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专家不会说人话?为什么越是专家,越不会说人话?

专家都不会说人话。 这是大部分人的印象。 专家们的发言和文章,有太多拗口的术语、奇怪的概念,把我们绕得晕头转向。 甚至有人说他们就是故意的。如果让大家都听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那他们就失掉专家的权威了。 其实,大部分专家并不是有意的。他
原标题:为什么越是专家,越不会说人话?专家都不会说人话。这是大部分人的印象。专家们的发言和文章,有太多拗口的术语、奇怪的概念,把我们绕得晕头转向。甚至有人说他们就是故意的。如果让大家都听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那他们就失掉专家的权威了。其实,大部分专家并不是有意的。他们只是不知道,自己说的不是人话。为什么会这样呢?《风格感觉》的作者史蒂芬·平克给出了最好的解释。史蒂芬·平克自己就是一位专家,他是哈佛的心理学教授,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同时还是语言学家。他也是一位科普作家,他的作品本本经典。这一本《风格感觉》,不是科普书,而是写作指导书,专门教大家在写文章,尤其是科普类的文章时怎么「说人话」。为什么越是越不会说人话呢?我们必须理解三个概念:知识的诅咒、组块化、功能固着。知识的诅咒有一本书叫《知识大迁移》,作者威廉·庞德斯通是美国著名的知识作家,这本书描述的是他对于美国民众知识水平的观察。其中有两个小调查,让我印象极其深刻。大家对于这三个图标一定不陌生,在手机、电脑、iPad上我们总能看到,庞德斯通拿这些图标,在美国大学生群体中去做调查,不是一般民众哦,而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哦,右边这个百分比是什么呢?是不认识图标的人所占的比例。有25%的大学生不认识「WiFi」的图标,有48%的大学生不认识「搜索」的图标,有60%的大学生不认识「分享」的图标。下边一张图更有意思了,是大家在车站和机场经常能看见的指示图标,书中的图标是美式的,我给换成在中国常见的样式了。有17%的人不认识「禁止通行」,有42%的人不认识「急救」,最恐怖的来了,有95%的人不认识「出口」的图标,不知道美国人民是怎么逃出机场的。这两个例子说明,很多我们认为已经普及的知识,还没有被那么多人掌握。你掌握了一种知识,你就不能理解,那些没有掌握这种知识的人,他们是怎么想的。这就叫做「知识的诅咒」。大家在平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时候,不论是给自己的小侄子辅导功课,教自己的朋友开车,带公司的新人,免不了有一个时刻,你会感觉,这件事情我已经讲得这么明白,怎么你还是不会呢?这个时候,就是「知识的诅咒」。一种知识,就像是一条大河,对于已经渡过河的人来说,回头看的时候,会感觉并不算很难。他站在河的对岸,就不能明白还没有渡过河的人,他们看到的困难。就像我们不能理解,那95%不认识出口图标的美国大学生,是怎么从机场逃出来的。那些不说人话的专家,真的不知道自己说的不是人话吗?是的,因为「知识的诅咒」,他们真不知道。如何打破知识的诅咒呢?单凭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从读者的世界里获得反馈信号。把文稿给那些与目标受众相似的读者看,看看他们能否看懂。这一点做得最好的,竟然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白居易写好一首诗,就会念给一位老大妈听,如果大妈能听懂,就算写好了,如果大妈听不懂,白居易就写得再浅显一些。白居易写作法,你值得拥有。组块化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实验证明,大多数人一次只能记忆7项内容。这就好比我们的大脑里只有7个抽屉,装满了,就很难再装了。比如下边有14个字母,你可以试一试,想要一下记下来,非常不容易。C、P、U、I、C、B、C、W、I、N、F、I、F、A可是没有人规定,大脑里的每个抽屉只能装一个字母,所以我们可以把14个字母分组:CPU:电脑的中央处理器;ICBC:中国工商银行的缩写,网友调侃读作「爱存不存」;WIN:Windows操作系统的简称;FIFA:国际足球联合会的缩写,也是一款特别好玩儿的游戏。这样,我们只用四个抽屉,就能把这些字母装进大脑。这个过程,就叫「组块化」。大部分提高记忆的小技巧,背后的原理,都是组块化。我是个出门很容易丢三落四的人,后来有个朋友教了我一招,我只要记住「伸手要钱」,也就是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出门前检查一下,就不会忘东西了。你看,这就是「组块化」,原本是四件东西,需要占据大脑中的四个抽屉,现在只需要一个抽屉就可以了。组块化不仅是我们提高记忆的小窍门,更是人类交流信息、传递智慧的最好工具。上学的时候,不论是哪一个学科,都要记无数的术语。这些术语,就是知识的「组块化」。如果你在电脑上想要传个文件给别人,往往会先打个压缩包,因为文件体积小,传起来快。不论是术语、还是缩写,这些「组块化」,就是知识的压缩包,提高了人和人之间传递信息和智慧的效率。可是,如果对方接收了压缩包,却没办法解压缩,那就麻烦了。你还要传给他解压缩软件,等着他安装好,再去打开压缩包,反而更费时间。这就是专家使用术语和普通民众交流时的状态。每当他抛出一个术语,就像是给我们传了一个压缩包,却每给我们装解压缩的软件。那么,他不知道我们不会解压缩吗?不知道。因为「知识的诅咒」。怎么解决呢?办法有两个。第一种方法,还是打破「知识的诅咒」的那个方法,把文稿给那些与目标受众相似的读者看,看看他们能否看懂。第二种方法,就是自带解压缩软件。比如在第一次出现术语时,要使用全称,后边附上「以下简称XXX」。或者在书的最后附上一张「缩写表」或「术语表」。功能固着心理学有一个经典的实验: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一根蜡烛、一盒图钉,让大家把蜡烛固定在墙上,而且蜡油不能滴到地上。大家都想方设法用图钉把蜡烛钉在墙上,结果都失败了。正确的方法,是把图钉的盒子空出来,把盒子钉在墙上,再把蜡烛放在盒子里。大多数人没有发现这个办法,是因为他们认为盒子只是用来装图钉的,不是一个独立物品。这种对事物功能的刻板印象,就是「功能固着」。互联网产品经理们,有一句经典的吐槽:在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来,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这也是一种「功能固着」。专家们也会常常犯这种毛病,他们对于术语、概念就有这种刻板印象,认为脱离掉术语和抽象概念,就无法交流。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没法「说人话」。比如下边这三句话参与者在良好乃至优异的隔声测试条件中参加考试。机场内以及附近地区的管理行动,无助于减轻飞机在起降期间遭到飞鸟撞击的风险。食物摄取方式和身体质量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明明可以说成我们在安静的房间里组织学生考试。在机场附近捕鸟,不能减少飞机起降时和鸟类相撞的次数。越吃,越胖。术语和抽象概念,明明是帮助我们提高交流的效率,可是「功能固着」使得他们被滥用,让给交流变得更困难。走到这里,我们终于看明白,为什么越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越没法用浅显的语言和大众来交流了。因为「组块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术语、缩写、抽象概念,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可是在这个领域越久,他对于术语的「功能固着」也会越强,也就越不愿意脱离术语来交流。因为「知识的诅咒」,他意识不到,这些术语、抽象概念,反而让他和大众的交流更困难了。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后,我就越发佩服那些努力把科普变得更有趣的科学家了。相当于他们跋山涉水去探险,越是优秀的人,向前走得越远,而他们愿意不辞辛劳,折回来走到我们身边,再扶着我们重新走一遍这段旅程,让我们看到山那一边的风景。比如像伽莫夫的《物理世界奇遇记》就是这样,他能用有趣的故事和通俗的事物,为我们解释清楚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前沿概念,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向大家强烈推荐这本书。而作为一名写作者,想清楚这个问题,对自己会更有帮助。要时时审视自己,看看自己是否陷入了「知识的诅咒」。这不仅是提高自己文章的阅读量那么简单,这还是一种修行,让自己抱着更开放的心态面对别人,面对世界。正如史蒂芬·平克所说:要一直努力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模式,发现别人的所思所惑。虽然这不一定能使你在生活各方面都变成更好的人,但它将成为你对他人保持恒久善意的源泉。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5daqxAk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