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朱军小品艺术人生朱军的“艺术人生”

我们可以看到朱军在台上主持时的游刃有余,却很少关注他的生活。生活中的朱军,依然如舞台上的他一般,气概十足。 就像许多人知道朱军拿话筒有三十年,却不知其实他执笔已经四十多年,笔法纯熟,造诣颇深。 欣赏了朱军老师的画作 我们来看看他的生活
原标题:朱军的“艺术人生”我们可以看到朱军在台上主持时的游刃有余,却很少关注他的生活。生活中的朱军,依然如舞台上的他一般,气概十足。就像许多人知道朱军拿话筒有三十年,却不知其实他执笔已经四十多年,笔法纯熟,造诣颇深。欣赏了朱军老师的画作我们来看看他的生活在四年前,朱军曾提出想退居二线,他认为自己50岁了,应该给后辈更多机会。但因为工作需要,他依旧留在了春晚舞台上。那时他开始不断思考:如果有一天真的离开了春晚,会失落吗?会悲情吗?抑或很开心?又会去做什么呢?但当真的离开春晚后,朱军发现,这些想象统统都不存在了。在浓浓的亲情包裹下,他感受到的是一种久违的快乐,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轻松。春节后,朱军又回到了北京,开始为新节目《信中国》忙碌,这次他除了主持,还首次担任独立制作人和总导演。都说50岁知天命,但他更坚持的是不忘初心,早前他在微博谈到自己的新身份时写道,“我确已出走半生,但归来仍是少年”。时间回溯到1999年和2000年,两年时间内朱军痛失双亲,在情感最压抑的时候,《艺术人生》应运而生。正值世纪之交,人们总有意无意驻足回望,在各种感叹之下,《艺术人生》走过了极其辉煌的阶段,朱军认为这是自己综艺节目的“开山之作”。“当你站在一个舞台上,鲜花和掌声已成为常态,还有什么可以让你兴奋激动,让你泪流满面,让你浑身毛孔都张开,调动起你的创造力?”朱军曾无数次这样扪心自问,心里有个声音回答说:去做热爱的事情。于是,自幼热爱文字的朱军,和团队一起策划了《信中国》。为了搜集建党以来优秀共产党员的信件,他和团队走访了党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各大博物馆,央视开出的介绍信都有厚厚一摞。他选择信件的标准是打动内心、坚定信仰、支撑内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黄继光、杨开慧……一封封优秀共产党员的信件,常常让朱军感动到泪流满面。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这些历史,他找来了60多位著名演员,其中有老艺术家也有当红偶像,朱军希望能让文字和声音穿越时间,产生新的生命和力量。在他看来,读信和表演并不一样,既不能完全沉浸在角色里,又要把写信人的情感带出来,非常有挑战。让他感动的是,虽然时间有限,经费有限,嘉宾们依然积极参与。《信·中国》经过8个月的策划,4个月的录制,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从2000多封信件中,甄选出50多组信件。为了调动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朱军做出了表率,但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熬夜也成了家常便饭。朱军坦言,不是没有压力的。他曾在微博写道,“我喜欢尝试,并从来不甘于只守着脚下的这方舞台。当然,我害怕失败,我担心辜负观众的期待,但是我却从来不会因为害怕失败而失去尝试的勇气”。诚然,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但朱军坚持一定要做“良心之作”,他的坚守很简单——“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儿女”。这就是他的“艺术人生”。既有充满艺术感的生活气息,又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体验。愿每个人都如朱军一样,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来源|中国播音主持网、央视综艺编辑|马瑾为自己的人生点赞!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5da7YyrX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