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搓澡的诗苏轼真有意思,一首调侃搓澡师下手太重的宋词,33字却别有深意

苏轼贵为文坛巨擘,但是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却极富生活气息。他和苏小妹以及佛印的那些故事流传至今,读来依然让人莞尔;他自己还有东坡肉传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而在我们翻阅苏东坡宋词的时候,发现了他一首写到洗澡搓背的诗词,读起来也很有意思。 且
原标题:苏轼真有意思,一首调侃搓澡师下手太重的宋词,33字却别有深意苏轼贵为文坛巨擘,但是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却极富生活气息。他和苏小妹以及佛印的那些故事流传至今,读来依然让人莞尔;他自己还有东坡肉传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而在我们翻阅苏东坡宋词的时候,发现了他一首写到洗澡搓背的诗词,读起来也很有意思。且看: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这首宋词的题目是《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用的是“如梦令”的词牌名,全文只有33个字。在这首宋词当中,苏轼调侃了搓背师下手太重,接连用了两个“轻手”,可以让我们想象当时苏东坡龇牙咧嘴的状态,使得这个人物更富有鲜活的生活气息。但是如果我们把这首宋词放置于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当中,也不难发现这首词背后的深意。当时的苏东坡已经年近半百,生命已经过去了绝大多数的岁月。但是此时他依然远离京城,经历了险些让他丧命的乌台诗案之后,公元1084年,48岁的苏轼即将迎来仕途的转机。开篇就把我们放置于那个热气腾腾的洗澡搓背环境之中,“水垢何曾相受”,苏轼写到了“水”,也看到了“垢”,进而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清水和污垢什么时候能够一起共存过?我在这里洗澡搓背,其实也就是为了去除这背上的污垢,还我清白之身。接下来,苏轼就由此想到自己,“细看两俱无有”,仔细斟酌我自己,“水”和“垢”好像什么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苏轼是一个非常喜爱干净的人,对于古代的这些士大夫来说,大多数都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无论是自己的荣誉,还是自己身体的清洁,还是自己精神上的纯洁,都是他们这一生所孜孜追求的。所以苏轼在这里写自己“细看两俱无有”,强调自己的洁净。或许有人会说,既然身体是洁净的,为何还要经常洗浴?其实这已经成为苏轼的一种生活方式。洗浴不单单是要清除污垢,更多的还是能够强身健体和愉悦心情。苏轼在这里遇到了一个下手很重的搓澡师,在他的手下疼得龇牙咧嘴。这让苏轼感觉到身体很不舒服,所以写下了以下的两句宋词。“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我对这个搓澡师说,今日里麻烦你为我搓背了。这当然是用来表达客气的话,后两句才是苏轼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请你轻一点,再轻一点,因为我身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污垢,你也不必用这么大力气。这是一则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非常简单,场景也非常常见。苏轼的这首词表面上来说,也不过就是为了劝诫搓澡师不要用那么大力气。但是细究这首宋词,我们就会发现这33个字其实都另有所指。我们今天来看乌台诗案,苏轼多少是又有一些冤枉的。对于苏轼这样年少成名又非常爱惜自己羽毛的古代士大夫来说,这一生都要背负这样沉重的压力,实在是太不应该。而且此时的苏轼即将受到宋神宗的重新启用,对于之前自己的经历自然要寻找情感突破的出口。这首宋词的最后几个字,“居士本来无垢”,其实就是苏轼对自己之前被冤枉经历的回应。在苏轼看来,对于那些身体洁净的人下重手去污垢,是完全不必要的,也是非常可笑的。同理,对于那些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的人,却要蒙受这么大的冤屈和折磨,甚至赔上几十年生命的代价,也更是不应该。但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牵连几十年,又岂能是“居士本来无垢”这几个字所能够呼喊出的?虽然相比之前,宋代士大夫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是他们的命运大多数依然是悲剧的结局。50岁的苏轼受到短暂的起用,但是十几年后依然带着遗憾离开了世界。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WrBg3Oyw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