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峡谷实景剧场封面世界最大峡谷实景音乐剧场,演绎世界经典,感天动地……

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是一首在鄂西土家族民间经时历岁、流传久远 ,享誉世界的优秀民歌 ;它具有生动的语言、鲜明的形象、突出的主题、清晰的结构 ;并以和谐的音韵、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展示出其独特的土家族音乐魅力 。 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原标题:封面世界最大峡谷实景音乐剧场,演绎世界经典,感天动地……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是一首在鄂西土家族民间经时历岁、流传久远,享誉世界的优秀民歌;它具有生动的语言、鲜明的形象、突出的主题、清晰的结构;并以和谐的音韵、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展示出其独特的土家族音乐魅力。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龙船调》起源于湖北恩施,由利川灯歌《种瓜调》整理改编而成。它发源于清初,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教课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将《龙船调》唱响世界2002年12月20日,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音乐厅举行独唱音乐会,将《龙船调》唱响世界。2003年-2006年,《龙船调》连续三次作为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肯尼迪艺术中心几个世界顶尖级艺术殿堂唯一固定的选曲唱响,再次将\"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的唱词推向世界。恩施大峡谷山水实景剧场摄影:卢清国世界最大的峡谷山水实景剧场实景剧《龙船调》由民歌改编而来,是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峡谷山水实景剧。恩施大峡谷《龙船调》摄影:卢清国该剧以恩施地区土司制度时期为背景,利用恩施绝壁大峡谷景观作为舞台背景,融入土家民族独具特色的音乐元素和歌舞表现形式,讲述了美丽善良的吐司女儿幺妹爱上了平凡淳朴的土家汉子瓠子,为挣脱封建束缚和世俗的眼光,誓死追求自由忠贞的爱情故事。恩施大峡谷风雨桥/云龙桥摄影:卢清国恩施州的\"风雨桥\"是造型独特的木质古建筑,它历史悠久、极富民族气质,侗族人称\"风雨桥\",土家人称\"凉桥\",也是当地青年男女对歌传情的场所,因而称\"花桥\"。恩施州山叠水复,山涧纵横,旧时没有公路,只有青石板路穿山越岭,为了爬山路近又不淌水过河,大都在山涧溪河之上建有\"风雨桥\",它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恩施大峡谷山水实景剧场摄影:卢清国恩施大峡谷山水实景剧场摄影:卢清国音乐是跳动的音符,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为了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融入整场演出,该剧将具有土家族独特建筑风格的吊脚楼旧址完全还原至剧场村寨,并建立了明清时期土家吊脚楼建筑风格的风雨廊桥式土司楼,采用了景观化的设计手法,将古代的亭、廊、牌坊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群。群演欢迎观众入场摄影:卢清国恩施大峡谷山水实景剧场摄影:卢清国恩施大峡谷山水实景剧场摄影:卢清国该剧剧场建在独具喀斯特地貌的恩施大峡谷边,占地面积240多亩,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实景剧场,演职人员多达500多位,可容纳2580余名观众同时观看。恩施大峡谷山水实景剧场摄影:卢清国恩施大峡谷山水实景剧场摄影:卢清国整场演出将多媒体、机械升降等高科技手段结合,呈现风雨、雷电、飞雪、山崩等自然现象。现场观众不知不觉便走进《龙船调》所营造的“山水情画”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全剧高潮部分,舞台将会瞬间变幻出长达地120米的“地裂”奇景。河道裂开后宽度最宽处达8米,深度10多米,开裂后可形成巨大的人工流水瀑布。配以精美的灯光设计,形成山崩地裂地壮美景观,使观众对幺妹和瓠子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更加印象深刻。恩施大峡谷山水实景剧场摄影:卢清国《龙船调》舞美设计中,除了气势宏大设计外,还充分利用了大峡谷的气候特点,还增加了不少浪漫视觉元素。比如,一长串从大山深处蜿蜒至山脚的“之”字形红灯笼,在一百多米宽的舞台上显得蔚为壮观。恩施大峡谷山水实景剧场摄影:卢清国该剧还引进了美国科视数字高清投影、德国MA灯光控台、日本罗兰M-480数字调音台等一系列现代高科技的舞台特效技术,仅各种灯就多达1000多盏。剧目自2014年7月在恩施大峡谷上演至今,受到中外游客一致好评。景区也不断对其进行升级改变,向观众呈现一场场气势恢宏、场景绚丽、情节生动、表演精妙绝伦的视听盛宴。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G63jBaDdX.html

(0)

相关推荐