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始丹法全篇此文全篇只有4句话88字,却成就古典文学最早的驳论文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当中,长篇大论有之,短小精悍亦有之。长篇大论可能会导致文章言之无物,短小精悍的文章却往往能够针砭时弊,一针见血。所以,真正的精彩文章并不看字数的多少,而是以文学性作为最重要的文学评价标准。 比如本文所提到的这一篇古文,全篇
原标题:此文全篇只有4句话88字,却成就古典文学最早的驳论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当中,长篇大论有之,短小精悍亦有之。长篇大论可能会导致文章言之无物,短小精悍的文章却往往能够针砭时弊,一针见血。所以,真正的精彩文章并不看字数的多少,而是以文学性作为最重要的文学评价标准。比如本文所提到的这一篇古文,全篇只有4句话,88字,却成就古典文学最早的驳论文。且看: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这篇古文相信有很多人都曾经读过,就是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这篇古文短小精悍,除去标点符号,只有88字,却非常有理有据的驳斥了“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的论点。有意思的是,这篇古文只有四句话,恰好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句话,就是抛出《史记》中司马迁的论点,“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世界上的人都认为孟尝君“能得士”,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投奔,门下的门客不计其数,而最终孟尝君也是依靠这些人离开了虎狼之秦。第二句话,就是王安石的直接驳斥,“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在王安石看来,孟尝君只不过是一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头头而已,怎么能称得上礼贤下士、吸引贤人前来投奔呢?王安石并不否认孟尝君门下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投奔,也并不否认孟尝君依靠鸡鸣狗盗之徒逃离秦国。但是他所认定的是,这些鸡鸣狗盗之徒不能称得上是“士”,孟尝君身后跟着的那些人,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并没有什么真本事。所以就引出这篇文章的第三句话,“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如果不是这样(指的是孟尝君身边都是鸡鸣狗盗之徒。)的话,凭借齐国当时的国力以及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若真正得到一位贤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南面称王制服秦国,孟尝君就不会遭遇在秦国时所遇到的问题,哪里还用的上什么鸡鸣狗盗之徒呢?所以在最后,王安石下了这样的结论:“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也正是因为孟尝君的门客里面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所以才会让天下真正的贤达之人寒了心,自然也就成为不会归属于他的原因了。从这篇文章整体的结构来说,驳斥的相当精彩。第一句先立出一个靶子,而后开始围绕“鸡鸣狗盗”直接驳斥,认为其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耳”,第三句采用迂回战略,大谈若得一贤士后齐国的境况会有何不同,“南面而制秦”,提出反问“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逻辑严密,反驳有力。最后将靶子直接打倒,从“孟尝君能得士”变为“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水到渠成。如此精彩文章,实在并不多见。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5davyJZ6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