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面料、极限编织…意想不到的服装面料形态给你无限灵感~_Sipa_造纸_作品

来源:FDC面料图书馆 01.Iben-Høj 以任何创意的形式来创造织物 Iben-Høj,编织艺术家,毕业于一布莱顿大学时尚针织品设计方向。编织是她的爱好,对于针线结构和纱线介质的着迷使她沉浸在服装创作中。利用三维的形状,以任何创意的

来源:FDC面料图书馆

01.Iben-Høj

以任何创意的形式来创造织物

Iben-Høj,编织艺术家,毕业于一布莱顿大学时尚针织品设计方向。编织是她的爱好,对于针线结构和纱线介质的着迷使她沉浸在服装创作中。利用三维的形状,以任何创意的形式来创造织物,对于她而言是一种完全独特的体验,一直激励着她创作更多的作品。

lbenHoi的作品采用手工编织机手工制作,并进行小批量地生产。 它们以可持续性、质量、材料、形状和结构为重点:“我试图探讨「针织工作是什么」和「可以是什么的概念。”

而手工传统是她作品中的核心概念。她用手动工业机器来创作,同时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技术。即时的创作过程对她的作品至关重要,针织作品可以直接在机器上成型,她可以自由地控制图案、纹理和形状。色彩也在她的作品中有节奏地变化着。

02.Alexandra Sipa

延续电线的生命

23岁的Alexandra Sipa来自罗马尼亚(Romania),2020年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母亲是一名内衣设计师,因此在Sipa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时尚。

Alexandra Sipa将自己的设计系列建立在垃圾堆之上,她在伦敦Great Eastern Waste废品回收中心和罗马尼亚Bacău 的工厂淘到材料开启了不一样的高定之旅。

Alexandra Sipa的系列虽然看起来充满了未来主义,实际上却运用了许多文化与历史的参考。Sipa在罗马尼亚妇女的穿着中提取富有活力的色彩,那与朴素城市形成对比的、盛装穿戴的、超级女性化的外貌,让人深深着迷。

Alexandra Sipa用多色彩的废弃金属线制作服装源自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刚升入大二的她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做研究,结果耳机突然坏了(这已经是那年坏的第五副耳机),她被五颜六色的电线吸引,Alexandra Sipa想找到一种方法重复使用它们并且试图将它们应用在面料之中。

Sipa不是用死板的面料来制作时装,而是在传统的改造中走出。Alexandra Sipa在伦敦Great Eastern Waste废品回收中心回收废弃电线,又将罗马尼亚Bacău 的工厂的废弃面料制成上衣。Alexandra Sipa很清晰的知道自己面对的挑战是如何解决美观问题,因此每一个造型面对的挑战都让她兴奋。

探索如何通过解决各种形式的浪费的最终目的是循环利用,因此Alexandra Sipa将自己的实验植根于本地废物资源创造的奢侈品中。

Alexandra Sipa希望设计师们能进一步从简单的改造传统面料和旧衣服中走出,探索服用材料的更多种可能。其对社会中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产生警示,也让消费者进一步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浪费问题。

03.Aimee Lee

造纸工艺的研究

Aimee Lee,美籍韩裔。造纸艺术家、作家,致力于造纸艺术、汉字艺术的研究,曾在美国的各大博物馆及艺术院校进行造纸艺术的传授与演讲。并且在韩国富布赖特基金会和手工艺中心等的资助下,她环游世界,分享她的Hanji纸造纸技术和专业知识。

Hanji纸是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传统手工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制作材料主要是桑树皮。它的纸质虽然柔软,却十分坚韧耐用。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这样的传统纸工艺也渐渐消失。

by : GUMINGSIYI

Aimee找寻到Hanji纸除作为纸张之外的意义。她将针织的形式融入到造纸的工艺制作过程之中,一双鞋、一件衣服、一块针织面料都填补了韩国造纸文化的空白。

最后,相信很多细心的小伙伴已经发现,

文章推送已经不再按照发布时间排序啦,而是按照你关注的权重。

为了不错过我们的推文,大家可以将我们「星标置顶」,

这样你看到我们推送的概率也会更高一些哦~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会立即处理

点击浏览“服装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PVdLyvX36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