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江湖》拍小店,纪录片团队也受挫_杜兴_沈阳_人物

朝鲜族老太李莲花。 代驾琪姐。 特色音乐串吧里的民间演员耀威。 北京没入选因为“各环”差异太大 “宵夜”的最大特点就是“野” 首期《宵夜江湖》中也出现了沈阳人最爱吃的食物——鸡架。虽然食材普通,但是沈阳人创意性地通过炸、烤、煮、熏

朝鲜族老太李莲花。

代驾琪姐。

特色音乐串吧里的民间演员耀威。

北京没入选因为“各环”差异太大

“宵夜”的最大特点就是“野”

首期《宵夜江湖》中也出现了沈阳人最爱吃的食物——鸡架。虽然食材普通,但是沈阳人创意性地通过炸、烤、煮、熏等多种做法,让鸡架成为沈阳宵夜餐桌上的“头把交椅”。夜晚负责运输鸡架的货车司机风趣地表示,“全国一半的鸡架都被沈阳人吃掉了”。

谈及对于创作“夜宵”题材的初衷,杜兴表示,最早他想拍一部关于夜晚生活的片子,而《宵夜江湖》的名字也是改了好几次,“从开始我们想过的《宵夜中国》到后来的《夜江湖》,最后就折中了一下,叫了《宵夜江湖》。”

最大困难是寻找主人公

提到该片拍摄的最大困难,杜兴坦言,还是寻找主人公。沈阳是东北的一个中心城市,有很多“沈漂”,剧组起初发现了一个姑娘,非常能干,漂泊了很多年,在帮她男朋友卖烤串,“故事很好,结果等调研完没多久,两个人分手了。”

更注重人物的故事还是美食的味道,是每一部美食纪录片都需要考量的问题。对此杜兴表示,首先是吃,如果这道宵夜不好吃的话就不会去拍,此外是要考虑人物特点,“有的人物身上的特点我们能抓住,有的人物抓不住,这个很困难。”

总导演“诉苦”

夜宵店主对摄制组爱搭不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PVdLyZmO6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