老师打上了一类文、二类文、三类文的标签。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这里有写作技巧、作文赏析、名师讲解,每天十分钟让孩子作文分数提升80%!▼中考满分作文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在考场作文的诸多问题中,对很多考生而言,最根本的问题常常是“没的可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材料无技巧可以成文,无材料空有技巧也难出佳作。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来看,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有:①无材料——以讲道理代替引材料,有“码字儿”之嫌;②材料陈旧——以常识性的“纸材料”为主,缺乏鲜活、有力度的“金材料”;③材料单调——所采用的均为同一角度、同一层面、相同色彩的材料,缺乏变化。那么,如何聪明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材料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两个问题。一、材料的选择在选择之前,应该先有“积累”才对。所谓“积累”,一般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之上,广种而博收;一是立足于考生熟悉的生活,挖掘其中的生活道理。如果我们把积累材料比做征兵,那么,选择材料就是调我:兵。如何调兵遣将?有很多道理早已达成共识,如围绕立意选材,选择真实、典型的材料等。1.选择新鲜的材料材料鲜活,是中考作文评阅“发展等级”的要求。所谓材料鲜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是学会选用随着社会的进步涌现的新人新事;②是学会选用那些并非新近发生,却很少被人用过的材料,或者发现熟悉的人物身上不为人知的一面,即旧人新事。▶片段示例1:白居易在四川见街边胡麻饼甚香,千里寄饼给长安的杨万里,赋诗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肠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胡麻饼在路上颠簸三月,早就不脆不香了,怎么能“得似辅兴无”呢?唐人是浪漫的,我们虽不能想象“杨大使”收到饼时那且惊且喜的表情,但我们可以想象故事若发生在现代,饼虽能保鲜,而一份浪漫的心情、一种对友人的关切却打了折扣。现代文化使人们的沟通更容易了,而人们心灵的交流却更困难了。然而,我不能为了追求浪漫而请回驿车,正如不能因为追求古典而躲避现代。正如白居易所言“歌诗合为时而作”,一味泥古而不为现实服务只能是迂腐的书生的作为。如果古诗文如明月,那么时过境迁,它“夜深还过女墙来”,不是吗?当连战、宋楚瑜先生来大陆访问的时候,不正是与大陆人民吟诗唱和互道衷肠吗?古诗文不正是在融入现代,为新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吗?是的,古诗文是一轮明月,不要为求古韵而追求它千年前的容貌,看,这夜深还过女墙来的,才是新文化的新篇章!▶这篇文章,作者将视点放在古典文化上,最终提出书写“新文化的新篇章”这一倡议。白居易与杨万里交往的材料很新鲜,切入的角度亦很别致,表现古人情谊、情怀、情趣,虽是旧事,却鲜有人用。2.选择熟悉的材料考场作文,无论面对怎样的一个作文题目,其实写来写去都是在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自己熟悉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找到命题与自己的种种关联,从“题是题,我是我”转化为“题是我,我是题”。中考也一样,尽量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在我们最有发言权的领域里做文章,是最务实的选择。▶片段示例2:自古以来,我的老家安徽就是人杰地灵之地,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的长江之滨,还是“两岸垂柳淡如烟”的淮河岸边,都留下了无数让人称颂的骄傲。历史上的安徽给中华文化留下了无数绚丽的篇章。历史见证了安徽的古今变化,昔日的安徽是文化之都商业之都,是名人之地,国剧之源,今日的安徽是科技、旅游、农业、矿产能源和汽车都蓬勃发展的安徽。安徽,今年花胜去年红,我爱我的老家!本文以“今年花胜去年红”为题,作者构思时巧妙地在题目之前加了一个“我的家乡”,于是,这篇文章就变成了“家乡的今天更美丽”。这种“转换”,是考生面对一个陌生的题目时找寻“我”的重要一环。这个工作顺利完成后,本文就从“昔”与“今”两个方面写家乡安徽。特别是对安徽今天的展示,作者从科学、旅游、能源、工业等方面展示安徽辉煌的业绩。许多材料信手拈来,特别是一些数字性材料,言之凿凿,令人信服。二、材料的运用选择,是调兵;而运用,则是“实战”。如果说积累材料要“多”,选择材料要“广”,那么,运用材料则要“活”。灵活运用材料,有四种技法值得借鉴。1.深入挖掘材料选用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兵不在多而在精。我们不妨对有限的材料做由表及里的挖掘,把它的内在意义充分开发出来,以一当十。挖掘材料的过程是我们对事物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的认识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深化文章主题思想的过程。对于材料的开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材料的蕴涵进行延展,使同一材料发挥尽可能多的作用;也可以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发现其重大的社会意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体现材料价值。▶片段示例3:在这里,我只想讲一个突然想起的小故事……小学那会儿,“三好”生由同学们选。记得四年级时,班里有个女孩羞怯拘板,又倔头倔脑,没有什么朋友,更不会亲合老师。同学偶尔提到她,总叫“老蔫儿”。谁也没想到,这“老蔫儿”期末居然考了个第一。选“三好”时,老师先把一贯名声显赫的“红人儿”的名字大大地写在黑板中央,再由同学提其他候选人。考了第一的“老蔫儿”似乎被人遗忘了,直到提名快完时,才有同学提到她,她的名字极不起眼地缩在黑板的一角儿。举手表决时,她又被遗忘了,同学们争着选自己的知交好友。当老师一个个擦去落选的人名时,才在角落发现了她。透过厚重的眼镜片,老师斜睨着满眼的不屑问:“哦,这还有一位呢,还选吗?”引出全班一阵哄笑。无意中,我瞥见“老蔫儿”,她缩在教室的角落,两眼失神地大张着,注满了惶惑。这眼神深深刺痛了我幼小的心:我感到了我们的残忍,虽然还不明了这残忍究竟是什么。大了,我才明白那眼神中包含的是自身价值被否认的痛苦。我们在老师有意疏远的指挥棒下,残忍地否定了一个同学的价值,把一个孤言寡合的同学狠狠推向自卑的悬崖!那时,我们虽然年幼,但“以亲疏断优劣”的意识却早已潜移默化,扎根心田。我们小小年龄就戴上了有色眼镜——亲就好,不好也好;疏就差,不差也差。如果谁不够朋友竟能出类拔萃,便要诧异、否定、嘲笑、排斥甚至诋毁!长此以往,长大成人,有色眼镜便要伴其终身了。“有色眼镜”的论断,是切合题意的,这个“色”,即“感情的亲疏”。文章以此立意,无疑是找到了一个恰当的角度。文章最有分量的是对童年旧事的反思,此时的作者已不是当年的小孩子,他对于人性的剖析和对心灵的拷问是理性的,也是充满勇气的。这段文字,通过作者对材料的深入挖掘,表现出较为深刻的思想,很见功力。2.选好使用角度任何一个材料都不止一个属性,看你要用它做什么。同一个材料,在证明不同观点、为不同立意服务时,可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阐释,即“一材多用”。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对此打了个有趣的比方,意思是说:文辞(包括材料),就像物品,思想见解(即中心观点)好比使用物品的工匠、医生。橘子、山楂等果品,厨师拿它做拼盘待客,医生拿它来入药治病。懂这个道理的人,相同的文字(材料)可有不同的用法和用途,在不同人的笔下,它们(指材料)的样子不是死板不变的。因此,一个多义的材料从哪个角度去用,不得不去问你的写作目的,并且要注意对这个材料加以必要的分析,以求能趋向于你的写作目的。3.处理主次与详略写文章要有“一盘棋”的观念一篇文章中的多个材料不可等量齐观、平均用力,必要分出主次详略。在文章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为主要材料,在文章中起辅助作用的为次要材料。一般而言,主要材料详处理,次要材料略处理。决定材料的主次详略,可以根据以下原则:①文章的立意——对阐发主题思想作用重大的材料,做详处理;②读者的情况——对读者感兴趣的材料,可做详处理;③材料的新旧——他人未用过的或未听说的材料,可做详处理。▶片段示例5:记得曾读过一本书,叫《时间简史》,书中对时间、空间与宇宙的阐述让我惊叹不已,但更使我吃惊乃至钦佩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史蒂芬·霍金。这是一个全身肌肉萎缩,被病魔禁锢在轮椅上二十多年无法动弹的残疾人。他就是以坚韧的意志和“生无所息”的精神支撑着自己的病残之躯,在物理力学、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领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一位真正坚韧的巨人、这个人带给我的震撼远比他的作品本身要大得多。他使我想到哥白尼、布鲁诺、诺贝尔、居里夫人……这些名震寰宇的伟人,他们正是将“生无所息”的精神作为一生的信条,用时间和生命去叩开科学真理之门的。本文的材料处理再次证明,凡是新颖又确能表现立意的材料,当作为主要材料不厌其详;同时又不能使之陷于孤立,还要佐以必要的次要材料配合它。山东济南中考作文真题(50分)请以“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考场满分作文赏析: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济南一考生翻开那本厚厚的照片集,里面承载了很多的记忆。手指不停地掀开,仿佛在触摸留恋那温馨而匆匆的时光。温馨的画面那是六年级毕业典礼时的照片。四十多张纯真的笑脸,如今的我看起来好怀念那往日的朋友,前面中间坐着我们的老师,他们都是陪伴我们走过小学最后一年的老师。照片中老师的目光慈祥,温暖……思绪飘到那小学的毕业时光,重温过去的师生情。有一天,我生病了,但仍然坚持着上课。老师固然希望学生认真学习,但生命比学习更重要。老师劝我回家,可我仍然要坚持上完课再走。老师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问清了我病情就走了。不一会儿,老师就拿着药和一杯热腾腾的水来了。此情此景,我鼻子好酸,留下滚烫的热泪。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感动的画面翻过一页又一页,在一张人群紧张焦虑的照片停下。仔细回想关于那段时光的记忆。那是我十四岁时的一个夏天,我随妈妈赶集,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连知了都发出了抗议。我无声地埋怨着这炎热的天气,突然走在我和妈妈旁边的一位老太太倒在地上。我的惊讶引来了许多人的驻足,他们纷纷围向这里。一位类似医生的人说是突发急病,需送医院。于是大伙有帮忙抬的,有告知家人的,有主动开车送医院的……那一刻我发现这个世界是那么美丽,拿出手机,拍摄下这一让人感动的画面。最美的画面还记得“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吗?她在危难面前,毅然选择了飞身上前,将即将被车撞到的两名学生奋力推开,而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重重碾过,造成双腿高位截肢。她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她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她最美的心灵和人性的大爱。她在危机时刻勇救学生的义举,迅速传遍全国,感动国人。舍己为人的情怀,大爱无疆的品质,在挽救那孩子的那一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最美女老师的事迹刻在孩子们的心里,也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那画面将定格为永恒。我陶醉在这充满诗意的画面里,将来无论我走到哪里,这幅美丽的画卷将永远定格在我记忆深处。试题分析今年济南市的中考作文是: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仍然延续了往年的命题规律,依然是命题作文。要想写好此文,首先需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加以分析:(1)“定格”——这是一个限定,说明我们写作的事件在我们的记忆中影响深刻,就像相机的镜头拍摄照片一样清晰,一样难忘。同时,“定格”一词也从侧面表现出我们文中应该有对这个事件的细致刻画,只有细致,才能难以忘怀。(2)“记忆”——这是对文体的一个提示,提示我们写的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是记忆中的亲情、友谊、师生情、人间真情、自然美景后的感悟、一种寄托在某个事物中的回忆(月光)等。可以用“触景生情引出回忆”的方法开头,可以用题记开头,可以用“先声夺人”的声音开头。(3)“画面”——很明显提醒我们写作中应该有画面的描写,即“环境+人物+抒情”,巧妙地运用修辞,将上述三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然是画面,那么我们展现的就应该是一个能够触动我们的事件,在这个事件中,如诗如画、让人行动的某个场景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在这里,不要忘记感情的变化,一篇没有情感及其变化过程的文章,不能成为一篇好的考场作文,多层次、多角度、多次出现心理活动的描写,才能写出真正的在脑海中记忆深刻的画面。名师点评1、内容点评:考生放眼生活,大胆选材,围绕“温馨的画面、感动的画面、最美的画面”组织全文,按照自身成长由小到大的顺序来写,每一画面都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感受,无论怎样都将定格在记忆深处。3、表达点评:本文的表达富有激情,充满了生活情趣。朴实的语言增加了事件的真实性,也让考生在自然流淌的语言中真情实感得以展现。长短句的交互使用,体现出考生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3、特征点评:这是一篇从观察到体验到感受,都流露出考生善于积累素材的好文章。全文的思路清晰,小标题的使用使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考生能够抓住生活中的特写画面进行叙述,发现社会中积极向上的生活镜头,突出主题:这些画面定格在记忆的深处。写作思路思路一:温馨场景,定格脑海可以写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写出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可以写这样一个画面,早上下楼,楼下的这在整理杂物的阿婆向我高声问候,走到小区门口,传达大叔一边开门一边向我微笑,走出小区,早早出摊的阿姨也为我祝福,三个人物,三个画面,定格在脑海之中,朴素的话语,真挚的情感,让我深深的感动。思路二:家庭小事,凸显亲情可以写一件家庭生活中的小事,凸显亲情。今年中考考试的时间正是在端午节当天,那么,我们就可以将端午节早上出门时母亲或者父亲特定的一个画面写出来,比如那悠悠的粽香,比如那为我祈福的艾草,比如那精心给我准备早餐的母亲,比如那送我去考场的父亲……思路三:校园生活,凸显友情、师生情或者美好的回忆如毕业之际,学校给我们开的毕业典礼,点点滴滴记录了我们在学校的成长历程,我们的签名留念等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在快乐与激动中匆匆而过,让人心中禁不住泛起层层的涟漪,这个温馨而炫丽的画面,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思路四:自然景观,美景永存可以写在游历或者平常看到的难忘的自然景观,如:那在流淌的旅途中,面对峭壁选择了傲然耸立的瀑布;那在绝壁之上、贫瘠的土壤之中,毅然成长的松树;那在乡村的田野,遍地开放的无名的野花;那长白山顶峰,遮挡了美景的迷雾等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OreqGbLr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