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为出镜率多少起争执

(本文摘自:《档案春秋》杂志) 《红色娘子军》:为出镜率多少起争执 演出单位:中央芭蕾舞团 拍摄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 出品时间:1971年 1960年,一部名为《红色娘子军》的电影在全国引起轰动。在1962年首届电影百花奖评比中,
原标题:《红色娘子军》:为出镜率多少起争执(本文摘自:《档案春秋》杂志)《红色娘子军》:为出镜率多少起争执演出单位:中央芭蕾舞团拍摄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时间:1971年1960年,一部名为《红色娘子军》的电影在全国引起轰动。在1962年首届电影百花奖评比中,这部影片共获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男配角等4项大奖。一时间“向前进、向前进”的旋律响彻全国。1963年,中央芭蕾舞团在讨论制作革命题材芭蕾舞剧的时候,《红色娘子军》被提到了改编日程上。当时中央芭蕾舞团正在上演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周恩来看了演出后认为,中芭应该走自己的路,进行自主创作。总理提议可以排演外国革命历史事件“巴黎公社”或“十月革命”的题材。不久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林默涵召开会议,落实总理建议。林默涵提议改编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这是个中国现代民族团结题材的剧目,比总理提议的外国历史题材进了一步。思路打开以后,时任中芭创作组负责人的李承祥想到了电影《红色娘子军》,这部获奖影片在国内反响很大,不仅剧中的人物琼花、洪常青、南霸天等性格鲜明,而且故事发生地海南岛有美丽的热带自然风貌,况且芭蕾舞又是以女性舞蹈为主,排演娘子军这种女性题材非常合适。经过讨论,《红色娘子军》改编芭蕾舞剧被确定下来。1964年9月26日,我国第一部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周恩来观看演出后给予了肯定。紧接着剧团又到人民大会堂小礼堂演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都到场观看。毛泽东对这部舞剧给予了三句话的评价:“方向是对的,革命是成功的,艺术上也是好的。”首演大获成功后,在随后的40多年里,这部芭蕾舞剧久演不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从故事的构思到人物的塑造,从音乐到舞蹈的编排都非常出色,而且又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这样一部舞剧自然也受到了“江青同志”的青睐,她决定把这部芭蕾舞剧列入首批搬上银幕的剧目。任务交给了北影厂,江青为此还将李文化从《智取威虎山》筹备组抽调出来,作为《红色娘子军》摄制组第一把手,组建拍摄班子。李文化请来了潘文展和傅杰做导演。在筹拍之初案头工作阶段,样板团和摄制组的关系非常融洽,大家互相尊重,发挥各自的业务特长,尽可能地将芭蕾舞和电影这样两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来完成英雄人物的塑造。开机实拍的日子是在1970年7月,实拍毕竟不是纸上谈兵,真刀真枪地操练,一些隐藏起来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一一暴露出来。比如在拍摄第一场“常青指路奔向红区”的时候就出现了纷争。这场戏情节很简单:吴清华逃出南霸天的牢笼,半路却被抓住。在遭到南霸天爪牙一阵毒打后,昏死过去。南霸天以为吴已被打死,带着家丁打道回府。这时洪常青路过此地,救起了吴清华,给了她两个银毫子让她投奔红区。从情节上看,这场戏的主角应该是吴清华。在编排时她的动作比较多,是中心,洪常青不仅要围着她转,有时甚至被甩出了画面。当时扮演洪常青的是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芭蕾舞剧团一把手刘庆棠。他对样片非常不满意,洪常青是主要英雄人物,你们这样处理,怎么体现“三突出”的原则?而摄制组却认为,如果不这样拍,故事情节就无法交代清楚。双方争执起来,陷入僵局,拍摄工作无法往下进行。点击下图购买,记得先领优惠券事情闹到了江青那里。当时谢铁骊和钱江刚刚拍完《智取威虎山》,还未得喘息,就像救火队员一样,又被江青调遣到《红色娘子军》摄制组。谢铁骊加入进来以后,认为摄制组的做法并没有错,如何拍摄、镜头给谁都应该服从剧情叙述的需要,这是常识。他对第一场戏的样片进行了重新剪接,主基调并没有改变。导演换了,但主演的思想还是没有转过弯。果然,在拍摄第二场“清华控诉参加红军”时,刘庆棠又因为洪常青的镜头多少问题与谢导演发生了冲突。谢铁骊不断地解释、磨合,总算把这部影片坚持拍完了。《红色娘子军》的拍摄,同样“倾注了江青同志的许多心血”,大到人员的调配,小到一个场景的设置她都要关注到。比如在“序幕”一场戏中,江青认为圈吴清华的牢房太大,夸大了敌人的力量,要改。摄制组设计了土牢、水牢和地牢等多种方案都被江青否定了,最后采用的办法是她自己想出来的,用椰子杆架起一个圈当作土牢,这才算完成了拍摄。那时成功的标准就是“江青同志”点头。这种文化专制,使电影导演的职能范围被限制得极为狭小,导演在拍摄过程中丝毫感受不到创作带来的乐趣。即便如此尊重江青的意见,即便影片在送审过程中一路顺利,但拍摄出的结果还是有她不满意的地方。她特别强调在第四场表现军民大联欢的场景时,云彩的设计不好,应该让海南瓦蓝色的天空上漂浮着两层白云,这样才能更好地映衬出军旗的鲜艳和英雄树的火红。1971年元旦过后,彩色芭蕾舞影片《红色娘子军》继《智取威虎山》和《红灯记》之后,作为第三部被拍摄成电影的样板戏在全国上映。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PVdLMmv36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