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简介史学才女班昭,写了一本书,影响后世女性千年

班昭,名姬,字惠班,扶风平陵人,其父班彪,是汉代史学和儒学大师,大哥班固,是《汉书》的主要作者,我国继司马迁之后又一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二哥班超,就是现在的两个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创造者。 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
原标题: 史学才女班昭,写了一本书,影响后世女性千年班昭,名姬,字惠班,扶风平陵人,其父班彪,是汉代史学和儒学大师,大哥班固,是《汉书》的主要作者,我国继司马迁之后又一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二哥班超,就是现在的两个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创造者。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学家,也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政治家。出生于官僚豪族,书香门第,天资聪慧,博学高才,尤擅文采。从小就受到父亲与哥哥的影响,熟读儒家经典,之后又掌握了丰富的天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是班氏家族中博学多才的才女,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参与史书著述的女性。班昭的父亲班彪从青年时期就开始收集史学资料,立志写出《汉书》,为此书奠下基础,但是还没有完成就去世了。哥哥班固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花了二十年时间续写《汉书》,将内容写至章帝,仍然没有完成就因为冤案而下狱。班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手续写《汉书》,她经过不断努力,继续收集史料,整理父亲和大哥的藏书和遗稿,补写了八表和《天文志》,终于在四十岁的时候完成了《汉书》。在封建时期,女子参与史书编写是空前绝后的,可以说《汉书》开始于大儒,结束于女子。《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在十四岁的时候嫁给了同郡的曹世叔,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和几个女儿,可惜曹世叔早亡,班昭贤惠、守节的名声在外。东汉和帝听说了她的名声,传她入宫中,命令皇后和贵妃向她学习女德,班昭成为了宫廷教师,在这时,她与汉和帝的贵人邓绥成为了“好闺蜜”。人们都十分尊敬她,称她为“曹大家”。“大家”就是大姑的意思,是女性的尊称。她还有着出色的政治才能,汉和帝去世后,邓太后临朝听政,作为老师和“闺蜜”的班昭也开始参与朝廷政事,她的儿子曹成也因为她成为关内侯,可见在邓太后听政时期班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班昭除了整理完成《汉书》,还写了一本流传很广,但被现代人所批判的一本关于女性的行为守则的书——《女诫》,在70多岁高寿之年,班昭写出了《女诫》,计1600字。主要写女性如何为人处世、三从、四德等。这本书作为女性规范的教科书,在封建社会有着很高的地位,她的《女诫》位居“女四书”之首,对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班昭也因此被称为“女教的圣人”。《七戒》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女诫》影响对后世女性行为规范影响千年。她不但政治上有所作为,而且是著名的才女。提到班昭的才华,那就不得不提她的《东征赋》。《东征赋》是《文选》收录的唯一一部女性作品。此赋写了班昭随儿子曹成去陈留赴任沿途的所见所感,并教导人们要坚持正道,敬业慎行。这是班昭留下来唯一的完整赋作,感情细腻真挚,带有明显的女性特色,语言凝练,全赋还运用了大量的典故。班昭年逾古稀而逝,享年七十多岁,邓太后身穿素服表示哀悼,并派使者监办班昭的丧事,千古第一史學才女,結束了她偉大而榮耀的一生。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PVdL41vjd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